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俗题材文章的教学处理

时间:2024-05-10

蒲梅

民俗是在自然、历史中被约定俗成的,于“熟人社会”乡村生活伦理结构密切相关。它常常以风俗习性的文化意识为内核、程式化的“生活相”为外表,呈现出一种不成文的生活规矩、习惯性的生活方式、传统型的生活思维定式。对于被“现代化”的中学生而言,这无疑是有一定陌生感的。而且民俗单元大多讲内地生活习俗和风情,新疆孩子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说,从文章的内容属性而言,文章与学生之间形成的距离是教师把握学情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民俗类文章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绘街头吆喝的,组成了一幅一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它们和其他语文课文一起构成了教材体系里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和艺术的因子。也就是说,民俗是一种文化艺术。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去执教民俗题材文章时就能明确教学目标,能大概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方向。那究竟怎么教这一类的文章呢?

下面就以执教《吆喝》为例,谈谈自己关于民俗题材文章的教学处理。

一、个性化阅读加深学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在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后,学生能回答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但是这种认识只停留在文章以及文字的表面。但是很明显,如果语文课只停留在对文章的表层认识上,无疑是失败的。如果执教者一节课都在引导学生寻找他易理解的内容,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则是无意义的。但学生这种最初的认识却是我们上课的切入点和立足点,以学生已有的认识为起点,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细品你最喜欢的一处吆喝,并陈述喜欢的原因,并鼓励学生在课上吆喝以激趣。同时明确分工,两人负责赏析,另外两人负责表演吆喝声。之所有这样分工,是想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可以交流的对象。学生在汇报时,展示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吆喝声,并陈述了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对文章思路、以及语言特点等方面较之于初步感知环节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7-9年级学生应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小组合作的方式旨在通过学生的阅读和交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些思想的碰撞,让学生融进了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甚至争执,都是让融入了课堂的方式。同时这样的方式也会让学生明白,课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当它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那是人类认识到一个状态之后,才出来的一个字,才能出来的那个词。从而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尊重之心,对文化的尊重之心。

这样初步实现了个性化的阅读,以达到学生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较深入的了解。

二、推进中的有效追问,在老师的帮助下深入文章

解读萧乾先生的《吆喝》,就会發现,萧乾先生笔下的《吆喝》不仅承载了作者对逝去岁月和童年生活的怀想,而且展现出老北京动人的街市风情,老北京人艰辛的生存状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作者笔下“吆喝”不仅是独特的声乐艺术,而且是一种市井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民族瑰宝……要想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表象走进问文本内核,就必须要做好教学过程的有效追问,从而推动学生对文章的进一步深入的认识。

生:我喜欢“硬面——饽饽”这样的吆喝声,词很简洁,很朴素。

师:那你能这样的吆喝词中感受出吆喝人的性格吗?

生:我觉得只有朴实的人才会这样吆喝。

生:我喜欢乞丐的吆喝声,因为有声音的高低变化,而且还运用了颤音。

师:声音的变化是为什么?为什么还运用颤音?

生:为了吸引路人的注意,为了激发人们的同情心。

师:你从乞丐的吆喝声中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热情,以及老北京人的智慧。(其余同学掌声)

就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从对吆喝词、吆喝调的分析深入到对吆喝人性格品行的赏析,让学生充分感知到吆喝人即便生活处境再难,都决不会失了生意人的本分和做人的根本,学生对吆喝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个好的执教者,并不只是一个善问的人,而是一个能启发孩子思考的人。

生:我在文章最后一段中感受到作者对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渐行渐远感到很惋惜。

师:作者只对民俗文化的渐行渐远而深感惋惜吗?

生:作者还惋惜童年生活的一去不复返,我觉得作者想留住类似吆喝这样的民俗的东西,还有人们身上的美好的品行。

师:在对这一段的品读中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觉得作者一方面想留住这些民俗文化的东西,可一方面却又无力阻挡社会前进的步伐,我觉得现在作者的心中有很多不舍和留恋却有很无奈,有一些淡淡的忧伤。

以上片段,我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感受,进行追问,一步步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中,实现了学生和老师、和文本的对话。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回答会囿于人生体验而较为肤浅时,教师一定要有效追问。当然,教师个人要明确教学目标,要设计主问题,要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而展开有效追问。备课时,要充分预设,追问指向性要明确,发散性追问时要肯定孩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够让学生享受到与文本对话的思维快乐,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微妙情感,才能真正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教学要求。

三、课堂小结要完成学生和教师对文本的共同融入

民俗文章教学意义在于让要让深受现代文化熏陶的学生了解民风民俗,关注民间文化,体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内核。要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同时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对文化的传承的责任感。语文教师只有站在这样的文化高度,才能一步步引导着学生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如饮佳酩般领略到民俗文化的丰富意蕴,如醍醐灌顶般顿悟出文化自身的力量。因此,课文内容的小结就很重要,一个好的课堂小结,不仅是对文章内容的小结,更是帮助学生立足文本、启迪思考的奠基石,不仅能达成教学目标,更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生情怀。

执教《吆喝》,我对课的结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出示了作家冰心对《吆喝》的阅读感受:谈到《吆喝》,至今还使我动心的,就是北京的市声!读萧乾的《北京城杂忆》,他那流利而俏皮的京白,使得70年前的北京的色、香、味,顿时萦绕而充满了我的感官,引起我长时间的含泪的微笑!

并给学生一分中静静思考的时间,为什么冰心为这么说呢?我们学完文章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自然而然对课文进行了总结,一切显得水到渠成。而《北京城杂忆》的出现,旨在以《吆喝》为点,激发学生在课后阅读该书,期望学生能在读完《北京城杂忆》后,对文章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或者更深入的理解。

语文课教学的课堂总结要适度增加阅读背景和延展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达成。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文化的力量。钱理群教授说:“文化是一块难嚼的骨头,但我们一定要用文化自身的力量将它啃出滋味。”这才是民俗类文章的真谛。

四、课后的作业是纵深化文章内容的一个漂亮音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部分的主题为“到民间采风去”,包括“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探源”等模块,我利用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布置这一课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寻找乌鲁木齐的民俗风情,并把它记录下来。

这对于点拨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民俗素材,从中感受到当地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有较好的作用。

笔者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处理,都应该遵循“因文而教、因生定教”的原则。个性化阅读加深学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推进中的有效追问,在老师的帮助下深入文章,课堂小结要完成学生和教师对文本的共同融入,课后的作业是纵深化文章内容的一个漂亮音符,这样的教学处理,旨在让学生真正走进文章,走进作者,走进生活。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二十九中学 8300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