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扬州:古运河重生 不负好地方

时间:2024-04-23

赵越

很少有城市像扬州一样,城市的命运与运河联系得这样紧密。

扬州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在扬州2500年建城史中,运河基因一直绵延不绝。

潺潺流过的运河,不仅诉说着古代扬州城市的发展与兴衰,更联系着今天扬州的城市活力,承载着扬州百姓的富裕与幸福。

2014年,由扬州牵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0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视察时指出“古运河还要重生”。

作为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在复兴古运河过程中,扬州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古运河扬州段该如何重生,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水韵扬州探索着时代的答卷。

缘起——古运河重生的扬州机遇

《左传·哀公九年》记载,吴王夫差“吴城邗,沟通江、淮”,古运河的最初雏形邗沟,就此诞生。

邗沟,是中国史籍中最早记载的运河;邗城,是扬州最早的名字。

“最早的邗城,就建在邗沟岸边,面对着长江回弯处,这种地理交通优势,在古代无可比拟。”扬州市文物局原局长顾风说。

两千五百年间,运河一直是扬州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顾风说,尽管扬州在中国历史上,多次遭遇毁灭性破坏,但得益于运河,扬州能持续地复兴。

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黄杰说,扬州历史上三次鼎盛,都与运河紧密相连。

西汉文、景之际,吴王刘濞在扬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他进一步开通盐河,东通海陵仓,扬州水陆交通形势的雏形初步形成。当时还叫广陵的扬州,迎来第一次繁荣。

隋大业元年(605)至大业六年(610),隋炀帝在邗沟基础上,修建了大运河,将黄河、渭河、长江连接起来。大运河成为繁忙的水上要道,成为连接南北粮运与盐运的交通枢纽。在隋唐之际,扬州也迎来历史上最鼎盛的辉煌。

清代,由于当时朝廷实行漕运和盐运制度,占尽地利的扬州,再次兴盛。这种兴盛,到乾嘉时代,达到顶峰。

黄杰分析,隋之前的运河只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局部影响,而隋唐大运河开通之后,大运河就成为影响国家命运的“国运之河”,是国家发展的交通动脉、经济命脉、历史文脉和情感血脉。

目前,仅淮扬运河扬州段,就包含10个世界文化遗产点。扬州是大运河全线世界遗产点最多的城市,更拥有“世界运河之都”称号。

今天的古运河重生,又该具有怎样的精神内涵?

黄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现实的视角看,中国大运河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古运河要重生”,不是要恢复其漕运、盐运的功能,而是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一步延续和放大其历史上发挥的促进南北、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作用。

“随着铁路、航空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运河的交通地位相对下降,但其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在新的发展阶段日益凸现。大运河于今天的扬州,是沟通交流的纽带。”黄杰说。

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刘怀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长三角一体化角度看,扬州可以以运河为纽带,在省内联系镇江、淮安等城市,形成江苏最强中轴。因为从位置上看,这些城市都是江苏运河的核心地带。

大运河更是扬州联系世界的重要纽带。

目前,扬州已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开发首个应用于运河城市的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评估体系,共同开展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相关研究。

“目前疫情原因,扬州国际交流受到限制。但是疫情终将过去,未来扬州国际交流方面,特别是与日韩交流,还会有更多的空间。” 黄杰认为。

不少专家同样认为,作为大运河节点城市,古运河的重生,不仅是扬州的历史使命,更是扬州发展的重要机遇。

古运河沿岸集聚了一批展示运河文化的文博场所。

以河为脉——重塑生态、产业空间

扬州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古运河不仅联通了城内外江河和周边湖泊,更渗入了水乡扬州的城市肌理。

“之所以说古运河重生,我理解的是,古运河确实经历过衰败。”扬州三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大冲分析。

清末以来,随着漕运、盐运制度被废除和铁路运输的兴起,古运河扬州段不复最繁盛时的模样。近现代以来,一座座工厂林立而起。

“印象里,小时候古运河边上很多工厂,环境不怎么好,运河的水质也差 。”扬州市民马子萌回忆。

以古运河三湾段为例,这里曾经是扬州市南部工业区,运河两岸曾经聚集着农药厂、皮革厂、水泥厂等80多家企业,运河水质受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从2014年开始,扬州按照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开始对古运河进行河道疏浚、驳岸改造。

2021年全年,扬州更是规范整治大运河沿线砂石码头、小船厂等153家,恢复河道滩地30万平方米。全市域消除劣V类水体,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一批批高污染企业或内迁至相应工业园,或搬离扬州。

有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将高污染企业集中搬迁至相應工业园区,由园区统一对污染物综合治理,是目前工业治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迁走污染企业后,扬州着力发展低污染、高净值的新兴产业。目前扬州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3个千亿级集群,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高端纺织和服装等2个五百亿级集群。

2021年全年,扬州新签约重大产业项目232个,晶澳新增光伏电池组件、领益智能制造、礼邦医药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户。位于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晶澳光伏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3.2亿元。6GW电池片项目部分设备已经试生产;6GW组件项目主体厂房基本完工,一条生产线已试生产。

古运河联系着扬州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像水乡扬州的血管。古运河的重生,不仅联动着城市产业空间的再塑造,更牵涉着生态空间的设计。于扬州而言,治城要先治水。水清,则城美;活水长流,城市才能富于灵动。

“扬州选择的是通过扬州闸,将高邮湖、邵伯湖水引进城区古运河的设计,这样就实现了古运河以及城内河流活水长流,扬州河、湖、城一体化的地域特色更加明显。”刘怀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此外,大运河以西主城区90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长140公里的35条河流同样实现了活水全覆盖。

腾退出的区域,成为扬州的“绿肺”。

以古运河三湾段为例,2017年9月,运河三湾成为风景如画的湿地公园。2018年底,三湾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沿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廊,扬州同样建设了1800平方公里的生态走廊。

如何完成城市“母亲河”沿线布局,是当今国内不少城市面临的课题。对于通过古运河的重生重塑扬州城市空间,不论民间、学界还是官方,都有更多的期许。

“沿古运河岸线两侧,应按各2000米范围严格控制,不再保留工业、仓储用地,禁止新建扩建高风险、高污染、高耗水产业。除运河文化标志物外,原则上不应有高层建筑。”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汤卫华建议。

李大冲认为,古运河岸线,还要适当限制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他说,古运河沿线风光带,是城市最靓丽的宜居名片。

沿岸保護——活化历史街区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这是白居易笔下惆怅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是王安石笔下伤怀的瓜州。

今天的瓜洲,仍然静静伫立在扬州古运河沿线,它诉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但却不乏时代的新气象。

古运河的重生,早已不局限河流本身。

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委员、文物局副局长徐国兵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大运河的保护理念,早已从单纯对运河本身的保护,拓展为大运河两岸的历史街区、古镇、古村的保护。

瓜洲因渡口成镇,在扬州古运河的沿岸,不乏这样因水而兴的城镇,比如宝应因河而盛,界首因驿成镇,邵伯因埭成镇、湾头因港成镇。

面积达18.25平方公里的扬州城遗址,时间跨度从隋代一直绵延到清代。

徐国兵说,扬州城遗址其实还出现过更久远的汉代城市遗迹,楚汉广陵城的遗迹也掩藏其中。作为历史文明的见证,扬州城遗址一直被各界所关注。

比起18.25平方公里的扬州城遗址,今天的扬州,还保留着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扬州明清古城拥有“双东”、仁丰里、皮市街、南河下四大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城区。

“尽管历史上扬州城遭遇多次破坏,但扬州的明清古城,不仅街巷这种物质空间得以完整保留,至今还生活着众多居民,这使扬州的众多传统,得以在使用中延续。”顾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顾风说,现在东关街、皮市街、仁丰里很多景点、商店,成了网红。“扬州将历史街区微改造的同时,为创业者提供这样的条件,可喜的是现在有一批年轻人进入到老城里面,用他们对市场的熟悉和对年轻人的了解,将新活力注入到历史城区。”顾风说。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摄影/孟德龙

皮市街开放了“嗨!皮市集”文创市集,将诗词里的“扬州慢”,搭上现代的“文艺范”,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创造性转化。

在顾风看来,这样形势下,古城在运用中得以延续,古城不是一个死亡的物质空间,而是充满生命力的、鲜活的空间。

拥抱新业态之外,文旅融合,同样是河岸街区重生的重要方式。

李大冲认为,运河的重生不应简单地理解成物理空间重整,比如疏浚河道并在两旁栽树,这在当今的工业时代非常容易。古运河更需要一场立体化的重生。他说,古运河沿岸古镇保护加旅游,就是古运河立体化重生的重要形式之一,古城也在人们体验中得以重生。

“现在的旅游,已经从观光式转变成深度体验的度假式。扬州本身具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古街古镇,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此挖掘,传播。”李大冲说。

目前,扬州已经集中推出“二分明月夜扬州”瘦西湖沉浸式夜游、瘦西湖夜文化市集、华侨城“梦幻之城”等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主题游乐+文化体验+休闲商业”一体的创新业态模式。

2019年,瓜洲片区被列为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的龙头工程,以瓜洲古渡公园为核心,推进片区更新改造,将再现凭楼望江、古渡观潮等重要景点。

扬州古城、三湾、瓜洲、湾头、邵伯等为代表的运河文化展示“八大片区”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下一步,扬州可以将运河古镇、古村精心打造并串珠成线,使古运河的世界遗产价值进一步放大,成为全球旅行者向往的旅行目的地。”黄杰说。

传承文脉——复兴本土文化

运河是流动的,这条沟通南北的水路,不仅为扬州带来富庶,更让扬州成为了文人雅士聚集之地,灿烂的文化也应运而生。大运河滋养下,扬州孕育出扬州学派、扬州八怪、广陵琴派等诸多文艺流派。

顾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古代扬州的富庶更直接催生了扬州独特的文化。“清代的扬州八怪,就与盐商息息相关。不少盐商都喜欢将书画家、学者养为门客。”顾风说。

在顾风看来,古运河的重生,更包含古运河滋养下的扬州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扬州古称“广陵”,“散”是引乐曲的意思,古曲《广陵散》,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 。它萌芽于秦、汉,到魏、晋时期已逐渐成形定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