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构筑发展高地 打造宜居新城

时间:2024-04-24

■周耀

构筑发展高地 打造宜居新城

■周耀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1993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总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

开发区现状及“十二五”发展思路

近年来,六安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主战略和工业化核心战略,扎实苦干、务实创新,投资环境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日益增强。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6.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6亿元、财政收入3.7亿元。预计2010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2亿元、财政收入5亿元。园区现有近300家国内外企业入驻,其中规模工业企业80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0家,已形成了以长江精工、星瑞齿轮、双龙机床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以索伊电器、明都线缆、巨鹰科技为代表的轻工电器,以华源纺织、星星轻纺、宝利嘉纺织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以华源制药、华润啤酒为代表的食品医药,以美雅达铝业、墙煌彩铝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以国际汽车城为代表的现代物流等六大主导产业。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形成了主干道“三纵三横”的路网格局,供水、供电、通讯以及绿化、亮化同步推进,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具备了承载大项目投资的能力。

2009年以来,六安开发区先后荣获“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六安浙商最佳服务单位”和“魅力中国·十大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等荣誉大奖。

十多年的发展累积,六安开发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现已跨入了从大到强、全面提升的崭新时期。依据《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要求,六安中心城市2030年总面积为120平方公里,其中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的城东区面积近56平方公里,占六安市区调整后规划面积的“半壁江山”。同时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又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和六合工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全市大开发大开放的龙头,开发区要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十二五”期间我们的发展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承接产业核心区、特色产业集聚区、现代工业新城区目标,坚持“大发展定位、大招商突破、大项目推动、大环境保障”思路,按照“二产三产并举,内资外资并重,园区城区并进”要求,以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和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抓手,加速融入“一圈一带”,全力推进跨越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省同类开发区第一方阵,向国家级开发区迈进。

“十二五”发展举措

六安开发区要在承接产业的大潮中担当重任,走在前列,争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成为本级财政的重要增长点,必须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思路,高起点谋划,高速度推进,高效率实施,开创建设与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把城镇化和工业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双管齐下,并驾齐驱,重视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工业发展上继续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战略,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实行挑商选资,主攻大项目、好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同时,加快金融、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把六安开发区建设成现代化的工业新城、城市新区。

第二,必须突出平台打造。围绕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坚持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做好衔接,联动发展,尽快完成污水处理厂、北片路网等项目建设,确保水电路、通信、网络、排污、热电等设施配套,提升园区发展的承载力。二是完善生产性服务配套。以园区产业为核心,围绕园区骨干企业,大力培育与其相配套的信息咨询、技术交易、金融保险、仓储物流等服务业,强化产业发展的中间服务,尽快完成金太阳国际汽车城会展中心、鑫泰钢铁物流园、托马斯物流等项目建设,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三是完善生活性服务配套。加快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卫生保健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尽快完成曙光国际度假村、金领欢乐世界、皋陶学校迁址重建等配套项目建设,满足企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四是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以皖西大道改造为核心,加快红叶花园洋房、一品尚都、上东阳光城、新城春天等精品住宅小区开发,提高城市品位。五是打造专业园区。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新动向,在北片拓展区规划建设专业园区,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提高园区对转移资本的吸引力,发挥园区承接产业转移主导作用。

第三,必须加速产业集聚。围绕打造特色产业聚集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成“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的现代园区。一是突出产业招商,重点引进主导产业的核心企业和产业链条缺失环节企业,着力增粗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关联度,实行产业板块式推进。同时,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牵动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和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光电为先导的新兴产业。二是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按照与合肥经济圈内开发区,特别是市内产业集中区、金安开发区、裕安开发区错位发展、互为补充的原则,重点选择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产业链条长的产业精心培育,壮大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医药、纺织服装、轻工电器等主导产业。三是做强骨干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增资扩股、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索伊电器、墙煌彩铝、宝利嘉纺织、华润啤酒、长江精工、星瑞齿轮等企业向规模化、现代化、集团化发展,打造开发区工业经济的“旗舰”,最终形成大企业为龙头、成长性企业为支撑,产业链完善,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

第四,必须坚持统筹发展。一方面要突出园区建设的中心地位,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和最紧迫的工作,以园区带动城区,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另一方面,要把园区作为城市新区来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生产要素聚集,加快产业发展,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将工业园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配合市政府完成皖西大道等市政路段的拓宽、改造工程,形成贯通全区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强商业网点布局,丰富商业物态,推动城市商业及社区商业有序发展。配套规划建设农贸市场,综合整治街路景观,搞好城区东部的绿化、亮化、美化。建设一批小型休闲广场、街心公园和停车场。积极规划开发淠河总干渠生态廊道、皋陶文化陵园、白鹭洲公园等生态人文景观。注重建管并举,提升城市东大门的窗口形象,建设中心城市风景线。

第五,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以绿色增长为目标,以产业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为重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建设循环经济企业、循环经济项目,完善循环经济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严格节能评估审核,积极推行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推进清洁生产和科技节能降耗工作,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严格项目审查和筛选,坚决防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进区。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对重点企业实施在线监控,搞好污染防治。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启动东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三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建立完善入区项目供地指标体系,严格项目评估和审核,鼓励建设多层厂房,力争项目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率达到国家级开发区水平。集中开展土地清理,改变产业布局散乱、土地闲置、建设档次较低等问题,实现开发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