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寻找火星生命

时间:2024-04-23

康慨

《到火星去》

作者:[美]莎拉·斯图尔特·约翰逊

译者:中国航天液体推进剂研究中心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定价:55元

从地球上遥望火星,你会觉得它时亮时暗,忽东忽西。古代的中国人因此认为它“荧荧火光,离离乱惑”,遂以“荧惑”称之,自然也把它与不祥的预兆联系在一起。柏拉图却据此声称,它是有灵魂的,“如果不是自由意志的表达,为什么火星会发生逆行”?

疑惑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近。透过望远镜,伽利略第一次看到了大如罂粟籽的火星,惠更斯看到了形同海洋的暗斑,并绘制了第一幅火星地图,斯基亚帕雷利发现了“运河”,洛厄尔则更进一步推测,数量众多的“运河”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火星是“一个失去了海洋的世界,一个雨停了的世界”,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强有力的政府,有效地组织起来,开沟挖渠,把极地的融雪送到赤道,灌溉植被。

对火星人和火星生命的想象由来已久。早在1784年,赫歇尔在皇家学会发表讲话时就指出,火星形同地球的翻版,有海洋,有陆地,火星人在许多方面面临着与地球人相似的处境。一百年后,斯基亚帕雷利拍摄的照片更是激发了潮水般的幻想,从威尔斯的小说《世界大战》、老舍的小说《猫城记》,到1963年开播的电视喜剧《火星叔叔马丁》(20世纪80年代,我成了它忠实的观众),那些日子里,我们这些地球人,还有谁没听说过荧惑的远亲或死敌呢?

幻想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近。1965年,“水手4号”航天器飞越火星表面,拍下了第一张地外行星的近距离特写照片,再以每秒八分之三个字节的龟龟龟速,花上至少八个小时,把这张200×200像素的火星玉照传回地球——在科学家眼里,每个像素都像珍珠一样。他们匆匆忙忙,用手工给照片上了色,各国报纸竞相刊印,立刻轰动了世界。就连教皇保罗六世也赞不绝口。“我们看到了,”他说,“我们都惊呆了。”

科学家们却陷入了兴奋之后的失落,尤其是那些毕生孜孜以求,要在火星上找到生命的外空生物学家。“水手4号”的观测表明,那里“没有降雨,没有海洋,没有溪流,没有池塘”,极端干旱、极度寒冷,加上极强的辐射和极低的大气压力,让此前最乐观的学者也对火星生命存在的可能,产生了极度的怀疑。

在最深的夜晚寻找最微弱的呼吸

在这片愁云惨雾当中,一个名叫卡尔·萨根的青年天文学家站了出来,凭着饱满的乐观精神、极度的自信和高超的口才,为火星生命辩护,对看似确定无疑的证据一一提出质疑。为了进一步论证,他开始建造模拟火星环境的小实验室,证明了在无氧、极寒、缺水和强辐射的条件下,微生物仍然可以存活。在“水手4号”飞越火星九年后,他撰文说,火星上也许不只有微生物存在,还可能生存着乌龟那样的“宏大生物”,而且数量相当可观。它们长着防紫外线的硅酸盐外壳,能从永久冻土层中掘水,或从岩石中吸取含水矿物。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却是激发大众想象力的成功之作。它所传达出的乐观主义,正是此后外空生物学和火星探测事业得以继续发展的最大动力。

1980年,萨根作为明星科学家,主导制作了轰动一时的十三集电视纪录片《宇宙》。在观看此片的数百万美国家庭当中,也有一位睁大眼睛、但很快瞌睡连连的小朋友。莎拉·斯图尔特·约翰逊将成长为寻找外空生命的专家和我们这本书的作者。

《到火星去》不是常见的科普作品,它很好地将历史、自传和知识融为一体。约翰逊写得既生动,又通俗易懂,像我这样完全没有专业背景的人,似乎也不曾遇到阅读上的障碍。

大学二年级时,她和同学们随地球科学课的老师飞到夏威夷,实地考察。他們攀登一座休眠的火山,向上爬过林木线、灌木带和苔原带,最后几乎穿过了云层。空气稀薄,山脊铺满了火山灰渣,一眼望去,真是寸草不生。可她还是在一块黑石的旁边,看到了一小株蕨类植物,它那“桀骜的绿色卷须在空气中颤动着……简直是一种难以置信的胜利”。就在那一刻,她大受触动,“找到了自己内心深处微小、脆弱却值得栽培的东西”。最终走上了通往行星科学的道路,去探索宇宙中的生命,“在最深的夜晚寻找最微弱的呼吸”。

生命的基石确实存在

写作本书时,约翰逊已是美国航空航天局三次火星任务的老兵。2012年8月5日,“好奇号”探测车在火星着陆的那一天,刚好是她的预产期。“整个降落过程只用了七分钟,和产科医生把我儿子从子宫中拉出来的时间几乎一致。”又过了几年,她的孩子已经能在山路上捡松果和鹅卵石的时候,好奇号开始在火星上钻探泥岩,最终从样本中发现了生命所需的碳、氢、氧、氮、磷和硫这六种元素,以及确定无疑的有机物分子。这一发现“平息了关于火星最长久的谜团之一:生命的基石确实存在”。

惠更斯、斯基亚帕雷利和洛厄尔几百年前的发现仍然是有意义的。水在火星上不仅曾经是广泛存在的,现在也可能同样如此。近年来,科学家们日益相信,除了表面和近地表的冰,在它干旱、死寂的地面之下,可能还暗藏着湖泊和海洋。

广阔的水刺激了人类的欲望。我们对火星的兴趣越来越大,很多国家和企业都在急迫地投入新的考察任务。2021年2月,美国的“毅力号”探测车在火星着陆,三个月后,中国的“祝融号”也降落在乌托邦平原。在它们肩负的使命当中,至少有一个目标是相同的:确定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也就是说,从生命的基石中寻找生命。

埃隆·马斯克做梦都想殖民火星。2001年,他策划了一个叫“火星绿洲”的项目,准备把植物温室和老鼠发射到火星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在第二年创办了太空火箭制造公司SpaceX。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发射成功,他的计划也升级了:召集一百万人,乘坐一千艘飞船,到火星去。对约翰逊和同行们来说,留给他们的时间似乎不多了。等到马斯克的殖民大军踏上火星的那一天,原始生命的记录(如果有的话)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类的污染。在此之前的几十年因此变得无比珍贵,它寄托着“生命短暂的人类对生命也许并不短暂的美好希望”。

新书推荐

《破碎的生活: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

作者:[美]康拉德·H. 雅劳施

译者:王晨

出版社: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定价:108元

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魏玛一代”德国人,经历了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事件:第三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战后重建、冷战分裂,以及柏林墙倒塌后的统一与复苏。本书基于70多部自传和回忆录的一手叙述,描述了普通人视角下的20世纪德国。

《新闻的发明:世界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作者:[英]安德鲁·佩蒂格里

译者:董俊祺 童桐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定价:128元

本书追踪了1400年~1800年以来多个欧洲国家的新闻史,展示了控制新闻的力量,新闻在政治、宗教改革和社会事件中的角色,新闻的娱乐性和时效性,记者的可信度,以及人们在推开新闻的世界之窗后发生的改变。在被信息淹没的当下,人们如何沟通?读者或会得到新的思考。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

作者:郑岩

出版社: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定价:98元

这是一次将艺术和历史打通的开放性、综合性研究的尝试。本书的取材范围不限于绘画或雕塑等某一种具体的艺术形式,涉及造像、城市、建筑、器物、文学、金石和装置等更广泛的领域,试图从毁灭、破碎、再生、聚合等多元的角度发掘物质性在艺术史研究中的潜力。

《历史的温度6:站在十字路口》

作者:张玮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定价:68元

本书是一本大众历史读物。脱离常规历史的宏大叙事,走向细节,寻找时代的真实故事、人物和事件。蔡元培,为何能一直做到言行合一?一代“狂儒”辜鸿铭,又有过怎样的挣扎和矛盾?作者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