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10

张静

一、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我们发现,虽然在新媒体等先进技术以及人们对于教育事业愈发重视的影响之下,但大多数小学却并无大规模且彻底地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且教学效果并无显著变化。就此我们做了以下几点观察研究:

1.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方法守旧 小学数学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数学之路的基础,更是学生发展理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基础。但据调查,大多数学校的数学课堂中仍旧沿袭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以老师作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中仅仅以吸收老师所授知识为主,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去解决问题。长期如此,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面对问题时形成惯性思维,完全不会自主思考其他的解决方案。且其不仅会压抑课堂气氛,更容易压制学生的思辨能力,以至于导致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下降。

2.思维定式阻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面我们提到,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极易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即面对问题时不会自发自主地探究问题,而是根据已有的或老师教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即使问题得以解决,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发展。除此之外,思维定式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且学生一旦养成了思维定式,就很难将其改变。因此,我们建议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以老师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主,以此来真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从众心理影响学生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即——学生的从众心理。在课堂之上,老师普遍会采用问答形式来提问或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明白所学内容。而班级里学习能力较强且理解能力优秀的学生肯定会优先作答或点头表示“已明白”,但在此环境中,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由于从众心理等原因也会表示“自己已懂”,然而实际情况并不然。这样的“不懂装懂”,不仅会导致其失去自主思考能力,更可能会因为此问题的不理解后续导致无数问题的不理解,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从众心理也是阻碍学生发展自主思考能力的一大因素。

二、提高小学课堂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1.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实现课堂上的身份互换这一理念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有效领导者、合作者、帮助者,才会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比如:教师首先预留一个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生活题目,留由学生课前思考,在第二天的课堂中先由小组讨论找出组内最优答案,再从组内推选出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并与其他组的答案进行对比,由同学选出班内最优答案。接着教师开始将此生活问题引入到课本知识中,使学生切实了解到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抽象的书本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也加强了与同学的交流合作能力。

2.创新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长期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必定使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因此教师应根据课本内容适当地创新教学方式策略。比如:在学习“鸡兔同笼”等问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各组代表其数目的变化,以此使学生加强理解;在学习测量周长面积等知识时,教师可组织同时前往校园一角对花坛的周长以及面积进行计算,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不仅使数字的加减乘除,更是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学习体积或其他抽象的概念性知识时,教师则可自行制作或寻找有关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软件技术增强课堂学习乐趣以及拓宽学生思路。

3.适度拓展延伸内容 各个数学问题并不是分散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些与本课内容有紧密联系的问题,在本课内容学习完毕之后,即学生已掌握此课问题的解决方法之后,由学生自主思考或动手翻阅资料查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同类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且会总结出不同的解决方法,随后在课上教师可以收集同学们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不仅学生会对不同答案有清晰的认识,认识到自己思路中的漏洞,也会激发其创新的解题思路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结束语: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具有基础性作用,而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因此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应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给予及时解决。各个教师在转变传统观念的同时,可以借助于新媒体等先进技术且针对学生存在的个体性差异,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使学生增加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拓宽了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