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针对学生差异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

时间:2024-05-10

尹先哲

与初中物理知识学习方法不同的是,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以及学习方法体现出差异性,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针对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出现的差异性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助于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

一、教学目标策略

高中物理设置教学目标,教师应以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物理教材内容,将教学目标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起点和终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分层教学方法为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学习到适合的物理知识。因此,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的基础,在每个层次内设立相应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掌握物理知识。

邓文卓在《课时“瓶颈”三突破》中详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激励目标,设立激励目标是希望学生获得教师的奖励,通过奖励满足学生对完成目标的渴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设立的奖励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而定,切记过高的目标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过程中,由于无法完成而失去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1]。

蔡丽珍等人在《论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一文中指出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的互动。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应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对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2]。教师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完成目标过程中,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学环境更加轻松活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划分层次时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由高到低划分的。在对A层次学生进行课程讲解时,教师应以双基教学原则,实施精讲精练的教学策略,既对教材内的例题和习题进行深入的讲解,还锻炼学生更高难度题型以及解题技巧的能力,让A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可以更加的提升。在对B层次学生进行讲解时,以解决物理问题为原则,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为学生布置更多的题型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解决物理问题。在对C层学生进行讲解时,以讲解基础知识为主,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物理概念,可以解决基础问题,让学生可以跟上整体教学进度,避免学生落后于其他同学,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讲授策略还是以分层教学为主,在实际教学中,整体班级实施分层教学策略,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而开展教学。

例题1,讲解摩擦力例题时,若用劲度系数k=490N/m的弹簧沿水平方向拉一个木板,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的长度为12cm。若在木板上放一质量为5kg的物体,仍用原弹簧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弹簧的长度变为14cm,试求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根据摩擦力公式可知,处在滑动状态的摩擦力公式为f=μN,说明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等于G、小于G;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粗糙程度产生联系,与接触面积大小以及运动快慢、正压力N没有关系。由此可知在解答该例题时,木板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状态下,弹簧的拉力为Fk1=F=μFN1,木板与桌面间的弹力FN1=m木g,则Fk11=m木g;当木板上放一质量为△m=5kg的物体时,木板与桌面间的弹力FN2=(m木+△m)g,弹簧的拉力Fk2=μFN2=μ(m木+△m)g,由公式Fk2-Fk1=μ△mg=k△x,μ=k△x/△mg=490×(14-12)×10-2/(5×9.8)=0.2。

例题2,在讲解功率例题时,一块木板长度为L、质量为M,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右端放置一块小木块,质量为m,在右端施加水平力F,该力为恒力,力度大小刚好将长木板从小木板下抽出,设长木板与小木块间摩擦因数为μ,求在拉动过程中所做功的大小。该题目中涉及物体相对运动的知识,求所做的功时,将摩擦力联系在一起,将水平面设置为参照物,根据牛顿第二定量,先求出长木板相对于平面移动中的位置,再求出恒力F所做的功。由F=ma公式可知,。设在抽出木板过程中所需时间为t,在t时间内m与M位移为Sm=amt2/2,SM=aMt2/2,得出SM=Sm+L,L=(aM-am)t2/2,t2=2ML/[F-μg(M+m)],SM=(F-μmg)L/[F-μ(M +m)g],最终得到WF=FSM=FL(Fμmg)/[F-μ(M+m)g]。

三、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策略

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教师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施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教材策略时,教师应按照分层的方法,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布置对应的作业。在对A层次学生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内作业的同时,还应布置更高难度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不满足现有的学习难度。在对B层次学生布置作业时,在完成课内作业的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多加练习相同的题型,让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对C层次学生布置作业时,应布置课内较为基础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按照基础知识掌握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保证基础题型可以正确的解答。

结语: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相关能力存在的差异性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以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讲解策略,让学生通过题型,对应自己的能力练习解题能力。最后,教师应强化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策略,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有助于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知识理解能力等能力的提升,进而增强学生物理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