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升初中学生历史课堂注意力的策略浅探

时间:2024-05-10

一、初中生课堂注意力的特点

1.学习时的被动注意

心理学上,新异、动态和强烈的刺激会自动捕获学生的注意,这是由人的注意系统的生理特征所决定的,也是刺激驱动捕获的形成机制。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上以新颖的方式讲课,或者加入新颖的内容,例如一些和学生原有经验相冲突的知识,就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新颖的方式如果与重要的知识点相联系,则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2.学习的注意与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时会发现学生并非头脑中不存在相关知识和经验,如果单独测验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也能回答得很好,但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却无法利用这些知识,这是为什么呢?从注意的角度来看,知识和经验的系统性、组织性和灵活性会影响我们在问题解决中的注意模式。

二、提升学生历史课堂注意力的基本策略

1.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产生心理预期。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心理预期,有助于学生快速注意到相关知识点。而如何为学生的预习设计较好的学习目标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注重目标的新颖性。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教师在布置预习内容时需要尽可能做到新颖。换个角度设计问题,让学生有兴趣去思考和探究。例如,教师在讲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前,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如果可以重来,中国如何才能在鸦片战争中获胜?鼓励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战术等各个方面对战前的中英两国进行对比,客观认识清朝所面临的国际形势。这样更容易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战争的背景,建立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知识体系,更深刻和全面地理解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带来的影响。

(2)注重目标的相关性,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课堂上的学习,更离不开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教师在给学生布置预习内容时需要与本课的重难点相关联,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与课前预习进行链接,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堂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例如,教师在讲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六课《大危机与新政》前,可以给学生设计以下问题进行思考:罗斯福新政对于大危机真的能“药到病除”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学生需要思考和理解大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来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意义。最后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罗斯福新政,并最终理解罗斯福新政对于经济大危机而言只能做到“药到病退”而非“药到病除”。

2.优化教学资源,让学生及时捕获学习信息。历史课堂单一的呈现形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丰富历史教学资源,文字、图片、地图、表格、音乐、动画、视频等各种历史资源进行充分而合理的应用,有利于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吸引学生进行体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情感认同。

(1)合理利用和优化教学资源。利用音乐、实物展示或者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便于把历史知识“活化”,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讲到南京大屠杀时,可以给学生观看纪录片《南京大屠杀》或者《拉贝日记》,通过多重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多形式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小组合作探究有助于学生主动注意到重要的知识结构,升华对历史史实的认知能力。比如在讲授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以经济学家的眼光,以小组为单位为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写一份诊断书。具体格式如下:

苏联、东欧20世纪40~60年代经济问题诊断书病人发病时间病症病由处方

3.讲练结合,合理引导学生注意分配。研究表明,过于持久的注意集中会首先增加大脑皮层兴奋区的疲劳程度,导致学习效率每况愈下。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要在重难点突破后,特意给学生留一个“停工期”,让学生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一学期的了解和探索,笔者发现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而教师通过别出一格的课前预习、丰富生动的多媒体资源、细致新颖的历史材料和生动细致的人物情节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初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在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基本史实后,也要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注意力,讲练结合,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和提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