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10

语文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鉴赏及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形成学生独具特色个性品评为教学重点。赏析散文类文章时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让学生对作品中描绘人物形象及意境产生情感的共鸣,发掘作品的内蕴及文章的灵魂,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汲取散文中的精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论鉴赏、朗诵演讲等提高其鉴赏水平。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针对散文的特点,应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融入文本的情境中,与作品中的情感共鸣。

一、品读文本,情感共鸣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优秀散文,都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共鸣。从内容来说,有的散文说明一个哲理;有的描写优美的景色;有的单纯记录一些事情;有的通过一件或多件事描写人物,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情感”二字。散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品读感悟作者的情感或作者阐述的道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融入教材文本,去聆听作者的心里话,感悟作者的情感。把握散文中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陶醉在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陶冶自己的情感,赋予语文课堂教学激情、情调、韵味。

教学高一语文必修1巴金的《小狗包弟》这篇散文中回忆了小狗包弟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可爱模样,由于形势所迫,把它送到医院供解剖研究的无奈与悔恨。此文语言朴实,蕴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学生读后潸然泪下,文中的情景历历在目,触目惊心。此文篇幅较短,但情真意笃,让人感动。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细读教材文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作者那浓浓的亲情,触动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时,让他们紧扣文章的主题,细细品读。然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他们深入理解教材文本,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特别是文中通人性、温顺、惹人爱的小狗,将给主人招来灾难,可怜的它成了实验品。不能保护小狗“包弟”,“我”很羞耻,深受煎熬,深深自责,不能原谅自己,寥寥数语,流露出作者的内心世界。为了自保,葬送了“包弟”,这是一种耻辱。作者大胆地流露出自己的心声,冲击学生的情感体验,震撼学生的心灵。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在细细品读中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以情引情,情感共振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振的基础上进行。高中语文教师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他们内心世界很丰富,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振和适时的情感宣泄。而实际生活中,学生由于受到生活阅历的情感体验的限制,他们的情感与作品总是无法合拍。因此,教师在调动自己的情感后,就要想方设法地与学生交流,通过言行和神情等,用自己火热的情感去触动学生平静的心,从而对他们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爱与恨的情感教育。

教学人教版《记念刘和珍君》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写鲁迅得知刘和珍牺牲噩耗的愤怒心情,并控诉反动派的血腥罪行,深入地表达沉痛的思想感情。教师应通过视频播放1926年3月中国共产党组织学校和群众在天安门集会。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者中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在视频的烘托下,课堂氛围就不一样了,学生沉浸在悲愤与沉思情绪里。教师就势引导学生体会稳重的情感,这一情感氛围充斥在课堂中,为全文奠定悲愤、沉思的基调,为学习本文打下伏笔。

三、情境交融,相互浸染

境是指文章中所描绘的意境,“情”是指文章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散文中寄托着的“情”,有的借景抒情;有托物言志;或借事说理。这些文中描写的景、物、事即为所谓的“境”。意境是指通过描写具体事物,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单纯描写景物没有意境,通过外在的景与物,与作者喜怒哀乐及精神高度融合,即是物与情的自然融合,是蕴涵作者丰富情感的艺术画面即为意境。大部分散文是情与景的结合体,是意与境的统一,浸透了特殊时代气息的感情,是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意是散文的灵魂,境是散文的血肉。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情境,要用生动的语言,再现文章中所呈现的艺术形象及具体画面,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文中对某物或某景的描述,或借助语言文字及有关图像、音乐等,经过思维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影像及更丰富的形象。想象是指学生以文中作者的情感及描绘的景与物为基础,深入到作品更高的情境中,和作品所表达深入沟通情感,实现“情”与“景”的统一。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描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首先,作者把水乳交融的“荷塘月色”分为两部分。作者以月色为背景,重点描写荷塘的各样景:“月光如流水一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段以荷塘为背景,重点描写了月色的层次变化。这样划分,使景物描写得以细腻地进行。其次,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气味及它们的变化。这样,景物描写更细腻。最后,作者描写荷塘的月色巧用修辞。寥寥数语就有十一处比喻,另外也有拟人等手法在文中运用巧妙、自然。这样,把“荷塘月色”描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