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十分关键,而数学就是培养逻辑思维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作为学生逻辑思维的开始,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于小学数学的研究和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十分关注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优秀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很难静下来进行思考。数学这门学科的逻辑性比较强,而且难度也比其他学科高,所以学生很难对如此枯燥又难学的学科产生兴趣。这样就会增大小学数学教学的难度,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要针对小学数学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尽可能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最终才能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分析过后,我们总结出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在我国多年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扮演着知识传授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讲解和照本宣读,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接受枯燥的知识。在课堂上也不会有很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因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过高,对于学习的内容没有自己的理解。既无法实现高效率的学习,又提高不了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
很久以来,我们的学习就是为了应对考试,这种应试教育的观念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已经根深蒂固。即使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也没有真正改变家长、教师和社会对分数的重视程度。他们依旧将分数看作学生学习情况和能力的指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应付考试,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整理。而且考试看重的是答案,将答案强调得过于重要,导致学生只是为了一个正确的答案,没有对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数和成绩并不能代表思维能力,学生在客观上本身就存在差异,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对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独立性进行扼杀,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人才,而是“考试机器”。
在小学时期学生思维模式开始形成和发展,是对其独立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好阶段,在小学之后,思维固化就很难产生改变了。所以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培养好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至关重要,相比于知识点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因此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课程活动进行安排,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结合实际情况去设计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方式新颖有趣,帮助学生形成主动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不仅要增强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也需要改变知识传授的方式,不能再将所有的内容都帮学生整理好,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依靠问题去代替结论来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思考能力。比如在进行乘法交换律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不要将结论告诉学生,可以先通过之前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开始,来帮助学生对加法交换律进行回顾,然后再给他们提出问题,乘法之中是否也有着类似的结论呢?学生就会进行思考,也能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当然这种例子在教学中有很多,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跟着你的思维进行思考,就会帮助他们增强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完成之后,教师要做好课后练习的布置。因为课后练习看似不会对教学起到任何的影响,但是课后练习是小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后,进行巩固和二次思考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在处理课后练习的时候,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他们。这样看似是对学生的帮助,实际上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学会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对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让他们有一个大致的思路和逻辑关系,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课后练习才能起到作用,教学任务才算是完整的。
综上所述,运用以上所讲的方法进行小学数学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懂得知识,还可以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真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