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课堂新生态

时间:2024-05-10

在今年学校组织的听课活动中,笔者听了一位教师讲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青春的心弦》一课。这位教师在教学《男生女生》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观看一段视频。随后,教师便说:“同学们,到了青春期,我们怎么看待男生女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呢?”学生沉思了几秒钟,教师便要求学生将课本第15页中间的一段内容画下来,说:“这一段内容要背下来,考试可能要考到。”随即让学生在记录本上写下:我们应平静而欣然地接受男生女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教师接着说,既然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我们在与异性交往中应该相互欣赏对方的优势,做到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为什么呢?谁来说说。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让学生把课本翻到第17页,将最下面的一段内容做好标注。这堂课一直到结束,都是让学生标记考试可能要考的知识点,显然课堂氛围沉闷。

一、课堂氛围沉闷的原因

首先,这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握走进了一个误区。在他看来,教学就是为了考试,因而他在课堂上关注的只是教材内容,生硬地让学生画知识点、记笔记。其次,教师对教材解读较散漫,曲解了本意,忽视了教学本身的教育价值,明显有一种随欲而教的感觉。再次,教师心浮气躁,存在一种只要把课本知识告诉学生就算了事的态度,只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没有体验,没有感悟,没有思维互动,更没有情感交流。

二、让课堂教学走向深度

1.突出课堂教学的价值立意

从学科角度讲,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课堂教学首要解决的是价值立意问题。价值立意是一种目标性教学理念,通常是围绕这堂课将主要达成什么、把这堂课上成什么样的课等问题进行思考。而这些问题的思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深度。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上,也不能只进行做题训练,应对学生的道德品格、法治意识、心理健康、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进行提升。

如,在学习《敬畏生命》一课时,笔者播放关于汶川地震的视频,让学生身处其中,体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是多么的渺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一刹那就会消失,感受生命是多么的脆弱与艰难。通过视频的播放,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2.关切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虽然记忆很多答案、训练很多题目,但这并不等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等于对各种问题有了实质的掌握。它要求教师首先要弄清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学生新旧知识间存在的距离,然后探究以何种方式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关注学生的不同思路、不同解法,善于观察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学生思维受到阻碍时,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

如,在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情境:赵亮同学这次竞选学生会主席失利,从此自暴自弃,还经常性地违反校规校纪。假如你是赵亮同学,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做?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先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接着,笔者针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点评,点评的重点落在解答的不同思维上,分析得出要做到通过合理的方式调控好情绪,冷静分析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三、倡导高阶思维的问题教学

1.真实情境的问题教学

将课本知识用于解决真实情境的实际问题时,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阶思维的问题教学,要求我们教师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建构真实情境的问题教学模式。

如,在教学《爱在家人间》一课时,笔者向学生播放采访刘翔的视频。问学生爸爸妈妈为你们做过哪些事?你们为爸爸妈妈做过哪些事?当学生交流过后,教师将学生所做的事情与父母所做的事情进行对比,体会父母的无私与付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一定要报答父母。这种真实情境的教学,能使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取有价值的新知识,引发学生对父母的思考,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2.思辨能力的问题教学

倡导高阶思维的问题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仅凭学生的理解是不够的,需要有很好的思辨能力来支撑。有思辨才会有深度,对问题的思辨,可以使学生不断作出判断、理解与反思,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如,在教学《防患于未然》时,笔者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一辆货车上有无灭火器的差别”,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过后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笔者将两个结果进行对比并播放视频,一个是有灭火器的货车着火的后果,另一个是没有灭火器的货车着火的后果,通过对比引导得出结论。视频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让学生看到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了解到防患于未然的实质。

四、走出传统课堂模式的教学困境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唤醒,在唤醒中成就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一味地展现我们教师的才华。走向深度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让出课堂,以成就学生的学。当然,教师要让出课堂,必须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培植和发展学生持久的内在动力,保护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出课堂还要教师放下权威,放下传统,这是课堂教学走出传统困境的关键。

总之,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我们的课堂应追求的是富有教育品格和情智深度的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和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