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赴浙江象山县挂职学习体会

时间:2024-04-24

章 哲

日前,因组织安排,笔者被派往浙江象山经济开发区挂职锻炼。两个月来,笔者抓住挂职机会,认真学习、调查研究,挂有所思、挂有所悟,深入实际、广交朋友,较为全面地得到学习锻炼,收效较为显著。

浙江象山的基本县情与发展现状

浙江象山,地处东海之滨,毗邻上海、杭州,辖18个镇5个乡3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人口53万人。她是全国六大一级中心渔港、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全国生态示范县”、浙江省“省级文明城市”。

象山是经济强县。2006、2007年,象山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66、63位,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190.6亿元,财政收入17.7亿元,是国际针织服装品牌定点加工和中国最大的针织出口基地。机电设备、汽车配件、建筑业、海洋渔业及海鲜餐饮业具有巨大的产业规模优势。三产比例为18:46:36,工业是全县产业支柱。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67亿元。

浙江象山的发展特色与启示

特色一: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

象山县在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更加重视“选商引资”工作。2007年,象山县宁波市外实际引进内资达到4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2.9%。澳珂玛电器、瑞龙电器、中石油海洋工程基地等一批大型项目纷纷落户象山,从而带动了象山招商引资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

其实,就象山县而言,招商引资早已摆脱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阶段,近年来,象山县开始针对自身特点,选商引资。象山经济开发区尝到“选商”甜头后,更有针对性地围绕机械模具、汽车配件、电子电器等先进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优中选优,做好选商引资工作。日前,浙江瑞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开发区滨海工业园。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注册资金5000万元,这是今年该区实行选商引资的一项重大成果。

象山县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个“招”,一个“选”,后者重在甄别、筛选和质量,也就更能有效地防止招商的盲目性,突出针对性、专业性和高附加值。根据产业规划和发展需要有选择地招商,达到了“选商”的层次,对于培育本地优势产业,意义重大。

特色二:政府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型。

象山县是我国最早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设立便民服务大厅的县市之一。曾经被群众评价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行政审批机关,变成“进了这扇门,您就是主人”的便民服务中心,源自象山县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方式的改革。

经历前两次大刀阔斧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象山县审批事项削减幅度达到53%。2007年,象山拉开第三轮改革的帷幕。全县各部门对各个办事环节进行一次梳理,对不涉及安全的审批事项实施审批“告知承诺制”,经营户只要给予承诺,可以“先上车后买票”。在减少审批事项的同时,象山县着力提高审批效率。审批部门成建制进驻服务中心,使行政服务大厅从过去的“收发室型”向“前店后厂型”转变。针对一些职能部门的“中梗阻”现象,象山设立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连年开展民主评议,对评议排名后三位的单位采取通报批评、整改、扣发考核奖、调整领导班子等措施。

象山县政府“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时下,我们许多城市开设各种各样的服务中心,设立窗口,派驻值班员,而审批手续依旧要带回机关“旅行”,这种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有名无实。然而,宁波市象山县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把服务的触角,向政府内部延伸,向基层延伸,以期达到群众期望的简化审批、提高效率之目的。把审批部门请进办事大厅,让审批人员上门服务,从这个角度看,象山县便民服务中心走在了我国机关效能建设的前列。

特色三: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日前,象山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创建旅游强县、打造休闲象山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的出台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全方位鼓励和引导象山县休闲旅游业做大做强,标志着象山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根据象山县旅游业发展目标,到2011年,象山县将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滨海休闲目的地,建成全国旅游强县和最佳人居环境。

象山县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随着休闲时代正在到来,相比于同样是打造“休闲”品牌的黄山区以及黄山市其它区县,象山县敢于尝试,勇领风气之先,抢占先机出实招,突破常规讲实效,由县财政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推进休闲旅游建设的做法,值得借鉴。

特色四:从政府“无为”与“有为”看象山。

象山县政府在“无为”与“有为”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表现在“无为”,在政策不明确甚至不允许的情况下让它们自己发展。而象山县政府的“引导”、“服务”等职能,是发展到90年代末才出现的。有人把政府的“引导”、“服务”、“抓根本”等归纳为“有为”的首要特点。

无为,不是消极状态,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象山县政府深知,好的环境也是生产力,它包括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发展环境。政府的第一职责就是打造一个有利于民营经济良性发展的环境。政策是政府的最大执政资源,是不需要物质投入而又能转换为物质力量的特殊资源。

政府“无为”与“有为”下的象山,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政府的“有为”,常常会产生民营经济的“碌碌无为”;而政府的“无为”,民营经济反而会“奋发有为”。无为而治、放水养鱼,培育一种有利于本土民营经济生长的土壤、气候,是根本之策。

挂职学习中的体会感受

感受一:适应新环境才能完成工作角色的转变。

刚到象山经济开发区,面对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管委会严谨的工作制度,让笔者学会了如何准确为自己定位,不断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工作一段时间后,看到敏捷的思维模式,紧张而又有序的工作节奏,激烈的竞争环境,让笔者学会了如何在不断的学习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挂职快结束时,笔者彻底摆脱自我满足、自我封闭的窘境,在挂职过程中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积累了经验。

感受二:融入新团队才能实现挂职锻炼目的。

作为一名挂职干部,光认真工作是不够的。只有全身心地融入新的工作,融入新的集体,才能真正转换角色,消除“挂职”是“过客”,是局外人的思想,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能动性。

感受三:在激烈竞争中培养工作团队精神尤为首要。

当今时代是一个讲究合作、需要合作的时代,是一个讲求“双赢”或“多赢”的时代,尤其是招商(选商)引资工作。招商(选商)引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如果没有团队精神,招商(选商)引资是不可能获得良好效果的。象山经济开发区各部门之间既配合又竞争的工作态度和方式,应该可以借鉴。

感受四:弃自我满足惰性心理是激发斗志的动力。

通过挂职学习,笔者深刻感受到我们与象山在思想解放程度、开发区规划建设、选商引资、产业集聚、企业发展、旅游业做大做强方面还相距甚远,我们无理由自我满足。前有标兵,后有追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所谓:不发展最困难,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因此,我们要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迎难而上,克难而进,必须摒弃自我满足的惰性心理。

感受五:发展县域经济,政府优化环境至关重要。

環境就是形象,就是资本,就是资源,就是生产力。改革开放之初,象山的基础不如别人,实力不如别人。改革开放30年,象山人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更多资金,获得更多支持,争取更快发展,政府在环境上下功夫,最主要的就是营造宽松优惠、更具吸引力的政策环境,取信于民间,取信于投资者,为投资者全力打造“你发财、我发展”的坚实平台。同时,优化生态发展环境,把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融为一体,避免重蹈重经济软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以最少的经济管制和行政干预,以廉洁清明的政府形象,以诚信宽松的融资、纳税环境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