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开展自主学习 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时间:2024-05-10

⌾ 吴平

开展自主学习 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 吴平

通过优化自主学习,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通过探索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认真编写自主学习提纲;有一定的自学要求;及时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保证足够的自学时间;有效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这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自主学习;优化;生物学教学

生物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通过对实验问题的解答,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在缺乏实验仪器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身边一些简易的器材,巧妙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样能够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灵活创设各种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表现积极、活跃,学习兴趣高涨,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笔者教学多年,针对生物教学有以下几点建议,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

一、结合我们生物学的特点,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多例举身边的事例。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提出问题。这样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动机,还可以使学生有种成就感,这时老师就“煽风点火”使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也可以获得相关知识,从而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利用板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没有多媒体的课堂中,可以用板画使教材的内容更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板画应是我们现代生物教师所应必备的教学技能,通过板画可以使知识更直观,更易理解。我在上《真菌》这一节,讲曲霉、青霉的结构时,由于它的个体小不易观察,我将它画在黑板上。当我画完后,学生都很惊呀。有的说:“我们家馒头上长的毛就这个样子?”学生在疑问中就进一步了解它的结构。我趁机将本课的难点就突破了。在板图的辅助下学生学的轻松,老师也省了很多口舌,也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当下课打铃时,学生说:“怎么下课了?还没上够!”

三、自制生物课件,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生物的生理过程,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加深学生对生理过程的理解,这是学生能否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实践证明,以往的单靠教师讲,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话很有道理。如运用电脑的动画功能模拟血液的凝集现象。先呈显出红细胞均匀的分布在血浆中,当不同血型的血液流入时,血细胞就促渐的发生凝集的现象,最终凝集成较大的凝血块。通过让学生看动画,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了血液的凝集过程,从而就解决了这个难点。通过生物课件将微观的,难以观察到的生理现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难点被轻松突破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让学生参与实验,充分体验实践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我们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在实验中体验求知的乐趣。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如在探究同型输血原则的时候,让学生利用老师先准备好的四种不同血型的血清来探究,哪种血型与哪种血型能发生凝集现象,哪种血型与哪种血型不发生凝集现象的规律,从而得出同型输血的原则。像这样让学生经过简单的动手实验就获得知识,使学生获得很大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开展。

那么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才能充分激发学生体验实践的乐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结合几年的新课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必须认真思索如何创设探究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创设课堂探究情境,激活学生的兴奋细胞,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从而达到愉快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探究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这一教学环节中,有的老师通过播放视频资料,或者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把现象直接告诉学生。学生没有经过积极思考,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死气沉沉。针对这一现象,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分发一条蚯蚓,鼓励同学们说:“请大家自己设计一些小实验,探究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看谁最聪明,能够得出别人不知道的结论。”同学们一听,立刻来了兴致,他们把蚯蚓放在解剖盘中,按照自己的方式研究起来。一个同学对着蚯蚓拍手,叫喊,蚯蚓没有任何反应。可是,当他用铅笔敲击解剖盘的边缘时,蚯蚓开始翻滚身体,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景。于是这个同学发言说:“蚯蚓没有听觉,但喜欢安静的环境。”另一个同学用铅笔、不同颜色的纸在蚯蚓的前面来回远近、左右向不同的方向晃动,发现蚯蚓没有任何反应;然后,他把蚯蚓放在一个黑暗的纸盒中,用聚光的小手电筒照射,发现蚯蚓作出明显的躲避光线反射,从而得出结论:蚯蚓没有视觉,但体表有感光细胞,可以感受光线的强弱。有的同学分别把蚯蚓放在硬纸板上和玻璃板上,比较它们在哪个平面上爬得更快。还有的学生更是别出心裁,用文具盒、硬纸板搭了一个45度的斜坡,把蚯蚓放在斜坡上,观察蚯蚓向哪个方向爬等等。在这次探究过程中,每个探究小组的同学都齐心协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动脑动手,充分发挥自主思维能力,努力解决问题。不同组的学生做同样的实验,有时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他们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分析过程,查找原因。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注重探究的过程,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学们通过这次探究活动,拓展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了创新意识,培养了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优化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和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更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勤于动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思维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旋律,学生学得更轻松,觉得生物课更有趣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也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1]汪忠等:《生物课程标准解读》,2002年6月

[2]叶佩珉等:《生物学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3]初中生物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中学 2152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