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王金霞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个口号形象地说明,教育要懂得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所谓赏识,其本质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将会有意外的收获。赏识是春天的甘霖、夏日的清凉、秋天的金黄、冬日的暖阳,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成为了新课改背景下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教师只有做到赏识教育,方能帮助学生塑造丰富七彩的人生。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践行赏识教育理念,本文就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赏识;学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38
一、调整心态,转换角色,善于发现学生优点
在传统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总是扮演着学生学习活动“教导者”的角色,这就使得教师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学生,这样在无形中就拉开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置换角色,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俗话说,要得公道,打个颠倒。赏识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要学会以一种平和、欣赏的教育心态来接近孩子、关注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发现孩子、夸奖孩子、引导孩子,而不是“好为人师”地说教与训斥。卡耐基说过“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教师若想让学生发挥最大能力就要调整好心态,走近学生,进而融入学生,用我们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学生的缺点、毛病、短处,用我们细腻的心灵去捕捉学生的长处、优点和闪光点,对学生少些苛求,多些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发挥他们的最大能力。
二、理解学生,鼓励学生,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
符合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的要求。雕塑藝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谁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位学生,哪怕看上去一无是处,但他总有过人之处。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全面观察,整体分析,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优点,关注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弘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此外,就是要赞扬、赏识学生。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你想让人家有怎么样的优点,那你就怎么去赞美她吧”,任何人都有一种被人认可和赞赏的需求,学生也不例外。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总是习惯用一双有色眼睛去看学生,优秀的学生在他们眼里永远是优秀的,差生永远是差生,甚至是无可救药。
其实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学生由于受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存在很多问题,有的事情确实让教师“忍无可忍”。面对这样的学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起不了多大作用,说教、指责只是一阵,甚至对这些学生来说,他们不知道欠了别人多少,觉得自己活在世界上被谁都瞧不起,有的破罐子破摔,就会彻底沦为“问题学生”。当他们发现你对他毫无办法时他可能会暗暗自喜,难道这就是不可教的学生吗?难道我们的教育在这些学生面前显得这样苍白吗?教育家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应当引起教师的认真思考。文学家莎士比亚说过:“赏识是照在人心灵的阳光”。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阳光,特别是生理和心理还处在不健全、发展阶段的学生,他们敏感而脆弱,特别还需要鼓励、喝彩和掌声。笔者就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在我们班里,有一位失去父亲的男孩,妈妈在几年前给他找了个继父,他总是对继父才有敌意,到初中后,学习不思上进,还染上了网吧、抽烟喝酒等坏习惯。有一次,笔者让他把继父找来。他不肯,笔者只好电话通知他继父来学校,通过交谈,笔者了解到,这个学生在家很懒惰,他妈妈长期有病,继父忙完了家里还要忙外,这个孩子管得轻不顶用,管得严就拿菜刀和你硬拼,继父苦不堪言,说着一个40多岁的男人竟掉了眼泪。笔者下定了决心,要彻底教育好这个学生,而且要改变以往简单说教方式。笔者让这个学生坐在了自己的前面,笔者温和地告诉他,“你继父对老师说,你在家里表现不错,还用摩托车捎你妈去看病,小小年龄就会骑摩托车,还会关心父母”,当笔者说到了这里,笔者发现他的表情有了微妙的变化,这时,笔者又谈了自己的一点想法,“你妈妈长期有病,这个家事谁起了支柱作用?继父为了你妈能看好病,经常出去打工,回到家还要给你母亲看病,里里外外,可真不容易啊,如果人家狠心扔下你和母亲,你会照顾好母亲吗?”这时,他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笔者发现自己的话已经发挥作用了,笔者继而表扬他说:“小小年龄会骑摩托车,我们班会有几个会的,这说明你的能力并不会比别人差,你的数学成绩不好,是你不认真听讲造成的,我们做个小实验,今天和明天,你认真听讲,看看你会不会做数学题,后天我们来交流试验结果。过了两天,他又坐在了笔者面前,笔者说你把数学作业拿来,笔者一看,竟全是对勾,笔者指着那鲜红的对勾说,“怎么样,你很优秀,能坚持下去吗?一周后,数学教师对笔者说,那个同学的变化怎么那么大,数学作业不但能按时交,而且没有错题,我把经过讲给了数学老师,听完后,我们俩相视而笑。“冻冰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非一日之暖。”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尊重他、倾听他、赏识他,是化解学生受冻心灵的一缕暖阳,反之,如果操之过急,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三、民主宽容,和而不同,让赞扬点燃希望
赏识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爱为主旋律,树立每个学生都能行的教育理念,给所有学生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使孩子们在爱的滋润中学会自豪、学会探索、学会请教、学会反思、学会评价、学会欣赏,最终达到让孩子们在赏识中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得到赏识,最终学会学习。大量事实表明,我们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血有肉,又丰富情愁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渴望到教师的尊重、理解、关心、鼓励和赞扬,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能激起他们内心深处那份美好的情愫,促使其主动求和、主动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调整好心态,放低姿态,多用商量的语气说话,杜绝有伤学生自尊心的语言;当学生有错误时,尽量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批评,就是批评,也要在批评之前先肯定其优点,就事论事,不“新账老账一齐算”,做到真正为学生着想。当然,我们心里也要有“一杆秤”,要明白每一位学生都有成才的潜能,一纸分数并不能衡量一切,也不足以说明所有,带着这样的认识,在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创设民主宽容的学习环境,适时鼓励、赞扬,让每一位同学的潜能都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实现教育的“和而不同”。
笔者担任班主任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同学,没来几天就把他的“特长”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班主任和数学教师的课之外,其他教师上课他都会毫不遮掩地把课堂秩序搞得一团糟。接教师的话头、说俏皮话、搞恶作剧……一节课下来,因为他需要整顿好几回纪律,更让教师们生气的是作业从来不做,并从来不把教师的批评当回事,有时候还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教师的责任使得其他任课教师不得不向笔者反映,作为班主任,碰到这样的学生笔者也束手无策,笔者想过劈头盖脸地在教室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但这个念头在笔者脑海里只是一闪而过。静下来想一想,对于这种学生用这种常规的方法效果不一定明显。
因此,笔者没有用急着去“堵”,而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观察和思考,笔者发现这個学生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他性格开朗、劳动积极,而且乐于助人。遇到教师主动打招呼,有时候还做鬼脸。观察一段时间之后,于是,笔者决定改变常规的教育方法,不再去批评他不完成作业,不再去“强化”他上课捣乱,而是决定根据他的积极表现,每天给他戴一顶“高帽子”——去肯定他、鼓励他、赏识他。这样大概过了有两周的时间,笔者发现他在学习方面也有了转变,上课听讲的态度和以往不一样了,聚精会神地,生怕错过教师说的每一句话,有时候动手写着什么,而且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了,还能回答的很好,作业也有了很大的起色,学习的态度比以前认真了很多。这个转变让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很惊讶,但更多的是高兴。当然笔者也不例外,没想到他会转变的这么快。带着收获的喜悦,笔者越来越意识到赏识是教学的一门艺术。
这名同学身上的这些优点,笔者想到了美国著名教育家威廉·詹姆斯的一句话“人心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每个人其实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在赞美声中,人们心中拥有了阳光。学生更喜欢得到别人的赞赏,特别是老师的赞美,更是给了他们动力,使他们更有热情的去学习。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赞美,乐于赞美,用花一样的语言来表达真挚的感受,用花一样的语言来赞美学生”。
学生成绩不良,并非完全智力上的原因,若只从智力上着眼提高学生成绩是徒劳的,只有从改善非智力因素入手,消除他们在非智力心理因素上的不良品质,才能使他们固有的智力优势得以发展。智力因素相当于种子,非智力因素相当于土壤,只有土壤肥沃,种子才能茁壮成长。而肥沃的土壤的构成成分笔者认为最基础的就是“赏识”这一元素。
总之,家长更要学会赏识孩子,教师也要学会赏识学生。赏识是孩子遭受到困难时的一种鼓励,是孩子犯错误时的一种宽容,是风平浪静日子里的一种扬帆的动力,赏识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热情,赏识让学生看到了希望,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
(作者单位:宁夏平罗回民高级中学 7534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