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探析

时间:2024-04-24

房风文

今年2月,***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我国将设立5年衔接过渡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基础,关系着农民生计、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在巩固脱贫攻坚、振兴乡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有效壮大农村集体实力,为农村劳动力发展提供厚实基础,助力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在功能上具有一定互补性,在发展关系上具有一定耦合性,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村集体经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对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共同富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村集体经济地区发展还不均衡,面临的问题较多,难以有效支撑农民致富发展和乡村振兴。

(一)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资产缺乏,资本积累少,成员收益少,获得感较弱。这些地区的部分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脱贫攻坚期外部力量的“输血式”支持,还没有真正实现自身“造血式”发展,很难带动农民致富。还有部分地区,村集体经济无收入,村级债务严重,只能负债运行,经济包袱越来越重。若没有外部资源和力量的大力支持,这些基础较薄弱的村集体经济自身难以长久发展,而且在价格波动、农产品滞销等市场风险以及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冲击下,很容易陷入发展困境,成为“空壳”集体经济。

(二)村集体经济产业趋同度高

村集体经济的活力关键在于高质量的主导产业,尤其是具有规模优势和地域特色的产业。在多数地区,村集体经济大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小农产业特征,而且以种养殖业为主,如养鸡、养牛、果树、蔬菜、粮食等,需要较密集的劳动力和一定的资本支持。在路径依赖下,这些农业产业很容易在短时间发展起来,但趋同性强,同质化严重。与差异化、多样化村集体经济不同,趋同的村集体经济更容易受到市场风险冲击,尤其是在产量过剩、产业链条过短时,会相互压价,低价销售,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给村集体经济形成打击。

(三)村集体经济人力资源匮乏

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多方面的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最为关键,尤其是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能致富的农业技术技能人才,但现实中,村集体经济大多面临缺乏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劳动力和能带领全村致富的新型职业农民等人才困境。一是农村人才外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是人力资源的净流出地,农村青壮年大多通过考学、外出打工、参军等从农村流出,流入城市、发达地区谋求发展与生计。近些年来,受经济、信息以及就业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部分劳动力转移到沿海城市或者更发达的地区,导致农村人力资源短缺,严重影响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村集体经济人才吸引力不强。近年来,尽管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连续出台利好政策和文件,不断提升农村产业及村集体经济的吸引力,但城乡差距仍较大,农村财富积累仍较慢,薪资待遇仍较低,导致吸引人才能力非常有限。三是村集体经济带头人教育培训缺乏。当前,一些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尤其是作为带头人的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不够,带领和引导群众管理、积极参与村集体经济运营的动力不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需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能力,但相关教育培训非常欠缺,而且质量不高。乡(镇)党委政策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有组织领导责任,却没有建立相应的教育培训体系,对村干部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多是“以会代训”、参观学习、短期集训等方式进行,其中“以会代训”方式较多,直接导致村干部获得知识碎片化,更谈不上专业化。

(四)村集体经济外部资源获取能力差

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离不开外部资源的大力支持,如信贷资金、先进技术、技能培训等。这些资源对村集体经济来讲,都是稀缺资源,需要付出较大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才能获得。在现实中,落后地区村集体经济在外部资源获取方面能力偏弱,难以从常规信贷机构获得稳定信贷资金,难以与大型企业对等合作,也难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冲击。这主要是由于村集体经济规模较小,整体实力较弱,核心资产较少,谈判能力不强,很难在合作谈判中拿出有利法码,也难以争取到有利地位。在部分地区的一些特殊政策下,有的村集体经济获得一时倾斜资源,赢得一时发展时机,呈现蓬勃发展景象,但过度依赖负债来经营,增加了运营成本,埋下经营隐患,难以持续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的耦合关系

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在市场交易、社会交往上存在交集,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建立耦合关系,形成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局面。

(一)学校育人与村集体经济用人的衔接

学校是人才供给方,村集体经济是人才需求方,两者存在供求对接关系。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农村职业教育是县域内学历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的重要载体,直接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农村职业教育能够有效服务新时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重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和返乡下乡群体的教育培训工作,更好支撑农村发展。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主体的农业职业学校,直接面向县内初中招生,而且主要来自农村,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培训服务“三农”发展的乡村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是最有可能留在本地、服务乡村发展的人才,因为他们熟悉本地风土人情,具有一定的家族社会网络,很容易融入本地乡村发展。另一方面,村集体经济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尤其是熟悉乡村发展、能将美丽转化为经济财富的技术技能人才。对于从农村走出去就读普通高等院校的农村学生而讲,他们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就业期望较高,已经很难再回到农村就业创业,而在农村职业教育就读的学生更愿意在本地就业和生活。这为农村职业教育育人和村集体经济用人找到耦合点,为两者合作与联动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涉农专业与村集体经济产业的对接

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是根植区域,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产业。农村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紧紧围绕地方产业来设置专业,尤其是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有针对性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否则,无产业支撑的农村职业教育难以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跨界融合属性表明如今的职业教育已经逐渐向区域边界模糊化过渡,对于专业的设立已转变为符合产业链发展和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因此,农村职业学校要紧密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设置专业,打造优质、特色、品牌化专业群,扩大所设专业覆盖面和范围。

从现实发展来看,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情形下,村集体经济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当下,各地区把发展产业作为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的关键来抓。但因为各地资源基础、限制条件、特色产业不同,所以适合各地发展的产业也不同,有的地方适合发展种植业,有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而有的地方适合发展牧业、渔业。各种村集体经济产业为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提供方向和依据,如与村集体经济对接的农业类、林业类、畜牧类、渔业类等涉农专业应是县域内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首选,既对接本地产业,又容易体现专长,还有助于增强专业活力和生命力。为适应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可发挥专业优势、师资强项,加强农村管理、农业经济知识的普及,加大农村电商技术、乡村旅游、农村基础设施等专业技能的传授和推广,培养多样化农村技术技能人才。

(三)教育教学与村集体经济技艺传承的融合

职业教育具有多功能性,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技艺就是其中之一。农村职业教育的生存根基要注重涵养乡土文化的基因,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务必凸显农村文化特色,发扬农村文化传统。全国各地村集体经济所处的区域、民族特色、风土人情不同,所依赖的资源禀赋不同,因此,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和经济应各具特色,尤其是旅游产业相对发达的民族地区、城市远郊度假区发展起来的产业。这些地区孕育出诸多非遗传承人、文化传人、技艺大师等,需要将他们的工艺、手艺、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就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发挥功能作用,实现传统技艺和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推动文化传承与乡村治理的有机统一。农村职业教育有师资、教学设备、训练场地等便利条件和硬件设施,当地政府部门可依托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乡镇文化学校等农村职业教育载体,财政购买服务,集聚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等人员,聘为专业课程教师、实践导师,将传统文化和技艺传承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育人与优秀文化、传统技艺传承的有机结合。

(四)社会化服务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结合

社会化服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也是职业教育学用结合的有效方式。农村是农村职业教育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区域,村集体经济是农村职业教育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对象。在一些村集体经济,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更加需要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提供支持,如病虫害防治、种养殖技术、果蔬加工技术、电商销售技术等。农村职业教育可通过农业技术培训、科技指导、技术推广等方式,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将先进的知识、技术和政策传送到村集体经济,也可以送教下乡,在农闲期间到田间地头讲授知识、传授技能,服务辐射众多农户,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增强集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社会化服务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双赢。

三、建立和深化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耦合关系的举措

尽管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具有耦合性,存在诸多合作的可能性,但两者有效联动的内生动力不足,需要克服系列合作产生的交易成本。这就需要多措并举,加强内外部的引导和推动,形成强大合力。

(一)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联动发展的政策引导

破解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碎片化,亟需整体性治理思想做牵引,构建一体化、系统性的职业教育政策系统。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和“三农”制度顶层设计,针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的现实,出台农村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建立健全县、乡、村各级农村职业教育网络,充分提升和调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能力和积极性,改善农村社区教育条件。加强教育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的政策联动,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联动发展的政策,统筹有利政策、有效资源、有为人才,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战略三者有机结合,打破条块分隔和部门局限,提高政策和资源效益。

(二)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联动发展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联动发展必须走产教融合的道路,增强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农村职业教育要紧密围绕服务本区域村集体经济发展设置涉农专业。要推动农村职业学校主动对接村集体经济办学,推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教学模式,主动邀请村集体经济技术能手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鼓励农村职业学校与村集体经济合作共建专业、实训车间、实习场地,共同培养乡村技术技能人才。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装配与利用,开发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并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社交工具等途径面向农民群体推送与扩散。同时,还可引导农村职业学校在村集体经济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将现场教学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

(三)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联动发展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下,要加大农村学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力度,面向学生积极开展村集体经济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农业农村事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扩大农村生源范围,重点面向乡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村集体经济成员、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积极招收好学青壮年就读与当地村集体经济对接的专业,提高就业创业本领。适应农闲和农忙季节交替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和改革,灵活开办学习班、走读班,提高学业年限弹性。农村职业学校与村集体经济联手,合作开展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妇女技术技能培训。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按比例提取部分收益,建立村集体经济公益性基金。探索开展农村产业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由农村职业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村集体经济派出技术骨干负责专业技术技能的传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梯田旋律|付秀宏/摄

(四)加大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联动发展的多方支持

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实施农村职业教育达标工程,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提升教育教学条件。要加大财政资金专项投入,补贴农村职业教育对接村集体经济改进教学条件,建设场馆场地,购置先进仪器设备。支持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合作开展产教融合项目,在规划引导、土地供应、立项审批、金融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或优惠,并设立专项引导基金,加大补贴力度。统筹使用劳动力培训资金,向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合作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倾斜。鼓励农业职业学校与村集体经济合作开发新产业新产品,增加经营性收入,实现互动良性循环。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农村职业学校、村集体经济组织,推动两者深化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要加强社会力量多元协同,构建政府、学校、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五)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联动发展的组织保障

党建引领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组织保障。地方党委、政府要从城乡统筹发展出发,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推动力度。要将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地方整体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统筹规划配置资源,与区域发展布局、产业发展规划同部署同落实。要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地方政府履责督查范围,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压实地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责任,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实力,增强服务村集体经济能力。加强农村职业学校与村集体经济党组织的联系,在村集体经济建立联系点,将党建联学、联谊、手拉手与业务发展、解决实际发展问题相结合,增强村集体经济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以党建促进经济发展。要加大人员交流支持,互派党员干部到对方单位挂职锻炼、交流学习,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扬业务技能专长,带动各种信息、技术、资源等互通互用。

(六)营造农村职业教育与村集体经济联动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

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把农村职业学校与普通教育学校摆在同等重要地位,不断改善基础办学条件。加大农村职业学校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的宣传报道,引导社会关心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和“三农”发展。要大力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教师、村集体经济人才等人才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在职称评定、技能等级评价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和制度保障,激励广大青年老师、技术技能人才干事创业,服务乡村振兴发展。要在地方人才表彰奖励中,向农村职业教育、村集体经济优秀单位和个人倾斜,并加大力度。在全国性、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向社会开放涉农专业赛项活动,邀请村集体经济技术能手献技献艺,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体验,形成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特别是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