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未成年人触网安全问题探析

时间:2024-04-24

◎黄子成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人,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人[1],已形成了世界上区域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网民群体。其中,未成年人的比例达到21.6%[2]。在缺乏风险意识、辨析能力等情况下,未成年人网民群体极易在触网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安全问题。从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安全的行动上来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在起草并公开征求意见,这说明保护未成年人触网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问题表现

1.文化安全

在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查阅学习资料。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网络向未成年人传播淫秽、色情、暴力和恐怖等违法之作,对其进行毒害。以网络邪典事件①为例, 2018年1月,文化部监测到一些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动漫视频流入我国,并在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视频平台播放。由于该类影片的绝大多数受众是3-10岁的儿童,因此,此次事件对观影儿童精神上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此外,随着自媒体的兴盛,个别网红表面上打着“关注我,懂礼仪”等幌子吸引观众,实际上宣传内容多含低俗、谩骂及色情等元素。未成年人往往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对此进行模仿。

2.个人信息安全

2018年,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7年新型网络犯罪研究报告》指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当下网络犯罪中的新型犯罪类型[3]。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金钱,一些不法分子一直不遗余力地窃取公民个人信息。未成年人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由于缺乏风险意识、防备意识,加之好奇心的驱使,大多会同意通过陌生人的好友请求,并点击不法分子散布的精心制作的小程序而使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由此,容易诱发一系列的下游犯罪,如网络诈骗、绑架和勒索等,这些犯罪将会成为危害未成年人安全的多颗不定时炸弹。

3.精神安全

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最新版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把“游戏障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游戏成瘾”列入到了精神疾病当中。基于此,我们应该关注我国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是否因游戏成瘾而患上精神疾病,他们的精神安全是否受到了侵害。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游戏依靠凶杀、暴力、血腥及软色情等元素吸引用户,传递的一些不良信息给未成年人造成了潜移默化的伤害。未成年人表现出容易发怒、紧张、焦虑,对他人冷漠及容易对他人实施攻击行为,非社会化等特点。

4.金融安全

在互联网时代,基于移动支付的普遍性及未成年人风险意识差、辨别能力弱等特征,有些未成年人在使用移动支付的过程中遭遇到了金融安全问题。常见的就是网络贷款及网络诈骗。关于网络贷款,不法分子往往会精心设计:以民间借贷为幌子,打着“无抵押快速放贷”“无利息借款”等招牌,通过互联网进行虚假宣传。在未成年人因资金紧张与不法分子通过社交账号联系后,不法分子会在短时间内套取未成年人的手机号、家庭住址及应急联系人等关键信息。在未成年人贷款后,借贷资金会通过微信支付或支付宝打入其账号。但是,债务会在短期内呈几何式倍增。不法分子通常会在未到期的情况下,线上通过社交账号恐吓、威胁未成年人,线下通过暴力讨债、虚假诉讼的方式,迫使未成年人偿还巨额债务。关于网络诈骗,不法分子会在精心包装社交账号后,“以支教为名,要求捐助”“以旅游为名,帮其代购”“以高额利息回报为名,要求投资”等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诈骗。未成年人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转账后,不法分子会马上将其拉黑、删除。

■ 露浥好花 原永红/摄

5.网络欺凌

网络欺凌是指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做出的针对个人或群体,通过语言暴力的方式故意实施持续性伤害的行为,以使得受害者在精神上受到创伤。现实中表现为施害者通过互联网社交账号对受害者发送带有谩骂、诋毁、侮辱和威胁的网络语言,散布谣言或盗窃网络身份信息。随着社交网站的盛行,社交账号成为未成年人受到网络欺凌的最主要源头。《2016年诺顿报告:家庭报告》显示,在网络社会中受到网络欺凌影响的未成年人,其精神上时常表现为收到电子类消息后变得紧张不安、日常生活中容易沮丧、悲伤、惶恐和易怒等,行为上会躲避家人朋友、故意掩饰网络活动等。

问题产生的原因

1.未成年人自身的不足

未成年人普遍缺乏安全风险意识、防范意识,心理、感情发育尚未成熟,面对网络中的种种危险缺乏警惕。一些极具诱惑力的广告弹窗、包装精美的钓鱼网站和抽奖活动等都能吸引未成年人毫不犹豫地点击观看,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成年人难免会陷进色情、网络欺凌和诈骗的魔爪。

2.家庭和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存在脱轨

目前家庭和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重点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与心理健康等,大多在可见的范围内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确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但是在应对未成年人触网安全问题时,由于这些问题发生于网络当中,不易及时发现,家庭和学校就很难做出及时的应对策略,最终耽误了处置的成效。

3.手机拥有的低龄化

当前,我国网民群体中未成年人的规模达1.79亿人,因此,手机成为未成年人触网安全问题产生的工具之一。只要未成年人入网,安全问题便可能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而存在。

对策建议

保护未成年人触网安全,是当下以及将来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笔者认为,需建立以公安机关打击为主力,充分发挥家庭的监督和学校的保护为辅的保护机制,通过综合治理,坚决遏制住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

1.公安机关打击

(1)“源头”打击。公安机关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管,要求其提供具有危害性质的非法网站、网页及贴吧的IP地址、域名和身份注册等关键信息,然后通过公安内部网的惩戒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对非法网站、网页和贴吧依法进行关闭,对违法行为人实施抓捕。

(2)“生存条件”打击。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网络上售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不法分子和出售各种社交账号的“号商”,消灭不法分子的网络生存条件。

(3)“热点事件”打击。近年来,针对网络直播违法内容的“乌烟瘴气”问题,公安机关实行的“清网行动”有效遏制了不良主播的违法行为。建议公安机关通过对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安全的案件进行总结、研判分析,策划专项行动,组织专门人员对高发安全事件进行打击。

2.家庭监督

(1)亲身陪伴。家长应该每天或每周定时定点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通过观察其言行举止了解其生活近况、心理有无异常,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防止未成年人整天触网。

(2)实行人物分离。建议家长以身作则,根据孩子在家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制定出人物分离的规定,严格限制触网时间。

(3)合理引导上网。未成年人在安全风险意识、阅历等方面确实存有不足,但是家长在这些方面优于未成年人,因此,家长应教导孩子如何辨析网络中的有害信息,如何辨析钓鱼网站、钓鱼软件,如何识破网络中常见的骗术,如何在网络世界中保护个人隐私等。

(4)分析上网数据。任何触网行为都有浏览痕迹,建议家长在保持良好亲子关系、融洽家庭氛围及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定期对孩子的手机进行上网数据的检查、分析,若发现有浏览不良网站、受到他人威胁等情况,首先要安抚孩子的不安情绪,然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3.学校保护

(1)实行心理教育。一是建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机构,根据未成年人心理的成长情况制定出适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方案。要教导未成年人逐步学会心理宣泄,以帮助其学会理性处置在网络世界中的不良情绪;要逐步培养“自律”意识和“审慎”意识,认清在触网活动中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二是学校要安排专门心理教师,每周以课堂聊天谈话、课外趣味活动的方式,让心理老师向未成年人传输乐观、阳光和积极的心态,减少未成年人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2)实行网络安全教育。学校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教导未成年人要在网络世界中尊重他人。如学校班主任可根据当前未成年人触网的安全事件,以图文并茂、观看警示片视频等方式,向未成年人展示事情的经过,认识触网安全问题的巨大危害,进而增强未成年人辨析安全风险的能力,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注释:

①网络邪典事件是指在互联网视频平台,成规模地出现了恶意冒用经典卡通形象制作涉及暴力、色情等严重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不良视频,这些视频利用儿童对动画人物的喜爱,误导儿童用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