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振兴应注重产业谋划和发展定位

时间:2024-04-24

◎孟怡秀 王文栋 亢雅芳 高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作为具有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的单位性区域,其单位内部兼具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重功能,并与城镇共存共荣,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可以说,乡村发展影响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构建与发展。从目前我国农村的现状看,绝大部分仍然处于传统的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体系,尚未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而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发展,“业”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和经营链条,涉及到各种经营类型。如何把农事转变为农业,甚至是现代农业、智慧农业,需经过专业化的缜密的谋划与方案的制定。

借鉴

1.发展历程

从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乡村的发展是在土地相对集中管理后将农业生产逐步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过程。这个产业链的打造,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既注重创新思路延展农业内涵,又注重对农产品的精致包装。把农业和传统的文化以及现代文明融入一体,表现为激发人们想象、引起人们注意的各类元素[1]。

2.发展基础的构建

土地是农业的根本,而乡村振兴必定是以乡村为基础,因此,离不开乡村也就离不开土地。乡村产业发展与土地治理和改良是密切相关的。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传统农业、化学农业的过程,逐步明确了农业的发展目标,并利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其适应现代新型有机生态农业。同时,这些国家大多把有机生态农业与现代智慧农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将生产体系变成了一个有效的闭链循环体系。他们成功的乡村发展之路,实际上就是为大地进行了一次根本的精致的“大包装”。

要素

1.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 桃花流水 彭颖/摄

我国是一个有着古老农耕文明的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应把握乡村的文化之魂[2]。当前,很多村庄的历史风貌惨遭破坏,新建的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以及风格大同小异的城镇,使得各地村庄失去了独有的地方特色。一个空心而无魂的乡村是谈不上振兴和发展的。我们在振兴乡村、改造乡村的同时,应展现出当地文化和历史积淀融合的乡村之美。

2.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处于主体地位,政府可以通过有序地组织和管理,以及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完善,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自主意识和积极性。他们完全可以在民主的氛围下,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不断地提出适合于当地建设与发展的合理化建议,管理好自己的村庄。

3.政策和法规是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

纵观国内外乡村建设成功的案例,可以看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发展是基础,民主与法治是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建立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体系,有利于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推动土地、养老、教育和产业化及税收政策的实施。

建议

1.乡村振兴应先谋划后行动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首先要审时度势,做好充分地调研和策划,明晰所在区域的优劣势。要看远而谋近,对产业的具体内容进行遴选,产品效益的获取时期应考虑长短搭配、相互融合,把产业的中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相互结合,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2.产业布局应因地制宜

对于距离大中型城市较近的乡村,尤其是交通比较发达、临近高速公路、高铁和城铁的乡村,应努力发掘其地方特色文化和传统文化遗产,建设好区域文化旅游平台和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打造精品与特色农业园区,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一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改造,要与当地生态环境和周边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让农村的生活环境、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提升。对于不具备区位优势的乡村,尤其是处于一小时休闲文旅圈之外的乡村,则不建议选择通过文旅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模式。而更应注重寻求新品种、新模式的创新型种养殖产业,进而利用当地优渥的自然环境,打造高端有机农业产品的种养殖基地。

3.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

对乡村的治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产业发展的管理上,还应涉及到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在乡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的同时,政府应引导村民自发地对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进行改善,而不再是单纯地依靠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在乡村物质文明得到了相对改善以后,村民势必会对精神文明产生更广泛的需求,这时地方政府应在精神文明方面与村民产生更多地互动,使乡村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灵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