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着眼细节,引领高效历史课堂

时间:2024-05-10

谢仁德

【摘   要】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文科课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综合性,是初中课程的必修科目,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目标,作为课堂主导,就要打破传统,创新引导,以此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促进全面发展。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阐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对细节的关注,以此探索优化策略。

【关键字】  初中历史;细节;策略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影响效率”,教学过程中每个细节是否能落实直接影响效率,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影响。意识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对细节的关注,以此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其反思、提升,在不断改善的过程中突破自我,以此提升能力,发展素养,有效落实新课改目标,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一、尊重个性,突出主体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认知水平,还是思维能力,都是参差不齐。针对这一情况,要理性看待,包容引导,充分发挥学科作用引导学生,借助细节渗透教育,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细节的关注,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让其集中注意力,还能引导其正确看待事物,积极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此培养团队精神,让其在不断探索明确观点,以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思考力。在讲到“北宋都市生活”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我改变一贯的教学方式,插入《清明上河图》,以此作为着力点吸引学生,引导其关注细节,在问题思考中提升分析能力。首先,可让学生自主观察,随后设问引导:

(1)《清明上河图》这一名字有何含义?

(2)“清明”二字代表了什么?

(3)欣赏图片后,你有什么看法?对此,学生陷入思考,没有马上回答。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十分仔细地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展开理解,随后得出了不同结论:

生1:我认为“清明”指的是“政治清明”的意思,这是皇帝让张择端画的。

生2:我觉得“清明”就是清明节的意思,结合文本中谈及的气候变化,可以知道宋代的气温是很低的,所以图中用驴车运炭取暖是符合的。

对于学生的这些回答,我觉得很有意思,可见其是很认真思考的。因此,在评价环节,我会给予充分肯定,并针对不同认知的学生不同评价,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在原有思考中完善,以此提高思维能力,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二、创新引导,提升素养

在传统教学中,受到应试制度的影响,对于历史学科,教师都习惯讲解授知,以此促进学生知识理解、记忆。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限制了学生发展空间,让其思维无法提升,进而阻碍综合能力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就要打破传统,创新引导,以此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其在关注细节的过程中加强对要点的理解,以此促进知识消化,并为之后的实践运用奠定基础。具体实施时,为了保障教学效果,我会不断完善自身结构,提高专业修养,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在讲解有关“南京条约”内容时,就可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观察其中细节,获得初步感知。隨后,可适当播放相关历史影片,借助直观手段促进学生认知,以此强化理解。这样一来,就能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良好氛围中积极探究,以此提升分析、理解能力。在掌握重要内容后,就可围绕重点,即“《南京条约》的影响”展开探究,引导学生围绕细节,像“通商口岸”“税款”“割地”“赔款”等细节展开思考,由此得出结论:《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的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通过这样的设计,就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其围绕细节展开式思考,以此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不知不觉中培养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思维动向,及时提供引导,以此提高思维力,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三、强化引导,发散思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就要加强师生互动,以此强化指导,让学生在科学引导下思考,促进思维发散,由此获得突破性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提升。

在设计教学时,可根据文本创设情境,以此引出问题,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深化知识理解,促进探究能力的培养。具体实施时,要结合学情灵活设计,紧扣细节展开,指导学生针对性思考,以此促进问题解决。在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时,就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文中的地图,之后提问引导:文明区域的周边有什么河流或者海洋?

对此,学生积极回应,给出了不同回答:

生1:古代埃及文明在尼罗河流域。

生2:古代西亚文明在两河流域。

生3:古代中国文明在黄河长江流域。

……

在这一基础上,可追问引导:这些地域有没有共同点?

学生随即发现这些文明发源地都在水边,抓住这一细节后就可进一步引导,以此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得出更多发现。在互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思维,及时提供帮助,围绕细节展开引导,让其在探究、交流中发散思维,以此促进问题分析、解决。

这样一来,就能充分利用细节引导,促进学生阅读、发现,以此完善认知,构建系统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沟通交流,以此促进发现,在不断阅读中提升认知,实现学科素养的发展。

总是,对细节的关注是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打破传统,激发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还能活跃课堂,调动思维,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展开探究,以此发散思维,培养分析、理解能力,最终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俞琼仙.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文理导航(上旬),2017(03).

[2]潘娅宁.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旬,2017年(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