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注生本,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

时间:2024-05-10

贾仕明

【摘   要】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本文主要从生活地理化、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后作业生活化、课后活动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等角度阐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思考

知识源于生活的沉淀与提炼,教师要融会贯通,引学生在生活中理解、验证,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承。地理教学要根植于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丰富知识世界、丰富情感体验,促进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教师要以生活为基础,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

一、让学生生活地理化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要与学生探讨地理在生活中的表现、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如学生对地理奇闻趣事、旅游景观、风土人情、天文知识感兴趣,这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自然灾害的预防,如汶川地震、日本海啸等内容的关注,缘于学生本能对安全的需求。还有一些生活中的气象知识、本地区的人文环境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物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要了解学生趣点,从学生要做的事情入手,如很多学生有假期出游的计划,教师要以引导学生看地图、设定路线、预订酒店,要针对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生活方面的帮助,如有学生关心当地的小吃、特产,教者引导学生了解当地为何有这些特产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探究地理要素。教师要从学生感到新奇的事物入手,以故事、奇闻、笑话、歌曲等入手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不再枯燥乏味,从而能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举办“我是小讲师”活动,给学生设定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知识去整理、表述,这样能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当学生有了知识与生活的储备后,教师可以不设定问题,让学生主动融入生活中的事物。教师要打破书本知识的制约,广泛寻求问题,就会主动搜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逐步养成用地理的思维去生活的习惯。教师可以举办“我是记忆大师”活动,如将黄河流经的省份串成顺口溜。教师要引导学生动脑探索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易于让学生记忆。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教师要抓住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搜集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案例,引导学生思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借助于图片、视频、动画等展现素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如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图片,能让学生了解温度带的分布。地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引导学生借助于电子地图查询出行线路、公交站台,让学生感受到地图的实用性,从而对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生兴趣。教师也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图片、照片、影像等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自然、人文地理产生熟悉感,从而能化难为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建构。教师也可以运用音乐渲染,烘托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生活情趣。

教师要开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团结合作、感悟生活、实现自我、体验成功。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保护自然,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课后作业生活化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展,教师要让课后作业成为联系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中提升素养,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要改变学生一味死记硬背的课后作业形式,要根据思维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分层次布置生活化作业。如针对刚入学的初中生布置的生活化作业力求简单、直观、有趣,要关注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如制作五带分布图的拼图,设计去南极看企鹅的路線,学生通过作业掌握了热带、温带、寒带以及赤道、南北回归线的位置。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通过搜集图片、照片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师针对初二年级的学生,布置内容丰富、难度大、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才能圆满完成任务,从而提高他们协作的意识。

四、课外活动生活化

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去”,开展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做“设计师”,设计出徐宿淮盐高铁、宁盐高铁的路线并予以说明,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这样的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把握,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学生可以参与气象观察活动,定时观测气象、观察物候,收集本地民间流传的天气谚语,定时收听本地区气象站发布的天气形势和近期天气预报,能绘制天气形势图。学生参与地质小组活动,学习地质基础知识、野外工作的简单技能,了解常见的矿物与岩石,会采取矿物、岩石标本,能绘制滨海县的地质构造图及垂直剖面图。

五、教学评价生活化

教学评价要立足过程、关注发展,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现生活特点。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广泛化,不能只面对几个优秀生。教师要将日常课堂表现融入到课堂评价中,鼓励学生列举生活实例;评价要彰显人性化,以激励为主,鼓励学生交流生活体验以及对地理知识的独特理解;评价要多元化,不以固定的标准评价学生,要因学生特点而产生不同的标准,以激发学生的自信。教师要对学生的不同答案予以正确的评价、引导,以适应生活需求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学习。考题的设计要力求真实性、情境性,要加强学生运用地理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贴近生活的热点时事,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等生活化的角度考虑,筛选出鲜活的生活素材,展示学生的实践水平。

总之,地理教师要通过生活化教学营造轻松、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利用生活、改造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翠兰,周申立,李菲菲.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生活化初探[J].考试周刊,2011.

[2]薛红.让生活回归地理教学课堂[J].考试周刊,2010.

[3]程顺娣.用生活之水浇灌地理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2.

[4]徐淑宏.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