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班级文化:给学生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时间:2024-05-10

施双波

【摘    要】  班級文化是学生本质力量的确证与表征,是班级前进的根本动力。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建设物质文化、完善制度文化、提升精神文化。基于此,我们打造“最美教室”,建立“心理咨询室”,构筑“丑小鸭讲坛”。在学生心灵深处播种文化的种子,给学生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关键词】  班级文化;童年记忆;种植种子

人类因为记忆而认识世界,而变得多彩。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经常这样思考:班级生活到底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是一则则的班规、一句句的师训、还是一条条的校纪?显然,这些都不是。沉淀在学生记忆深处、永不褪色的应该是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班级生活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是班级的灵魂,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量。在某种意义上,班级文化是学生本质力量的确证与表征,是学生内在精神的释放与彰显。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是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

一、打造“最美教室”,给予学生“认知记忆”

物质是班级文化的“据点”,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学生浸润其间,能够消除疲劳,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物质环境,绝不仅仅是物质组合,而更是一种精神氛围的营造。为此,我们努力打造“最美教室”,让置身其间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放飞心灵、舒展生命!

“最美教室”不仅要布置得美观、温馨、舒适,更应该具备一种互动特质。它能够激发主体参与的愿望和对话的激情,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引导学生奋发向上。为此,我们在教室墙壁上开辟了“习作园地”“艺术长廊”“采蜜角”“快乐英语”等栏目,定期将学生的优秀习作、读书心得、手抄报、手工艺术品等贴在墙上,供同伴品评、欣赏。班级的图书角、证章角、生物角则召唤着孩子们去遨游、去探究。那些由学生自己订立的班级规约,不仅张贴于墙面上,更落实在每一件小事上,每一项细微行动之中。在“最美教室”中,所谓的“制度”都成为学生行为深处的良好习惯,成为“规则枝头绽放的自由之花”!置身于这样的班级,学生的生命得到了润泽。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建设“最美教室”,还要精心设计班徽、班歌、班旗、班训等,因为这些凝聚着班级的奋斗目标、体现着班级的精神、代表着班级的形象等。因而,这些班级标志物,也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印记,成为印刻在学生心灵深处的记忆符号。

二、建设“心理咨询室”,深化学生“情感记忆”

班级文化应该能够给予学生归属感、存在感、意义感和价值感。班集体应该成为一个健康温暖的“文化-心理”生态圈。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遭遇到一般性心理适应问题。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引领学生将学生的感受、体验带到这个生态圈中,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体验、交流与分享。为此,我们建立“心理咨询室”,深化学生的情感记忆。

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首席心理咨询师”,引导学生调适情绪、控制行为、合适宣泄,对学生的心理求助予以积极疏导。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语”。我们在每周一晨会上,开辟“心晴广播站”,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像如何排除畏难情绪、如何缓解考前焦虑,如何学会说话,等等。我们给每一组的小组长分发“晴雨表”,让学生记录每天的心情,什么事开心,什么事烦躁,让学生携手共进,健康成长。我们设立“吐槽罐”,给学生预约咨询机会,让学生学会寻求心理求助。此外,还可以策划“迷你心理剧”,对学生进行心理矫治。通过这种种的心理按摩、辅导,撑起学生心灵的“艳阳天”。通过心理辅导,学生的心理渐渐长大。例如,他们懂礼貌了,“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挂在嘴边。交往中,学生面带微笑,主动向别人问好,会用商量的口吻和别人说话,无意中伤害了别人也会说“对不起”等。

班级心理文化属于“软文化”,它是无形的,具有内隐性和渗透性。班级心理咨询,深化了学生的情感记忆。在这里,既有“点对点”的一对一互助,也有“点带面”的团体互助。其目的就是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这样的心理文化的构建,能够增进班级的凝聚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三、构筑“丑小鸭讲坛”,丰富学生的“精神记忆”

班级的文化生活要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是班级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为此,我们建立“丑小鸭讲坛”,让学生积极展示自我。“丑小鸭讲坛”由学生自己筹划,每周一期,主题丰富。它既可以是学生的读书经验的交流分享,也可以是学生的心灵感悟、心语一束,还可以是学生对班级活动、班级制度的“慷慨陈词”。“丑小鸭讲坛”,丰富了学生的“精神记忆”。

“丑小鸭讲坛”给了学生“成就感”。每一位学生,都以自己能够站到“丑小鸭讲坛”上而感到自豪、感到幸福。为此,我们让学生根据需要,自己选择主题、撰写讲稿,自己用电脑制作“PPT”、设计宣传海报,自己布置环境,聘请辅导员。许多同伴自发地组成“共同体”,共同筹划。在每一期的“丑小鸭讲坛”开讲之前,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关爱、鼓舞、协调,这种基于呵护、共情、认同等形式的“关爱文化”是儿童精神记忆的重要内容。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精神生命的成长,就是一次人生的历练。构筑“丑小鸭讲坛”这样的平台,让学生认识自己并成就自己,班主任将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心育、智育以及法治教育等统合起来,由此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在这个讲坛上,每一位学生都接受着教育,也教育着别人。

不仅如此,在班级中,我们还定期开展“班级读书会”、开展“家校共育”活动等。这样的活动,充分发掘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做事”中成人,在“成人”中成事。这种在学生心灵深处种植下文化种子的文化记忆能够内化为学生的“文化品格”。

班级记忆是伴随着师生生命共同成长起来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旧到新,见证了班级全体师生在共处时光里所取得的成就。这些不断地累积、不断地沉淀,最后形成了一部生动的班级发展史。关爱每一个、幸福每一个。每一个学生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都成长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成为快乐的天使。

【参考文献】

[1]班华.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J].江苏教育(班主任),2017(6).

[2]郁文隽.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校本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17(19).

[3]潘东良.班级记忆:班级管理的重要财富[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2(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