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活动,让物理课堂彰显精彩

时间:2024-05-10

叶清

【摘   要】  新课改的推进,给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高中物理具有抽象、难懂的特点,使学生望而止步。教师要努力扭转学生的这种畏难心理,以活动来引领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育也迈出了课堂改革的步伐。新课标要求还生于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苦学为乐学,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物理课堂因活动彰显精彩。

一、创设活动,促进学生理解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已经具备了的知识,通过巧妙的活动,实现迁移,突破所学新知。教师应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学生自然会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展开思考、分析,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更好地吸纳和掌握新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在教学《弹力》时,教师先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了与弹力有关的一些活动,学生在屏幕上看到了赛场上的蹦床比赛——运动员上下翻飞的“表演”,随后又看到了赛场上撑杆跳——运动员手拿长长的杆,冲向高高的跳高架,在杆的作用下运动员翻身跃过了横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这些激动人心的场景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教师趁势引导学生思考头脑中是否有类似的場面,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有了一定的经验、在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知识,都进入到了深思中。有学生提出篮球与地面接触后又跳起;有学生提出挑战运动——蹦极,是用一根弹性绳牢牢地拴住挑战者,依靠弹性绳的力,保证挑战者的安全;教师按照学生提出的有关弹力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方向要如何判定。有学生提出,篮球、绳都有形变,有学生又补充道:然后又恢复到了原状。教师趁机提出弹性形变的概念,弹力方向学生提出篮球受到向上的力、挑战者受到向上的力……教师引导学生:这些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有何关系,学生恍然大悟:与形变方向相反。

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教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让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创设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对于教学的意义非凡,通过实验教学既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有发散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实验活动,让学生自己思考实验方案、自己选择实验器材、拟定出实验步骤、动手操作。在这一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事先给学生准备了一个塑料瓶(盖子上有调孔大小的装置)、水槽、塑料盆、米尺、秒表、光电门装置,在课上教师让学生自行结组,参考器材拟定实验方案、步骤。在大家讨论、交流中确定了实验方案和实验器材,其中有一小组的实验比较具有创新性:学生在调整塑料瓶高度时,由两个人经过多次分辨最终确认,很精确地满足了一滴水落到塑料盆中,另一滴水恰好下落,更可喜的是该小组并非测得的是一滴水下落的时间,而是测量了30滴水下落的总时间,通过求平均值的方式,得到一滴水的下落时间,再利用自由落体公式,算得水滴落到盘瞬间的速度,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的高度,最后验证水滴下落时机械能是否守恒。还有一组学生竟然用到了光电门的装置,只见这组学生把光电门安装在了接近塑料盘位置,调整盖上小孔的大小使一滴水下落,由光电门记录水滴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拿过塑料瓶向量杯中滴加50滴得到总体积,计算求得一滴水滴的体积,进一步得到水滴的直径,即通过光电门的宽度,计算得到水滴在光电门位置的速度,再利用刻度尺测得塑料盆到光电门的距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两种比较新颖的方法进行了肯定,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延伸了学习的境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实验活动,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被有效地激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创设活动,强化学生认知

人类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于听到、看到的事物,只能形成暂时的记忆,可是对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总是记忆犹新,并会产生深刻的印象。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亲身经历,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带着目的进行体验,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升学生的认知高度。

如在教学《摩擦力》时,学生对于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始终存在错误认识,总认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即便是教师重点强调是“相对运动方向”,可是一到做题时还是会出现错误。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让同桌的两名学生组成小组,先让其中一名学生慢慢地向前走,另一个学生从后面超过,并要求学生在超越的过程中,二者的身体有摩擦接触,让学生反复体验在摩擦接触中的感受,再让两个学生调换身份进行体验,当学生对摩擦有了一定感受时,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当你被超越时,身体摩擦的部位受到了摩擦力,那么这个力的方向如何?你正在向哪个方向运动?你受的摩擦力的方向与你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关系?你对于另一个学生来说又是怎样的运动?随着问题的逐一解决,学生对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有了更为准确的掌握。

教师为学生设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真切的感受中对物理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纠正了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认知,提升了学生的认知高度,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获取知识,让物理课堂彰显出无限的精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