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化学课堂因为活力而精彩

时间:2024-05-10

●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第二中学 韩磊

我们知道,化学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离不开化学,疾病医疗离不开化学,人们只有将世界上万物的组成结构和他们的性质及用处研究好,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记得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这足以证明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了。

化学的实用性这么强,应该受到所有人的重视才对。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并不喜欢学习它。客观的原因是初中化学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并且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让学生记忆的信息量大,有些概念、化学分子式又极其容易混淆,所以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很快就丧失了。但众所周知的是,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可以这样说,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让课堂充满活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营造民主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国有句古语“亲其师,信其道。”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亲近你,这个就需要老师的智慧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经常运用多样化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初中化学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零基础,不存在“底子”的因素,所以教师不能用歧视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希望,从而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

当然,鼓励学生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情况的,不能一视同仁。针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你如果对他们说:“太棒啦,你在我们班级真是数一数二的!”学生非但没有喜悦的感觉,反而会觉得老师在讽刺他们。例如对基础薄弱或者内向的学生,我会提一些简单性问题,他们回答出来了,我就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这个例子太贴切了,你怎么这么快就想到了啊?”对一些表现较好的中等生,我会这样点评:“回答得不错,但你能不能稍微改进一下,使你的答案更加完善呢?”而对于那些思维很活跃的学生,我更是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厉害,回答得太精辟了!”有时候还会提一些发散性问题:“这个实验设计我怎么都没有想到呢?你是怎么想到的?”“太棒了,你能不能围绕这个问题再拓展一下?”“你能不能再为听不懂的同学解释一下呢?”“对于刚才某某同学的总结,我相信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在课堂上,我每提一个问题,就会有许多同学提出他的想法和看法,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可热烈啦!这样的化学课堂真的充满了活力。

二、优化课堂过程,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

初中化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是基础学科,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入手,教师要让书本上的一个个知识点变成礼物送给学生,不能单纯地讲解,枯燥无味。我们要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设计来吸引学生,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来,要使他们完全克服学习上的惰性,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课堂取得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化学跟物理一样,是一门自然科学,化学教学自然离不开实验。提起做化学实验,学生都是很感兴趣的。因为化学实验本身就让人觉得新奇,化学实验时的反应,也是千奇百怪的。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些化学学科所特有的资源,千方百计去挖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比如在讲解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实验时,我知道学生在试剂中加入没有颜色的酚酞,试剂立即变成红色,学生的脑海中一定会充满疑问:“两种都没有颜色的液体,加在一起怎么会有颜色的?”这时候,我就像一个魔术师一样,在试剂中又加入一些酸,红色渐渐地消失了,液体又变成透明的了;我再加上碱,液体又变红……就这样反复地加,液体的颜色也反复地变,学生的兴趣就会自始至终保持不变,他们对今天的知识点一定会学习的特别牢固,长此以往,何愁他们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何愁他们学不好化学?

又如在《水的組成》的教学中,电解水的实验,发现给水通直流电,两个电极都产生大量的气泡,只是负极产生的气泡快一些,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和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得到的气体体积比总是略大于2:1,跟理论值有差别,为什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最有可能是氧气不易溶于水,而氢气的溶解能力则更小。氧气有一部分溶解于水了,而氢气几乎不能溶解于水,所以,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自然大于2:1。从问题产生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容易,而解决问题更是水到渠成。我们要经常让问题处在它产生的情境之中,这样坚持做下去,就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的习惯,并且经常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也会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

由此可见,我们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他们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养成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还能够联系社会生活和生活实际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为此,我们一定要多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充分拓宽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化学与生活等开放性题目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