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社区教育新任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及提升途径

时间:2024-05-10

常永兰

【摘 要】 在充分了解总结新时代农村社区教育新任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的前提下,结合江苏如东岔河社区教育新任教师现状,从教育主管部门强化制度引领、学校狠抓教师管理及自主修炼等方面探索和实践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让新任教师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高超社区教育技能、受村民喜欢的人,才能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社区教育新任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 农村社区教育;新任教师;专业素养结构;有效途径

推广终身教育思想、构建学习型社会、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等,都赋予农村社区教育新的工作使命,这必需优化社区教育专业化队伍。在农村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教师承担着计划制定、人员组织、管理实施、服务推广等全过程工作,其专业素养直接决定着工作质量与效益。因此,重视和加强社区教育新任教师专业化发展非常重要与必要。

一、农村社区教育新任教师专业素养结构

不同学者对教师专业素养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朱宁波教授认为,理想的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专业理想、专业知能、教育智慧三个方面构成。叶澜教授认为,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专业精神、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笔者从个人20多年农村社区教育实践经验及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興战略”角度探究思考,社区教育新任教师专业素养是指在农村社区教育和具体社区实践中获得的、在教育培训服务活动中体现出来并直接作用于社区教育过程的心理品质,包括互相促进的社区教育专业知识、社区教育专业能力、社区教育专业精神三个方面(见下结构图)。

社区教育专业知识具体内容包括社区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型社会知识、社区教育理论、电脑办公实务软件、农村本土化课程开发、课程影音合成、农村产业发展、健康保健、文体活动、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调研方法、新闻撰写报道等。专业能力包括沟通协调、书面语言组织、口头演讲、写作、策划、决策、调查研究、捕捉与处理信息、运用电脑、教育培训服务、创新做特、心理耐挫折、个人特长培养等。专业精神包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以民为本、尊重居民、诚实守信、心胸宽广、勤奋吃苦、忍耐心、乐于奉献、有团队精神、自觉反思反省与自觉学习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社区教育新任教师从事相关教育活动的基础,专业精神是新任教师社区教育行为的动力和导向系统。

二、农村社区教育新任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笔者所在学校新任教师占67%,年龄较大,都来自义务教育,缺乏社区教育理论基础和实际教学经验,尤其更是缺乏对成年人、老人、特殊人群的培训教育技巧。因此新任教师只凭以往经验和一腔热情从事农村社区教育,是根本无法执行国务院推行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也无法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是社区教育新任教师专业素养不是一蹴而就能得到提升,应是持续完善的过程,需要外在与内在的双重动力助推。

1.强化制度引领

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办公室领导,根据全县社区教育教师队伍、服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制定了八大工作制度,如季度工作例会制、年度考核评估制、月报制、师资培训考核竞赛制、结对帮扶捆绑考核制、特色创优评比制、新闻报道信息化制、教师行为规范抽查制。同时对各镇社区教育中心执行相关制度的情况,不定期在全县公共信息平台上进行公布、评价与鼓励,并提出宝贵的建议与改进的措施。如东县教育局还出台了《全县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行为规范》,每人一册,并将每条规范作为年终学校综合评估和年终个人评优的内容之一,以此督促每位教师养成文明的言行举止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在此基础上,对社区教育中层以上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具有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踏实苦干的务实作风、难中求进的工作谋略、左右逢源的协调能力、井然有序的管理艺术、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特色鲜明的工作业绩。这也是年终综合评估各镇社区教育办学水平内容之一。通过制度约束与考核,有效促进与帮助各校新任管理干部与专职教师快速成长。

2.落实“三抓”管理

(1)抓学习。学校组织新任教师学习法律法规、***总书记关于《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精神、教育部等九个部门关于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各级廉政建设文件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专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农村社区教育特点与需求,学校领导用现身说法从“优良作风建设”角度,结合案例与新任教师共同商讨如何有效践行“三严三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提升新任教师专业精神。

(2)抓活动。从“德为师之本”这一重点出发,开展“爱岗敬业”、“正师风、树师魂,正行风、树形象”等师德系列教育活动。我校在加强教育“师德”基础上,十分注重提高教师“师能”,把师德师风教育与岗位练兵有机结合起来。要求每位新任教师走进田间、车间、居民学校上一堂合格课,力争上优质课,让教师们在日常教学行为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形象。开展的每项活动,包括各类培训,轮流安排2名新任教师坐在学员后面听课,学习观摩培训模式和艺术、了解学员学习成效等。我校充分发挥“教研”职能,促进新老教师互动,教师学员互动,让新任教师从思想上、观念上、行动上“走进村民心田”,真正做到惠民富民强民。另外组织新任教师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社区教育工作实务系列培训,由中层干部亲自带队,参培回校后要求新任教师给其他教师讲解、示范、解答,着力提高他们专业能力。

(3)抓反馈。在每月20日党员组织生活会上,就思想、作风和工作上的问题互相交换意见,谈心通气,开展必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总结经验、统一思想认识。另外,针对两类不同人员进行了师德师风与培训服务态度现状问卷调查,一类是老年人,一类是从业人员,根据相关数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有力增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升的自觉性。

通过长期“三抓”,新任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专业观念,有一定的专业情意,领略到“善待每一村民,诚信做每一件事”的社区教育精神,决心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中去。

3.自我加压修炼

新任教师自己要有明确的成长目标,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一颗善良的心。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是一名合格社区教育教师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新任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农村社区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才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变化,才能为顺利开展活动指明正确方向。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一方面,新任教师主动要求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讨、技能竞赛等,分享先进的社区教育工作经验;另一方面,自觉阅读社区教育著作,借鉴成熟教育实践;浏览教学媒体与网络,共享教育优质资源;博览科技文史,积累厚实文化底蕴,这是专业成长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径。另外,从事农村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也是自我提高素养的重要途径,由于研究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我校新任教师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如留守妇女儿童教育、乡风文明建设、老年人教育、服务“新三农”等,开展微型课题研究,逐步提高对农村社区教育客观规律的认识,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措施和方法,进而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新任教师还要正确认识自身不足及其可能带来不利影响,不断自我评价和反思,拓宽知识领域,丰富情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研究型、受村民喜欢的农村社区教育教师。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对农村社区教育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提升新任教师师德水平与综合素养,更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发展实践与应用能力,才能适应新时代新型村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才能提高农村社区教育教学培训与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南红伟.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

[2]李强.社教乾坤显风采,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17(11):30-31.

[3]王鹏.赋权增能: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的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7(6):70-72.

[4]桑宁霞,王晓丹.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自我的价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146-15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