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吴丽
【摘 要】 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知识内容丰富而广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开启和奠基的作用。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也带来了它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复杂性。本文就科学课堂中怎样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养养成教育做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科学;学生素养;培养途径
科学课程是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其综合性强,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与学生今后将要接触到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知识教学无疑是科学课的主要内容,但是,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体现和渗透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一些习惯和学习途径,又体现出该学科的另外一个教学目标,即学生各方面能力素养的养成教育,甚至从某种程度讲,这一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因此,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和贯穿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的内容,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观察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产物。要认识自然,就离不开对大自然和周围世界的观察。观察的结果如何,与人的观察意识的强弱、观察习惯的优劣、观察能力的高低等等密切相关。人的观察意识和能力,可以从人的幼年就着手培养。科学课程的目标、内容、目标的达成途径以及知识教学的结果生成,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起着有力的保障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作为教者,不仅仅要看到自己面对的教材的知识性,也要考虑到它的能力素养立意因素,在这些能力素养当中,观察能力是最基本的。比如《蔬菜和水果》《我家的厨房》《美丽的花园》《神奇的玩具世界》,如此等等,几乎每一个知识点的目标实现都离不开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首先,要有课前准备和课前任务,让学生先动起来,自己去观察。如《美丽的花园》让学生观察花园里的花朵的颜色、形状以至气味,让学生在课堂先交流,再联系课文集中施教。又如《身体和骨骼》,就可以让学生去关注自己的身体,课堂先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对自己的身体进行粗略的介绍,或许,起初的介绍未必准确,甚至会闹笑话,但是只要学生自己首先具备了观察了解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意识与行动,就已经找到了一条最基本最有效的学习科学课程的方法和途径,这是知识学习所不能取代的,也是知识学习不可绕行的一个关键节点,不容忽视。
二、动手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认识、改变和创造是人与自然的三种基本的相处形式。如果说认识主要靠观察,那么改变和创造就离不开动手能力和行动力。在科学课的教学内容,有许多本身就是实际操作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应的就是科学世界非常重要的科学实验,有人说“实验是科学之父”,由此也可以看到实验在学习科学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了。科学课程的内容兼顾到了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立足于知识的生成,又以能力和技能的生成作为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者就要具备这一方面的观念,具备这一方面的施教意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把学生技能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去安排和处理。比如《劳动工具》,这就不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一讲而过就有效果的内容,类似内容的教学天地很是广阔,在生活中,在劳动中,惟其如此,才符合教材特点,才符合学生实际,才符合科学规律。同时,我们还要根据每一课的内容特点,灵活地安排学生动手活动和技能训练的内容。声、光、电不仅需要感受观察,更需要实验操作;《我是小厨师》不仅需要走出课堂,还要走进厨房做菜做饭,更需要品尝讲述,评价总结,内化生成;《神奇的玩具世界》不仅仅要会使用玩具,还要求学生去动手制作简单的玩具以至有创意的玩具。技能训练是一条广阔的开放性的道路,动手去做是我们教者要引导学生完成的主要任务,功夫下在今天,收获将在未来。
三、思考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人是一棵有思想的苇草”,这就是人的脆弱性和独特性。缺少了思考的人是愚昧的,缺少了思考的教育是无效的。科学教学,着眼于知识教学,注重学生技能培养,更要注意到学生思考习惯和思考意识的培养。观察离开了思考,就没有发现,操作离开了思考,就不会正确,也更谈不上创造出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思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科学课程的价值和长远有效性的保证,思考给科学给人的大脑同时注入了营养和活力。《美丽的花园》引导学生看到了不同的花儿,假如学生进一步思考:花兒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这必定会成为一个可喜的思维的跃升。《劳动和工具》让学生动手操作了,但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做的轻松而有些学生却做的非常艰难,我们不难想到部分劳动任务当中渗透的杠杆的原理,我们有意识地自然引入另外一个课本知识点《杠杆》。思考让知识与能力、课本与生活、知识与知识有了紧密的有机的联系,我们不能忽略,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尝试和改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有效地学习,同样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方式才真正有效。
总之,在科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这一“鱼”可得,观察、动手、思考、合作之“渔”亦可得。只要扎扎实实立足于目前,目光长远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就会妙趣横生,让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走进课堂——科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朱宝康.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科学教学设计研究[D].揚州大学,2016.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