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陕西榆林培育农业新动能的实践

时间:2024-04-24

◎姜世忠 张熠

陕西榆林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具有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近年来,榆林全面启动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优先发展马铃薯、小杂粮、羊子、大漠蔬菜、红枣与山地苹果等特色产业,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小杂粮和红枣生产基地、全国非牧区第一养羊大市、全国山羊绒产量第一大市、陕西畜牧业和大漠蔬菜生产基地、陕西苹果“北扩西进”战略的重要接续地。

结构分析

1.农业稳增长,总量实现新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187亿元跃升至2016年的282亿元,增幅达50.9%。从产值结构看,农、牧业是榆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主要构成,二者占比达到92.4%。

2.发展多元化,产业呈现新特色

在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榆林加快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特色产业,农业生产总体呈现多元化、特色化趋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下降,蔬菜、瓜类播种面积比重提高,多种特色产业快速崛起。2016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914万亩,比2011年增长8.1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31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为80%,比2011年下降2.7个百分点。马铃薯、小杂粮等产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马铃薯播种面积达269万亩,比2015年增长2.4%且呈扩大趋势;小杂粮播种面积较为稳定,达125万亩;玉米播种面积231万亩,同比增长速度降至2.0%,呈现明显的供给侧改革特征。在此基础上,蔬菜、瓜类、中药材、特色林果以及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迅速发展,其中蔬菜播种面积47万亩,增长43.1%;瓜类播种面积20万亩,增长21.6%;中药材播种面积近8万亩,红枣果园面积达212万亩,山地苹果基地达65万亩,海红果、核桃、杏等特色林果已发展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3.布局集群化,形成区域新格局

近年来,依托农业资源优势,榆林突出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初步形成以旱作农业发展区、特色林果发展区和草畜发展区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其中,旱作农业发展区以丘陵区域为主,重点发展马铃薯、小杂粮、玉米和油料等产业,覆盖全市大部分县(市、区)。特色林果发展区以黄河沿线为主,重点发展红枣、苹果、小杂果和海红果等特色果品,主要覆盖清涧、佳县、神木、府谷和吴堡,五个县(市)果园面积占全市的比重达70.1%。草畜发展区以长城沿线区域为主,重点发展优质牧草、舍饲养畜等畜牧产业,主要覆盖榆阳、靖边、横山、定边和神木,五个县(市、区)羊存栏占全市的比重达82.9%。此外,长城沿线、县区近郊和无定河沿岸等区域大力发展大漠瓜菜,主要覆盖榆阳、靖边、定边、绥德、米脂和清涧,六个县(区)蔬菜和瓜类播种面积占全市的比重达74.6%;子洲县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播种面积占全市的比重达87.8%。

典型调查

1.土地流转加速推进,为农业转型提供新空间

2008年以来,榆林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土地流转加速推进,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截至2016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192万亩,林地流转面积5778亩。土地流转由最初单一的互换、出租,逐步拓展为转让、股份合作和托管等多种形式。

2.园区经济示范带动,为产业升级提供新动力

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技术创新、转化、示范和辐射带动的重要平台,为榆林农业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2016年底,全市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到22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8个。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国家级园区,由三个特色农业示范园和六个产业基地构成,具备技术创新、科技示范、企业孵化、培训交流、辐射带动和旅游观光六大功能,辐射范围扩展至长城沿线风沙带、南部丘陵沟壑带、黄河沿岸土石带及白于山区干旱带,带动了全市特色种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农业的发展。

3.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为农民增收提供新载体

近年来,榆林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截至2016年底,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2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如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在榆阳区大纪汗村集中流转2300亩土地,建立马铃薯基地,村民不仅获得流转收入,还可在基地打工获得劳务收入。榆林市可尚颖食品有限公司上游发展订单农业,下游连接大型超市和电商平台,解决了周边70多个村民的就业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9532个,合作社成员数33.8万个,带动非成员农户数27万户。子洲县长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万亩核桃种植基地涉及5个村806户,可实现年产值1900万元,年盈利800万元。家庭农场达到1725家,其中省级136家。榆阳区四娃圆梦家庭农场集种、养、加工和销售为一体,2016年加工水稻150万公斤,生产富硒大米40万公斤,实现总收入500多万元。

4.休闲农业多点布局,为产业融合提供新渠道

依托地域、民俗及人文等特色资源,榆林休闲农业呈现出多样化的飞速发展态势。截至2016年底,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436个;其中国家、省、市示范点达到110家,接待游客342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从业人员年人均报酬达2.7万元,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新的重要渠道。

5.“互联网+”全面对接,为农村发展提供新契机

农村电子商务成为榆林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水平的重要途径。全市共有8个县(市、区)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米脂县建成农村淘宝电商服务站48个,邮政电商服务站12个,京东合作点6个,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3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支撑保障体系已基本建成。

利弊因素

1.有利因素

(1)资源禀赋独特,奠定发展基础。榆林市土地总面积6438万亩,常用耕地面积1028万亩,天然草场面积2354万亩,农牧业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季,是多种作物的优生区和羊子优势产区,马铃薯、小米、荞麦、红枣、山地苹果和羊肉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榆林马铃薯高钙低钠、糖分含量低,小米维生素含量丰富,红花荞麦富含蛋白质、淀粉和微量元素等,红枣有“活维生素丸”之称,山地苹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羊肉鲜嫩无膻味,深受消费者欢迎,是榆林农业新发展的基础所在。

(2)消费需求多元,引领农业发展。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城乡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从产品需求看,城乡居民对具有营养价值丰富、保健药用价值高、绿色无公害等特点的农产品需求日益高涨,引领了榆林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从产品服务看,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进一步促进了榆林农产品多样化、高端化发展。

(3)扶持力度加大,加快农业转型。近年来,榆林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转型进程。2012-2016年,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累计达到312亿元,其中2016年农林水事务支出增幅达10.8%。制定农产品品牌发展政策,扶持和奖励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截至2016年底,全市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26个,绿色食品15个,有机农产品1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11个,有9个县(市、区)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县环评,有6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横山大明绿豆成为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

(4)科技进步加速,助力产业升级。依托国家、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和校地共建玉米、马铃薯和小杂粮试验示范站等技术优势,榆林加快马铃薯良种繁供“一亩田”工程和谷子良种统繁统供工程等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大力推广以“优选良种、地膜覆盖、合理密植、轮作倒茬、配方施肥”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和瓜菜、瓜薯、粮菜等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模式,农业科技支撑力度不断增强。2007年以来,榆林马铃薯、小杂粮、蔬菜和油料等作物创造及刷新了54项全国高产纪录,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提升。

2.不利因素

(1)农业品牌多而不强,影响力有待提高。2016年,“榆林马铃薯”和“榆林山地苹果”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行业知名品牌逐渐被国内外消费者认知。但是与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相比,榆林农业品牌建设仍然较为滞后。虽然各县(市、区)品牌众多,各类经营主体注册了大量商标,然而缺乏品牌的整体培育和提升,以“榆林”冠名的产品范围不广、合力不够,而且品牌宣传广度和深度不足,在国内外市场上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品牌不多。

(2)产品加工以低端为主,产业链延伸不足。近年来,榆林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但是多数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以初级产品为主,精细加工发展滞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以生产、购买、仓储和运销等服务为主,占全部合作社的比重达86.7%;创办加工实体的合作社数量较少,占全部合作社的比重为3.5%,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经营主体规模较小,规范化程度不高。截至2016年底,榆林市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共有53家,是2011年的近6倍;实现工业总产值30.4亿元,是2011年的4.3倍;平均每个企业工业总产值为5742万元,企业规模较小,对产业发展拉动作用有限。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情况看,多数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运行机制不够规范,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新市场等方面的资金不足、拓展不够,影响了合作社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对策建议

1.整合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1)树立“大品牌”意识。加大榆林农产品品牌整合力度,在获得“榆林马铃薯”和“榆林山地苹果”认证的基础上,加快榆林小杂粮、大漠蔬菜、红枣和羊肉等区域公共品牌培育步伐;以“榆林优质农产品LOGO”正式启用为契机,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和追溯平台建设,并加强商标的保护与管理,保证榆林优质农产品的质量。

(2)强化“大宣传”格局。加大在全国性电视、电台、报纸、杂志以及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上的宣传力度,着力构建形式新、覆盖广的常态化宣传格局;积极参加国内大型展会,举办专场推介会,全面扩大“榆林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构建“大流通”体系。利用“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和陕西自贸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推动榆林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加强渠道开发和平台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在国内大中城市成立旗舰店、直销店与形象店等,并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带动,深化与京东、阿里巴巴、中国网库等互联网企业合作,不断扩大营销流通空间,全面提升榆林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2.突出当地特色,做大做强休闲农业

(1)突出规划引导。根据不同县域村情村貌,科学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形成休闲农业产业带、产业群,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县(市、区)充分挖掘特色资源,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与农耕体验等休闲度假产品,促进休闲农业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2)加大基础投入力度。着力改善休闲农业基地的种养条件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条件,提高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吸引力;着力改善农村道路、供水、停车、垃圾处理、演艺场所以及宽带网络等基础服务设施,不断提高休闲服务能力。

(3)强化典型带动。将休闲农业纳入榆林旅游圈范畴,打造一批与知名旅游景点邻近的休闲农业示范点,使休闲农业与红色旅游、边塞文化、大漠风光、黄土风情等旅游线路有机融合起来,为榆林全域旅游注入新鲜元素。实施差异化战略,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不断丰富产品业态;加大榆林休闲农业的宣传力度,吸引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并发展一批适合本地乡村旅游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带动“一日游”、周末短期游的发展。

3.发展精深加工,有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1)坚持市场主导。深入研究国内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优质名牌产品。

(2)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农副食品加工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创新农副食品加工企业金融服务,支持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上市融资,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3)加强全产业链建设。如利用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契机,建立马铃薯加工工业园区,培育和引进一批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发展精深加工项目,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集约型加工基地,切实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支持小杂粮加工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提高小杂粮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以羊肉和毛绒加工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肉类加工厂,提高肉类加工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发挥“纺织新城”的产业集聚效应,重振榆林传统轻纺工业,打造羊毛防寒服、羊绒制品、工艺地毯及皮革制品等系列产品;大力发展红枣、海红果和中药材等精深加工,全面提高特色林果和中药材等产业的经济效益。

4.规范经营行为,多方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1)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加强农民企业家、合作社带头人、农场主和种养大户的培训,培养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且有社会责任感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为提高农业生产规范化水平提供人才支撑。

(2)推动利益分配均衡。理顺企业、合作社与农民等的利益分配机制,特别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的落实,依法保障各方合法利益。

(3)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完善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严格管理农业生产行为,严格执行农产品收购标准,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充分发挥不同经营主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全方位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