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惜别》:这首先是一本讲善待自己的书

时间:2024-05-10

《惜别》是止庵在母亲故去三年后,追忆往昔的至情之作,也是他遍览中外典籍,直视生死的哲思之作。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母亲的日记书信与作者的追忆交替串联起母亲生前的一个个细节:端午节五芳斋肉粽的滋味,古稀之年初当模特的喜悦,病中阅读的几百本推理小说,以及最后一个春节里的烟花……字里行间浸透了一位平凡母亲对生命的热爱,止庵对母亲无限的缅怀无声流淌。

这是一部怀抱赤子之心写就的人生之书,情深意切,充满永恒的况味与慰藉。如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心之所爱。看完这本书,或许能让人生的遗憾少一点,活得更好一些。

3月22日,本书新版出版方新经典邀止庵老师进行了一场直播,和读者分享《惜别》的故事。以下是当日直播的文字整理:

关于《惜别》

问:您当初为什么要写《惜别》这么一本书呢?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答: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很个人化的书。2010年,我的母亲去世了,她去世之后,我大概有三四年的时间没做什么别的事,写的都是些日记、笔记,回过头来,想把它写成一本书。也就是说,写《惜别》首先是想解决我情感上的问题。但写完以后并没有解决,我本来以为这本书成了一个记录。这个记录就成了这本书。

比较近的层面上说,这本书是讲我的母亲;从比较大的角度说,它是我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我母亲的去世是思考的一个契机。这本书出了之后,也有朋友不太理解我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本书,但是也有人看过之后说觉得很好。虽然我希望大家都不要遇见这样的事,但生死这件事我们早晚都会遇到的。只要生死问题存在,我们关于生死的思考就存在。这就是一个不能不面对的问题。北大教授杜小真说这是一本哲学书,也对,因为《惜别》实际上就不是一个传记作品——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人,我觉得她还不到能写一本传记的程度,但生死是谁家都会有的,生死问题才是这本书的主题。我母亲的事情只是一个例子。

问:您刚才说到生死问题。市面上有很多關于亲情、关于家人、关于回忆的书。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特点的话,您是不是认为,其实是因为这本书更好地探索了生死问题?

答:我在写这本书时有一个基点,就是我们的先人们是怎么面对生死问题的。在没有外来思想的帮助之下,他们是怎么思考的——可以说,《惜别》是在讨论中国人固有的生死观。比方说,春秋战国的时候,孔子、庄子、墨子等等,他们是怎么面对生死问题的?这些观点后来可能不再提了,但它们留在了我们中国人的血液里:中国人面对生死,有一个特殊的立场,简单地说,就是“生只有一次,死就是生的终止”。我是站在这个立场上去思考的。

问:这本书可能有很多不同层面的、不同角度的内容,每个人的阅读方式都不同。您作为作者,希望读者能从什么角度来读这本书?您之前的那些读者和朋友,分别从这本书中获得过什么样的启发或者启示?

答:大家读这本书时,更多注意到的是我母亲这个人,我母亲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老太太,她到晚年,比我岁数还大的时候,才开始能过上想过的生活,她也努力让自己过得满意——很多人对这一点很感兴趣。

另外这本书还讲了刚才我们提到的生死问题。所以说《惜别》实际上是由感性的和理性的两个层面组成的。感性层面是很具体的一个人、一段生活;理性层面是离开具体例子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会跟亲人告别,后离去的人要怎么面对“别”、以后自己怎么样去活,别人又在自己离去后怎么样去想你。人就是这样一代代地生生不息,不断失去,不断被失去。

关于离别

问:您写这本书是七八年前,过了这么多年,您的思考有什么转变吗?

答:就像刚才说的,我一开始写这本书是想着能不能解决我自己情感上的痛苦的问题,后来发现不能解决。现在过去了十年多,这本书写成也有七年了,现在回想起来,心态和当时确实有点不太一样,现在的心态就像是腰封上写的“我们面对别离,有如在海滩上守望退潮,没有必要急急转身而去”。所谓的“海滩退潮”,其实就是说时间,时间最后可以解决一切。现在可以说我已经接受母亲去世这个事实了,我不能不接受,但接受事实也并不意味着遗忘,也不意味着淡漠。如果我当时不写这本书,现在写,我可能写不出来了。这就是写作的意义:它将当下的感受好好地包装起来,就像是包好一个包裹,过很多年后打开,记忆还能够清晰地存在。

这本书是一个改版书,为什么要重新出版呢,我可以稍微解释一下。我觉得生死这个事情,其实是不断发生、不断被人遇见的,所以这个题目,我认为是一个值得交流的题目。我的基本用意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这本书的书名叫做《惜别》,其实我更看中的,是其中“别”所涵盖的意思,我们所“别”的,更多的是关于一个人的生活,和我们自己与那个人相处的时光。假如我们在“别”到来之前,能早一点有“惜”的意识,那么这个“惜”就会是“珍惜”——这一点能使你以后少一点“惋惜”。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大家在面对谁都无法避免的“别”时,由“惋惜”多少转变成“珍惜”。

问:您刚才说到读者感受,我们之前也收集了一些读者的感想,比如您刚才说了“珍惜”和“惋惜”的问题,有的人说“与其在未来叹息别离,不如珍惜眼前的平淡”,还有的人说“妈妈,我替你来过了,这里还在”,还有的读者说“我再也没有她了,真的是看一次泪目一次,过了些许年仍未释怀”,还有的读者只写了一句话“会好的”,看到这个就知道他可能经历过很多事情。

答:谢谢读者朋友们的留言,不过我们现在把这个话题弄得有点沉重。这本书确实是一本沉重的书,但是我的意思是,其实它可以不用一味沉重下去。就像我刚才说的,最终可以解决所有这类问题的是“时间”,最终时间都可以把我们内心的伤痛抚平,就像潮水冲掉海边的脚印一样。我们更珍惜的,可能是抚平之前的那些东西。所以,我觉得人和人之间的“缘”,我们也可以视它为一种享受,它其实可以是我们人生的一种回味。

关于亲情

问:说到了离别,就应该再谈谈《惜别》的另一个主题——亲情。想问问止庵老师,您有没有和父母吵过架?比如有些朋友,虽然很想和父母交流,但是经常聊几句就吵起来了,您自己有什么办法吗?

答:吵架是肯定有的,天底下没有一个人是没和父母吵过架的,我觉得不太可能没和父母吵过架,反正我吵过。但是呢,父母就是这么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存在,因为没有谁和父母因为一吵架就绝交的,通常是过两天就好了。“家”其实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像港湾一样的,船可能跟岸会吵架,但是船要收帆回去了,岸还是会接纳船的。

问:很多人可能还有困惑,比如自己出来上学、工作,世界越来越大了,但是父母可能还在那个地方,他们的世界就显得越来越小了,这时候你会发现,好像和父母之间的共同语言变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办法能保持高质量的沟通呢?

答:我觉得这是双方面的。这本书其实不仅是一本写给子女的书,也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我的母亲如果活到现在,也有将近一百岁了,她在晚年不断接受新的事物,不断使自己的生活能够跟时代挂上钩,使自己不会脱节。其实有时候,子女和父母沟通出现问题,责任在两方,父母方有时候会太固守立场,子女则太激进。希望子女在耐心和父母交流的同时,父母也可以与时俱进。

问:有读者留言问:父母年纪渐渐大了,可工作很忙,虽然有心要‘珍惜,但能跟父母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种时候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

答:我本身不是一个在这方面能提供多少具体意见的人,毕竟一家有一家的情况,我觉得对父母不一定非得是以“陪伴”的形式,不一定非要送什么礼物。我自己的经验是,当父母年龄大了,他们会有想干的事,有些对你来讲是举手之劳,你没管,然后他们就没做成,以后等他们不在了,你想一想可能会很后悔。像我的母亲,她曾经想去顺义看花,但因为冬天天气冷之类的原因,我就没有带她去成。这件事到最后也是一个遗憾。如果当时做了,就能使她的遗憾稍微少一些。所以就还是像《惜别》所说的,与其将来惋惜,不如现在珍惜,父母现在有什么愿望,你稍微留意一点,能做的就帮他们做了,以后就可以少点遗憾——活着其实都是为了少点遗憾。

問:这本书主要是写母亲,很多人看完印象深刻的也是母亲,但母亲和父亲还不一样。书里很少正面写到父亲,但您也说过,您也想写一本关于父亲的书。您觉得,父亲对您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答:我父亲是个诗人,他是有作品的。他对我的写作是有很大影响的。他的作品还都存在,他的生命就在诗里活着,所以也不一定非要我给他写本书。而我的母亲是个普通人,如果我不记录,她的经历就仿佛不存在了。福楼拜写过一篇小说《一颗纯朴的心》,其实我写《惜别》,就是向《一颗纯朴的心》致敬。那篇小说写的,就是主人公普通的生活,写得非常好,没有什么传奇性。我个人还是喜欢生活本来的状态。

问:有读者说,他发现自己的母亲是这个世界上仅剩的亲人,如果母亲去世了会让他很孤单很害怕,有什么办法可以过得好一点吗?

答:这确实比较难办。我觉得人还是对自己好一点吧。刚才我们说的一直是对他人好,其实《惜别》这本书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写书的我,一个是被写的母亲。我们刚才所说的,都是将自己认同为写书的“我”,但其实也可以认同为书中被写的对象——就是思考人怎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这非常重要,也是我写这本书更大的一个动力:我不是让人认同于“我”,我是让人认同书里面被写的这个人,因为这个人热爱普通生活,而且热衷于把生活过得非常丰富。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善待自己,《惜别》首先是一本讲善待自己的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