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思考

时间:2024-05-10

黄蓉蓉

摘 要:本文根据美术教学生活化这一理念 从材料的生活化、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美术教学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中“动”起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小学美术 生活化 教学思考

传统的美术教育,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美术就是画一幅画,做一做手工制作,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影响了幼儿素质的和谐发展。我们要将生活融入课程内容,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到生活处处有美术。做到美术教育的物以致用,回归生活。怎样使美术教育回归孩子们的生活?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研究中,我取得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挖掘材料,发现生活之美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美术活动材料生活化将“美术”与“材料生活化”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玩着学、学着玩,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唤起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

(一)废旧材料巧创意

孩子认识周围事物大多依靠直接感知,只有让学生直接参与收集,才能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于是,我鼓励学生和家长通过不同途径来收集废旧材料,让孩子成为废旧材料收集的主角。有一次,汪晓君小朋友带来一个鸡蛋壳,我把它装饰成了一只母鸡放在美工区。孩子们看到后纷纷围上来说:“老师,这鸡蛋壳我家也有。”“我家有鸭蛋壳。”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我家有‘可比克瓶”;有的说有吸管、有毛线、有纸袋、鹅卵石等。我抓住时机,鼓励幼儿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比一比谁收集的多。然后,我们一起来做玩具,孩子们立即忙得不亦乐乎,而每次进校不忘带一两件自以为好玩的东西,美工区一下子变成了“聚宝城”,使我惊叹不已。而每次由孩子们收集来的材料,他们都像宝贝似的,逢人就说这是某某带来的,可以做飞机、机器人;那是某某带来的,可以贴成花、树,有的边说边动手制作起来。孩子们通过收集材料,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节约的良好习惯,更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材料。

(二)树叶拓印

美源于自然,源于生活。我尝试选择叶子、种子、花卉、竹子、石头、瓜果、蔬菜、贝壳等各种各样的自然材料开展美术活动。活动中教师处处做有心人,发动家长、学生共同收集材料,调动各种感官,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帮助孩子深入、细致地了解材料的特征属性,引导孩子大胆想象,创造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美术作品。

例:《印印画画》本课与《倒影》、《印人像》组成了一个单元系列,从拓印、磨印到纸版画,有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课前我让学生到郊外捡树叶,因为我觉得树叶好搜集,形状又很丰富,上课时孩子们惊喜于每一片叶子的与众不同,爱不释手地收集一些叶片,仔细欣赏其奇特的形状、自然的叶脉肌理。我事先让孩子们将叶子分类、压平保存,在上这堂课时,还要用上水粉颜料,一开始让孩子们尝试自由想象、随意用色拓印,结论水分多少与纹理有很大的关系,水分要适中,加太多水容易糊掉,看不出漂亮的纹理,不过还是难不倒孩子们的兴趣,他们不断的尝试,他们的小手与可爱的树叶们亲密接触,能真切感受到材质的美,用自然之物印出美丽的图案,开启自己的智慧,想象添画出更美的东西,拓印活动中,孩子们又大胆尝试,用滴流、滴洒颜料的方法做好背景,拓印叶子。此外,孩子们还用叶子做出小裙子、小手链等装饰瓶子娃娃、稻草人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他们真正体验到叶子的美与趣(树叶拓印插图)。

二、创设美术氛围,感受生活之美

(一)在生活环境中感受美

环境的生活化是美术情感培养的关键。学生只有对熟悉的,感兴趣的与自己有关联的事物才会倾注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才会获得安全感,这样才能更好的在美术作品中进行情感表达。否则在一个严肃、庄重的场合幼儿恐怕连进行活动的心情都没有,那么教师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有时甚至连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明朗的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与环境的创设,让其体验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如:与学生一起准备墙饰,选择学生喜欢的颜色、图片进行装饰;为学生准备一个作品展览区,活动后将作品及时进行展览,与同伴一起分享,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的体验。

(二)在生活场所中创造美

不仅教室、小画桌可以作为创作的场所,小花园、操场也可以成为美术活动更广阔的天地。当秋叶一片一片从树上飘下来的时候,孩子们对树叶发生了兴趣,我们就设计了“落叶飘飘”的活动,场地就在学校的小花园里。报纸挖个洞,成了一件衣服。“怎么样让我们的衣服更漂亮呢?”,带着这样的愿望,孩子们到小花园里捡上几片树叶,有的刷上颜料印一印,有的用双面胶把树叶贴上去,还有的用贴纸和彩带打扮一下。不一会孩子们就穿上这件天下独一无二的穿上“漂亮衣服”跑呀、“飞”呀,霎时间操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三)运用美术手段表现自我

低段的小学生文字表达能力不是很强,美术便成为孩子们最佳的表达表现手段,让孩子们积极运用美术手段与环境互动起来是我们美好的愿望。我设置了“我的心情”版面,引导学生每天运用画一画表情来表达表现;我们留出了空间让孩子们展示“我的问题”,鼓励孩子们运用画笔画出心中的疑问;“我们的发现”则及时地展现了孩子们的探索与发现;“动植物生长记录”是孩子们关心集体与关爱自然角中动植物的体现……

三、学以致用,体验生活之美

美术教学并不同于美术课本教学,美术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应让学生走出小课堂,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结合学校和社区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很多很多。

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与布置艺术节、运动会的会场,制作各种道具、布景、海报,设计与布置平时的教室与节日中的教室,给班级刊出墙报、美化学习园地,布置自己的房间,设计服装等。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美术,寓教于乐,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昂然。教师也应该适时抓住机会,给学生布置美术作业。

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生活中,它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渗透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理解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使学生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它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真正将美术教育回归生活,做到物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尹少淳 《美术及其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5年版

[2]李菁莎 《美术生活化模式初探》 长沙国防科大附小

(浦江县杭坪中心小学 浙江金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