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五学一练”让高效教学落到实处

时间:2024-05-1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双减”落地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教学效率。只有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益。“五学一练”教学模式既优化了课堂结构,也延伸到练习(作业)管理,带动学校师资、管理、德育等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对高品质学校建设具有重大价值。

【关键词】课堂结构;“五学一练”;运用模型;价值意义

作者简介:陈武(1966.07-),男,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

常言道:“得课堂者得天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在实处,把“双减”落在实处,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结构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通过结构优化,形成高效模式,促进教学行为变化,从而推动学的方式转变。仅仅改良教学方法或者微调教学环节,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改革课堂结构,寻找最佳课堂模式,是向40分钟要质量的关键路径。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构型。正如物质分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不同的教学结构也决定着教学的质与量。可以说,好的教学模式就是生产力,好的模式就是竞争力。

遵照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度,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总结众多学校的教学改革经验,我们认为“五學一练”教学模式是高效教学的有效平台,是落实“双减”的有效策略。“五学一练”是“五学课堂”和“限时训练”的合称。“五学”,又称“五环”,只是我们将每个环节的核心定位在“学”上,故而命名为“五学”,具体包括导学、互学、展学、疏学、固学;“一练”是指与本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配套限时训练。下面就各个环节的内容和基本要求作简单阐述。

一、“五学课堂”基本模式

(一)导学:精巧导入,自主学思

导学,有导有学,有导入,有引导,有自学。一节课的开端,首先是精彩导入,明确方向。教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或通过一定的媒介,如图片、视频、故事、游戏、歌曲、悬念和新闻等等,实现旧知识向新课题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相关认知,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紧随其后,导出课题、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让学生从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接着,教师发放导学提纲,学生根据导学提纲看书学习,思考答题。这个环节,形式很多,可以看书朗读,也可以尝试例题,还可以做实验,或者圈、点、画、批注。这些活动都在导学提纲中有明确的要求。根据导学提纲,学生认真看书,独立思考,深入专研,解答问题,确定疑惑。导学案可以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部分自学内容。

(二)互学:互学互辩,质疑讨论

互学就是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在此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交流互动,答疑解惑,共同攻克疑难问题和焦点问题,并在探究和讨论的过程中得到结论,形成展示内容。互学环节必须在自主学习、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互学主要放在重点、难点、易错点和新的生成点上。学生根据导学案提出的问题或者自学环节生成的问题,以小组或者同伴形式进行讨论,或质疑,或补充,或准备表演,为展示做准备。

(三)展学:精彩呈现,能力升华

展学就是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将“独学、对学、组学”的成果用适当的方式展现、 示出。展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诊断出学生在前两个环节掌握的情况,暴露出仍然存在的疑点、误点和盲点,学生可以趁机八仙过海,各出奇招,群起而“围歼”之。

从展学范围大小和方式来看,展学包括组内展学和全班展学,既可以是个人展学,也可以是群体展学。全班展学时,小组选派代表在班内展示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教师要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课堂进行调控。

(四)疏学:精当点评,简洁释疑

疏学也就是教师点评和讲解。点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展示的点评。点评可由教师点评,也可由学生点评。应坚持先学生点评、后教师点评的原则,绝对不能用教师点评代替学生点评。学生能点评的让学生点评,本小组不能点评的让学生通过友情帮助的方式请其他优秀同学帮助点评,学生不能独立点评的教师启发帮助学生点评,学生点评不到位的教师再予以补充。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通过讲解解决求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讲解要讲在学生的需求点上,讲在学生的兴奋点上,讲在学生的思考点上,讲在学生的感悟点上。

讲的内容界定为“三讲三不讲”。讲学生自学理解不了的问题,即重点、难点要讲;易错易漏的知识点要讲;学生归纳不了的规律和方法,有扩展性内容的知识点要讲。学生都会的知识点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会的,或者通过小组讨论能解决的知识不讲;过偏过深的问题,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知识不讲。

(五)固学:简明小结,巩固迁移

固学环节包括小结和当堂小检测。课堂小结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来说,有以下一些小结方式。一是归纳概括式,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式的说明。最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点拨提升。二是前呼后应式小结。对悬念式导入进行回应,让学生释疑解惑。三是问题悬念式。在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的同时,通过设疑引出下堂课要学习的内容,或者提出与本堂课有关的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留给学生课余去思考印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四是拓展延伸式。学生在已经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从而拓宽视野,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固学第二个内容是小检测,其内容是备课组集体编写的填空、判断、选择等能够快速检测学生当堂掌握情况的试题。

限时训练安排在课后的自习课中进行,根据学科特点可以安排20~40分钟的限时训练。其内容由备课组教师集体确定,包括“基础训练”和“能力拓展”。“基础训练”紧扣当堂内容,“能力拓展”让学生进行巩固、迁移和拓展训练。教师及时批阅,及时评价,及时反馈。练习题要紧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和考点,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训练”一定要重基础,让绝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完成;“能力拓展”应难度适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好”。

二、“五学课堂”运用模型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实践概括化的形式和系统。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可操作性强。选择和运用什么教学模式,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契合,要考虑实际的教学条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五学课堂”是非常易于操作的一种模式,既可以用于多学科的教学中,也可以用于不同的课型中,还能够根据知识学习项目的大小、问题的大小以及任务的大小,灵活运用。

(一)基本模式

如果一个最小的知识项目(教学任务或者要解决的问题)正好是一节课的内容,那么一堂课基本上可以直接套用基本模式,如图1。

(二)两轮模式

如果一节课教学内容包含两个知识项目(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解决的问题),或者一个知识项目需要分解成两个更小的项目来逐个解决,其中一个知识项目(或任务、问题)在2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那么围绕这个教学任务用一个“五学”微型课;另一个知识项目大概10来分钟就可以完成,围绕这第二个教学任务也可以用一个“五学”微型课的方式完成。课堂结构模型如图2。

(三)三轮模型

如果一节课有三个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的知识项目(完成的任务或解决的问题),则可以采用三轮循环,用图示表示如图3。

(四)灵活模型

“五学一练”的自学、讨论互学、展示等都是平常課堂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自学到互学到展学到疏学再到固学,是最基本的流程,但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有些环节可以省略,从上一个环节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后,标准的范式是先学生自学,然后讨论互学,然后展示,但如果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自己思考就解决了,那就不用再讨论,而是直接进入展示环节,甚至问题一提出,马上可以即兴回答。也就是说,可以进行这样的流程:“问题→展示”或者“问题→自学→展示”。不过,展学和教师的疏学以及固学环节是不可以轻易省略的。这就是“五学一练”的灵活运用,不至于被“五学一练”的基本模式捆住了手脚。在实际教学中,灵活模型更具有普遍性和实用价值。用图示表示,则有多种模型(如图4、图5)。

三、“五学一练”实施的基础建设

“五学一练”是符合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兼具科学性、自主性、互动性、开放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的高效教学模式,也是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教学政策指导下的有效教育教学策略。但是,每一种教学模式成功落地实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实施“五学一练”教学模式,需要在学校层面确保三大必要条件,并建立三大必要支柱。

(一)三大必要条件

班科统一行动、全科统一行动和全校统一行动是“五学一练”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班科统一行动是指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要统一思想,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班科形成共同体、战斗队,单靠某个教师行动,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全科统一行动是指所有学科都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单靠某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改进,其综合效果是不明显的;全校统一行动是指全校一盘棋,全体教职工要统一认识,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行动,这样才能形成“五学一练”的有效运行机制。

(二)三大必要支柱

组织保障、深度教研和师生培训是“五学一练”的三大支柱。

1.组织保障包括干部团队的建设、教师团队的建设和学生团队的建设。“五学一练”需要有激情的团队。首先它需要一支学习力、组织力、协同力、执行力强的行政管理团队,各部门要明确推进“五学一练”的职责。其中,教务处要指导、收集、审核各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专题小结,组织召开“五学一练”课改主题教研组、备课组组长会,组织督导检查教研、评比“四大件”(教案、导学案、PPT、限时训练),确定并公示备课时间及地点,检查备课执行情况,审核教学方案,检查上课执行情况,检查激情早读,组织教研节或教学学术活动,进行班级课堂规范度评比,评选月度和学期的课改优秀教师、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政教处要严明纪律,严格管理,抓好优秀品格、优良习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各班班级文化建设和各班小组建设,开展班级风貌常规评比,组织激情诵读、激情跑操、激情阳光体育、激情升旗仪式和激情唱歌,培养晚回忆、午回忆习惯并督查,组织学生自律委员会开展自我管理,组织班主任节(德育工作研讨会),开展主题班会、团队建设、自主管理、激情教育,组织表彰大会,表彰月度和学期的优秀学生和优秀小组、优秀班级。教科室要重点负责“五学一练”科研工作,围绕大课题,组织小课题、微型课题研究,开展“五学一练”公开课、赛课活动,对优秀的“五学一练”课例进行推广,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开展“五学一练”学术论坛和论文评选等。

教师团队的建设是“五学一练”成功的关键。一是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建设,教师要在思想和认识上统一到学校的教学理念上来。二是做好教师的团队组织工作,建立学习型、研究型学科共同体、班科共同体、年级共同体和学校共同体。三是给予教师奋斗的目标和愿景,让班科、学科、年级、学校都有共同的追求。

学生团队的建设是“五学一练”成功的基础。学生团队包括学生干部团队、年级团队、班级团队和小组团队。学习小组是最基层的团队,学习小组团队组建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不管是班级还是小组,都要有效组建并持之以恒进行建设,要选好组长(班委),开展团队文化建设,包括显性文化如组名、组训、口号、组规、组歌等,隐性文化如小组奋斗目标、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感召力等,并建立好运行机制。

2.深度教研是融合研究方法、研究规范、科学精神,以探寻教育教学规律和育人艺术为导向的教研活动,它是相对于浅表性教研而言的。“五学一练”教研模式为“四定”: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内容、固定流程。从时间上说,语数英每日必研,一日一研,其他学科以周课时数来确定教研的次数。从流程上说,实行“三备两研”:“三备”指个人初备、集体研备、个人复备;“两研”指集体初研、集体再研。集体研备的程序是“主持→主讲(说课或试讲)→评议→修改”。

3.培训是“五学一练”的基础工程,包括对教师的培训和对学生的培训。对教师的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思想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培训,“五学一练”专项培训,以及研课、磨课、赛课、教研和研讨会等等。

对学生的培训包括小组建设的初始性培训、定期进行的过程性培训和有针对性的即时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学生基本能力培训,包含口头表达培训、书写训练;学习小组职责培训;高效学习流程培训,包含高效学习过程中的一般要求、高效学习“三宝”的运用、导学案题头项目的填写、课前自学(独学)要求、课中学习要求、课后学习要求等等。

四、“五学一练”高效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五学一练”教学模式是在众多学校课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炼出的智慧结晶,有深厚的理论支撑,其理论依据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系列理论。因此,“五学一练”是一套科学的教学模式。实施“五学一练”教学模式,无论对于学生、教师和学校,还是落实国家教育政策,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一)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言堂、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无法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只有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学会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学生只有在探究中才能发展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学生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养成必备品格,学会社会参与;学生只有在展示中才能提高心理素质……“五学一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轴,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质量提高为目标,真正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落地。

(二)让“双减”政策有效落实

2021年7月24日,“双减”政策出台。“双减”工作是党中央从“两个大计”的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双减”之下,将减负落到实处,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主渠道在教学,主阵地在课堂。正如“双减”政策指出,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要“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的学习效率”。科学地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特别是课堂效益,方能实现“减负不减质”。建立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就是实实在在地让“双减”落地见效,让“双减”常态化、可持续地顺利实施。“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更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的参与,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三)让学校品质全面提升

“五学一练”教学模式的推进,需要学校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离不开创造适合的教育情景,更需要学校上下智慧的融合。教学模式发生转变,课堂形态产生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升级换代,教研和备课方式深度进行,作业设置和作业方式科学有效,班级文化和小组建设要求更高更专业,校园洋溢积极而阳光的氛围,师生绽放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五学一练”教学模式的推进和探索引领着学校向高质量、高品质方向提档升级。

(四)让师资水平整体提高

探索高效教学,建立高效教学模式,科学施教,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性发展,有利于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转变,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五学一练”的实施,需要优异的班级文化和高水平的组织管理,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科学推进规范组织,对深度教研提出了要求;需要优秀的校园文化和积极的校园氛围的构建,对高质量管理提出了要求。这些要求都会转化为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在这种向着至善至美的追求中,学校教师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仅以我校为例,实施“五学一练”以后,在本区域历次赛课活动中,我校教师都展示出领先水平,屡屡夺得一等奖。在全国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我校三名教师被邀请进行“五学一练”课堂教学展示。学校干部学会了从制度化角度思考管理工作,从课程化角度思考学校教育活动,从精细化角度思考每一个工作环节,围绕“五学一练”高效教学思考每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袁隽,董洁.“五学九步”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研究,2020(31):60-61.

[2]王彩霞.“五學课堂”初探[J].湖北教育,2020(11):7-8.

[3]李金池.中国课堂的奇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缪学超.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法改革实验的历程与反思[J].教育科学,2018(10):20-25.

[5]赵霞.论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常见的几种方法[J].数学教学通讯,2020(06):27-28.

[6]李文送,深度教研“深”在哪儿[J].江西教育,2021(17):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