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几条途径

时间:2024-05-10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阅读又被赋予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任务。文章探讨了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可能性,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几条途径。

【关键词】阅读;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王明东(1984.12-),男,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學校,中教一级教师。2012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省一等奖,2017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省一等奖,国赛三等奖,第三届广东省中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二等奖。

2014年,教育部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1]自从新课标颁布之后,语文核心素养就成了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它既是对核心素养的语文阐释,也是对十多年语文课程改革经验的总结。

从上面的阐释中可以发现,语文核心素养更注重打破条分缕析的琐碎知识教学的藩篱,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更加注重在体验中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

阅读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养成学习习惯和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阅读被赋予了新的教学任务,如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方向。

一、通过阅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可能性

古人云“开卷有益”,古今中外有关阅读的名人名言更是数不胜数,学海无涯,我们在阅读时大多时候会觉得很快乐。可以说,在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阅读是最容易被接受的。这说明,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可行的。

(一)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长久以来,语文作为高中的主要学科,会让部分学生感觉“枯燥”“死板”。这是因为为了适应高考的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机械记忆、背诵教学,忽略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开始注重课堂形式的丰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将阅读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满堂灌”的现象,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唤醒,其核心素养的提高便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二)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由于高中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再加上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仅仅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固定,无法满足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阅读兴起,阅读可以随时随地展开。这样,阅读就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阅读,让语文学习从课堂拓展到更多场合,甚至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

(三)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而阅读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利器。学校依托语文科组和图书馆,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持之以恒的品质,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

(四)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对于高中生而言,核心素养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而通过阅读可以有效提高综合素养。阅读是一项十分全面的活动。首先,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在语言、文字方面得到积累,有助于其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夯实;其次,通过阅读可以激发感悟和体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再次,通过阅读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情感态度,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阅读的优势是十分可观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

此外,阅读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指引。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重新补充或更新自己的“一桶水”,打破固有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因此,增加阅读量、研究阅读方法和更新阅读教学方法是必然的途径。

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

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点是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基于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阅读策略。

(一)重视课内外阅读的互补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以课文知识点讲解、文言文知识、阅读理解分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不少教师认为阅读是十分花费时间的,所获得的收益也甚微。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在课堂外,教师认为默写、练习等作业更加有效,因此极少将阅读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完成。其实阅读带来的效果是十分可观的,但是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长期学习才能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阅读教学,同时对课堂和课外进行改革,让阅读成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素养。

新课程设计了十八个学习任务群,每一个任务群都包含许多内容,因此整合阅读就成了必然选择。整合阅读是把相同类型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学习,以期收到最好学习效果的阅读方式。这些阅读内容的整合只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才是阅读的主阵地。

例如在学习《药》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充分理解人性,感受鲁迅文章批判的深刻性,教师可以把鲁迅的一些文章整合在一起让学生阅读,如《藤野先生》《祝福》《故乡》《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这里面有形形色色人物,比如头顶上盘着大辫子的清朝留学生;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祥林嫂;“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杨二嫂;深受封建文化、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穷知识分子——孔乙己;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阿Q;具有迫害狂精神特征的“狂人”等。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分析,学生对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会有一个更加系统、深刻的认识,而这些文章适宜放在课外阅读。

(二)拓展阅读资源,改进阅读方式

要重视课内外阅读的互补,那么拓展课外教学资源就很重要,要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当今丰富的信息化手段,既可以丰富阅读资源,又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一些不喜欢阅读或阅读效率不高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读书软件,比如“喜马拉雅”或“十点读书”,听的形式可能对他们更加友好,而且可以使他们更加有效地利用碎片时间。再比如,对于实在没有时间读书的学生,可以利用“樊登读书”来听樊登对整本书的整体介绍和要点分析,方便高效。当然,时间充足的话还是提倡精读。

除了听,看的方式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进行改变。传统纸质书对学生而言价格偏贵,而且不方便携带,所以,电子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阶段,电子书资源相当丰富,而且价格不贵,阅读媒介除了手机,还可以借助Kindle等成熟且不伤眼睛的电子阅览器,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

(三)开展读写一体化教学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将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阅读和写作实际上是一体的,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通过阅读让学生的语言进行构建、思维进行发展、审美进行提升,同时在所思、所感、所悟后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语言运用、思维阐述及文学创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我愿意是急流》这节课时,就可以运用读写一体化教学的方式。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诗歌,了解其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然后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形式进行写作。

再如在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中,教师习惯让学生记忆知识点和背诵,却几乎没有让学生尝试过写作。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进行创作,在写作实践中加深感受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开展阅读综合实践活动

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让阅读“活”起来。也就是说,阅读不是一味地朗读、死读,阅读的目的是运用。能力不是直接教出来的,而是在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的阅读运用到实处。教师可以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将阅读的内容进行分享、交流和运用,让阅读更加高效。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可以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学习,发展思维,升华情感,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在完成书本既定的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和阅读有关的多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例如读书心得交流会,不仅可以让学生互相切磋,形成思想风暴,共同进步,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某个阅读主题组织辩论会,辩论会的目的不是要分出强弱,而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在辩论中增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课前三分钟主题演讲,学生可以推荐喜欢的书,概述本书内容或说出自己的推荐理由。

例如我校周珍老师开展了一堂《我在故宫修文物》的阅读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上既有阅读方法的讨论,又将工匠精神和专业学习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课还获得了2018年“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的国赛二等奖。

(五)充分利用亲子阅读模式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容易和家长出现分歧。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时,可以采用亲子阅读的模式,通过亲子阅读加深学生和家长的情感交流,让阅读更加深刻。与传统幼儿的亲子阅读不同,高中生的亲子阅读注重的不是陪伴,而是交流,是对文本内容的交流和思考。家长可以和学生在阅读同一文本后进行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让阅读更加深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六)拓展阅读环境

传统的阅读大多是在课堂上对文本进行解读,比较单调。现阶段很多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不高,正常上课时间一般都闲着。教师不妨将课堂定期改到图书馆,氛围会很不一样。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利用本地的大型图书馆。

此外,还可以开发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比如在讲到和“家乡美”相关的主题时,便可以利用珠海本地丰富的旅游資源;在讲到“大国工匠”“爱岗敬业”等主题时,可以加入本土企业和先进人物的事迹等元素;在讲到“爱国”主题时,可以结合珠海本地的烈士陵园和名人故居,甚至可以借助VR手段(虚拟技术)带学生参观苏兆征、杨匏安等先烈故居,让学生直观进行感受。这些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已经可以实现。

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如果能够跳出教室,学生的阅读感受也会很不一样,对提升其阅读效果也会有一定帮助。

(七)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需要重新系统地构建语文课程的内容,课程评价也应相应做出一定的调整,如此方能更加有效。

新课标在评价原则部分指出,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个“全体”不能局限于学生全体,还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学生、朋友、家长等,学生也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学生互评”。当学生成为评价者时,就能更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要重视过程性评价,立足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发展。教师要以关爱学生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而不是用评价来证明自己的教学能力。

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评。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学习能力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不一定能靠后天的努力弥补。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评价,切忌“一刀切”。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分析了通过阅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可能性,然后对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教学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