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焦自英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教师应当有效秉持学科融合这一发展观念,将小学科学与语文教学活动有效融合,通过丰富多元的课程教育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小学科学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科认知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学科融合;小学语文
一、引言
学科融合是当前教育领域极为重要的教学改革内容。将小学科学与小学语文有效融合,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加强对知识点的有效理解和吸收。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能够为语文学习提供严谨的思路,也可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科学知识的有效表达和普及。本文基于此背景研究探讨小学科学和小学语文学科间的重要关系,并提出学科融合的必要性和发展意义。
新课程改革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对于小学科学和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当前科学教育与人文涵养逐步融合,需要全面整合语文教学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创新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逐步实现两者融合。
二、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1.适应科学定位需求
科学课程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品格。科学学科主要是对自然界进行研究,然后得到证据进行思考探索,指出不同科学解释路径。该门课程教学是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的自然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知识应用水平,在科学兴趣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如果只凭借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当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科学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2.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实现学科融合,能够让学生对神奇奥秘的自然环境引起兴趣。科学课程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索,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讲,学习民族大义和英雄楷模的内容,是无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因为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所以即便学生能够结合已有的学习知识和生活经验也无法深入理解,通常情况下,学生只能够被迫地学习。而将小学科学与语文有效地结合起来,选取部分生动且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自然知识,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选取生动有趣的生活材料,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三、学科融合背景下小学科学与语文教学整合对策
1.有效应用课程资源合理地设置课程
在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月相变化”这节内容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进行合理的教学导入,引导学生共同朗诵《水调歌头》,然后鼓励学生:“同学们,你们朗读得非常棒,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在你们朗诵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句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同学们,你们知道‘阴晴圆缺是什么情景吗?月亮出现阴晴圆缺的现象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们都已经知道月球是球体,那么你们谁能够帮助老师回答问题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的学生回答:“乌云遮住了月亮,月亮光对于阳光发生反射作用。”其他同学予以反驳:“月亮根本不会发光,也不会进行透光,对光反射是天体运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合理地应用教学道具进行表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月亮圆球的一层圆圈,让学生深层次地思考和探索,鼓励学生分析不同观察情况下月球的形状是否相同,然后顺利地导出“月相”概念,向学生展示月球变化的不同形状。
在此情况下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和思考,学生会逐步了解到月相变化的原理和相关规律,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进行模拟探索。同时要设置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合理地增添语文知识,采用小组比赛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哪些句子是描述月相的,鼓励学生进行共同探讨交流,看看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快又多,回答得多的小组获胜。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给出例子,有的学生会给出古诗词,也有的学生给出谜语和对联。小学科学与语文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古代文化魅力,切实提高对于月相基本知识的认识。
2.语文课程合理应用科学教育资源
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课“我是什么”的小短文时,教师可以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不同条件下水产生的不同形态以及对于人们生活的利弊,合理地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水与人们的生活”,有效借助科学实践活动分析在人类生活中水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感悟,感受到水的珍贵,有效掌握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调查,从而形成水资源保护意识。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并且可以自主尝试绘制水循环图。教师制作教学幻灯片,引导学生排练回答“我是什么”的角色扮演剧,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感受到人与社会、自然的关联性,从而提高思维认知水平。
3.加强科学实验与语文写作训练的融合
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要注重将科学知识与教材内容相互结合,通过展现语文知识当中蕴含的科学技术,提高学生对于知识联系的认知观念。教师也可以借助实验的形式让学生学会总结和探究,帮助学生在实验探索当中积累各项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应用到写作和记录当中。教师通过实验记录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探索。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并且观察具体事物时,可以从多角度全方面地进行观察和探究,从而在写作当中把握更多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记录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当中的常见事物,让学生在实践当中了解科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在生活当中常见的生鸡蛋来进行实验,询问学生用一只手能否握破鸡蛋?很多学生会觉得这是非常容易的,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尝试,结果自然是以失败告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搜集各类资料了解其中的原理,并且通过写作的形式来进行记录和总结,强化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总结能力和探究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观念,提高写作技巧。
4.在科学实践教学中结合作文知识
科学教师在实践教學当中要多与语文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在实践教学活动当中积极地穿插语文写作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设计火山喷发实验时,就可以与语文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实验素材,使学生了解实验的步骤与原理,并且让学生在观察和探索当中学会记录实验操作的步骤,通过记录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将自己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记录。教师如果在实践教学当中仅仅利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则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教师要结合科学教学内容,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引导,给予学生积极的帮助,让学生在写作当中能够积累科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只有在科学实践当中将实验设计得符合学生认知观念与兴趣爱好,才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也可以在科学探索当中精细化设计教学步骤,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对于科学现象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指导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当中要具备一定的写作经验与写作思路。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地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并且将实验与现实生活进行科学的联系,从而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悟
综上所述,在学科融合背景下,将小学科学与语文课程有效融合存在诸多的相通方面。由于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科普文章,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于相关数据展开分析观察,将小学科学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能够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语文教学必须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够促进科学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从而提高科学教学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