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10

金辉

[摘要]在整个小学教育系统中,德育是最容易忽略同时也是最核心的部分。良好的德育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成长。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因此提高其德育工作实效性逐步变成重要的教育课题,这也是文章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學生

学校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心灵成长的摇篮,而德育正是赋予学校这一光荣使命的根本原因。在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要性无须赘述,也是班主任主要负责的工作。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策咯提高德育效果,让学校的德育质量节节攀升。

一、注重言传身教,树立良好榜样

小学生年龄较小,不仅思想不够成熟,而且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相对欠缺,这意味着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缺乏良好的判断力,不能做到明辨是非。另外,小学生普遍有很强的模仿性,尤其喜欢模仿身边的人。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需要言传身教,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用无形的精神力量感化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小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教师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更需要发挥出自身的榜样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班主任一定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用言传身教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使用文明的教学语言,不爆粗口,不用侮辱性语言对待学生。同时,班主任作为教师之首,其着装需要大方得体,这样才不会喧宾夺主,同时给学生以庄严感。而且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必须稳重端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教师的身份。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需要以平和之心、平等之姿面对学生,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其次,班主任要充分了解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发掘其闪光的特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这样既能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又能在不知不觉中解决很多管理弊端。

尽管德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班主任不能忽略提高自身德育素质的重要性。因为班主任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如果班主任不注重自身的素质,又怎么带给学生良好的影响?这是班主任必须注意的地方。

二、建立和谐关系,拉近师生距离

师生关系有多种模式,有的亲近,有的疏远,有的则互相敌对。当教师和学生互相信任,互相依赖,表现出来的师生关系就会非常亲近、和谐;反之,师生关系就会非常紧张,彼此充满敌意。每个教师都渴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其对于班主任而言更是如此。为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减少班级的不和谐因素,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来拉近师生关系。

首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每个教师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的态度将直接决定问题解决的快慢。有的教师遇事就习惯抱怨,或者将责任推卸给学生,盲目指责学生,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需要和学生及时沟通,了解事态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想出合理的处理办法。

其次,每个教师面临的学生不同,为了让学生信赖自己,教师首先需要信赖学生,这样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比如,当班级发生失窃事件时,教师要做的不是指责,而是和学生耐心地沟通,了解事情发生的真相。千万不可盲目地批评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防备心理。因为每个学生都会犯错,以—颗包容的心对待学生的行为,才有机会看到学生的改变。

再次,教师还需要具备“家长意识”。何谓“家长意识”?指的是用爱子之心对待学生。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关心学生,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好感度。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德育的重要前提。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彼此敌对,无论教师说什么学生都不会遵守,这样又如何实施德育?学生只有发自内心认同教师,才能聆听教师的教诲,改变自身行为,德育才能顺利施展。

三、推广良善行为,营造班级风气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向善,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让学生的行为符合规范。而主导这一切的关键因素在于班级风气。班级风气是正向的、积极的,才能带动每一个学生,才能影响每一个学生;反之,如果班级风气不正,即使再优秀的学生也很难不受影响。由此可见,良好的班级风气才是实施德育的关键因素。为了营造良好的班风,教师需要在班上大力推广良善行为,传播正能量。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具备一双慧眼才能发现班级中、学校里那些值得推广的良善行为。比如,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教师注意到地面上有些碎纸屑,有的学生视而不见,但有的学生能及时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行为,却让教师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当教师结束一节课后,有时出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整理黑板,有的学生就会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还会整理讲台,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有的学生遇到问题不敢问老师,即使听不懂也会装作听懂,这是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就能站出来充当小老师,给其他学生耐心地讲解知识点……这些都是学生身上存在的良善行为,如果教师视而不见,无疑浪费了—项宝贵的教育资源。如果教师将这些行为在班上大力推广,号召每一个学生学习,就能在一点一滴中改变学生的行为,普及正能量。

班级风气的营造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是一天就可以实现的。只要教师着眼于当下,着眼于每一个行为美的瞬间,用自己的心灵记录下这些积极的行为,在班上大力推广,必然可以逐渐改变班级风气。

四、利用主题班会,提高德育实效

班主任有多种途径实施德育,其中最有效的莫过于主题班会。德育绝不等同于说教,而是—种与常规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类型,因为它看重的是学生心灵的改变。但是心灵的改变和成绩的改变相比,明显后者更容易实现。因为只要掌握了良好的方法,提高成绩并不是难事。但是想要改变一个学生的心灵,需要长时间坚持。而班会恰恰是一个对学生心灵产生影响的平台。只要积极地利用班会普及德育,就能提高德育的效果。

既然是主题班会,自然会有不同的主题,这些主题为教师提供了发挥的余地。当教师希望实现某种特定的德育目的,就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教师可以开展头脑风暴,让学生彼此之间沟通交流,激发与交换更具价值的观点;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书籍,并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主题活动;有的学生在平日喜欢随手扔垃圾,不注重班级环境,教师就可以开展“文明伴我行,环境靠大家”的主题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将这些不文明现象以幽默小品的形式在班上呈现,用情景喜剧的方式教育每一个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一开始学生看得非常开心,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但是学生发现这些小品反映的都是班级中常见的不文明现象或者自己曾经下意识做出的不文明行为时,内心充满了羞愧。正因如此,在主题班会结束后,班上的不文明现象减少了很多,尤其是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由此可见,主题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德育途径,将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学生的行为表现。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主题活动必不可少,因为它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德育不是靠说教完成的,而是长时间地耐心坚持,靠一个又一个主题活动逐步实现的,必须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五、注重德育形式,多鼓励少批评

和常规教育相同的是,德育同样存在多种形式,而采取怎样的形式将直接决定德育的效果。有的班主任注重威严,提倡“铁腕”教育,批评多过鼓励,指责多过肯定;有的教师平易近人,提倡“赞赏”教育,鼓励多过批评,肯定多过指责。上述两种不同的德育形式,将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德育局面,产生不同的德育效果。采取前者的做法,只会让师生关系逐渐紧张、疏远,甚至对学生的心灵成长产生消极影响;采取后者的做法,才能打造真正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

例如,小君是张老师班级中的后进生,而张老师采取的恰恰是“铁腕教育”。每当小君考出低分或者在班级表现糟糕的时候,张老师总会将其树立成班级的负面典型,在班上进行公开的指责,甚至将小君臭骂一顿。即便如此,小君依然我行我素,完全不把张老师放眼里。久而久之,小君和张老师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对此张老师也感觉头疼。为了教育好这个学生,张老师向其他的任课教师取经,得到了一个宝贵的建议——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从每天发现一个优点做起。一开始张老师半信半疑,但还是照做。他开始注意小君的行为表现,试图发现小君行为中的优点。他原以为小君没有什么优点,没想到小君虽然成绩不理想,但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只要其他同学有困难,他都会施加援手。而且小君对待其他教师的态度也更加温和,并不像以往课堂上表现得那样调皮顽劣。張老师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学生太过严厉?从那以后,张老师开始实施欣赏教育,多鼓励少批评,师生关系也从敌对走向信赖,小君的成绩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案例中,张老师的困惑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但是张老师的教育方式并不能带来良好的教育局面。当他放弃铁腕教育转为欣赏教育,用表扬代替批评时,小君的行为已有了正向的改变,由此可见德育形式的重要性。

小学生就像一张张白纸,教师在上面涂抹怎样的痕迹,就会在学生的心灵留下相应的烙印。作为班主任,更需要注意教育方式,尤其在实施品德教育的时候更需警惕。本文从五个角度分析了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相关措施,旨在提高德育质量,让每个小学生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