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肖秀凤
【摘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其原因,从满足学生内心需求、创造学习条件、家校联手以组建教育同盟等方面,提出了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一、引言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而且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农村小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实在堪忧,需要从学生的表现分析现状找到原因和破解的方法。原因有多方面,既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因素,又有学生自己的问题,要对症下药。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条件,把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有利因素统一起来,唤醒学生学习的动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快乐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要养成良好的书写、阅读等语文习惯[1]。可见,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推动着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带动着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促使着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支撑点。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快速地吸收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从而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完成新旧知识更新。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全面发展的基石。
三、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现状
现在农村小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学习状态和习惯实在堪忧。上课时,能够积极发言,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屈指可数。大部分学生不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事事依赖他人,必须在家长严格监管之下才会独立完成作业并上交,甚至交上来的作业书写马虎,字迹潦草,错误百出。造成这样现状的原因是家长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留给祖辈或亲戚教育。爷爷奶奶或亲戚由于溺爱孩子,对其行为不加约束,爸爸妈妈因远隔千山万水、联系不便,对其行为监管不力。孩子在这种“真空”式的家庭教育中,性格古怪,学习马虎,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成型。许多教学活动都被迫流于形式,没有对儿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小学生具有接受能力强、爱模仿、可塑性较强等特点。在教育中要创造条件,把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有利因素统一起来,唤醒学生学习的动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快乐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改变这种现状。
四、留守儿童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具体策略
1.满足学生内心需求,增强学习习惯养成意识
(1)加强兴趣爱好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从学生内心需求和发展考虑,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小学生爱说爱笑,爱动爱跳,活泼好动,因此笔者开展了一系列兴趣爱好活动,如“我是小小演说家”“我是小小歌唱家”“我是小小画家”“我是小小运动员”……鼓励学生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跳一跳,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想学习的欲望。他们在说、唱、画、跳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并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增强爱学习的热情和意识。
(2)创设情境,乐于学习。学习是一项枯燥的活动,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呢?组织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能吊起学生获取新知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唤醒原有的知识储备,积极地思考,尽情地表达,大胆地展示,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赞扬,心中充满自豪和成就感。
例如在教学《寒号鸟》一课的时候,文中对寒冷的冬天描述非常生动形象。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领会其中的含义,笔者出示了两张冬天的图片,让学生用一个词、一句话、几句话来说一说冬天。随着难度的加大,有部分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此时笔者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一起去那寒冷的冬天吹风、赏雪、打雪仗:“冬天來了,北风呼呼地刮着,像狮子一样狂吼了一个下午。夜里下起了鹅毛般的雪花。第二天早上,路上、树上、房子上全白了,大地像铺了一层棉花,踩上去软绵绵的……”学生由图片展开,大胆想象,尽情述说,生动有趣,激发了更多的欲望。随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心中喜欢的冬天画出来,说出来,写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画,或说,或写,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冬天的特点,抒发了对冬天的喜爱。最后把孩子们的作品制成了一本小册子,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有的成了作者,有的成了美术编辑。每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都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心中充满了期待。小册成集后,学生愉悦之情无以言表。创设情境,开启智慧的大门,让学生快乐学习,乐于学习。
2.创造学习条件,促使学习习惯养成
(1)创建“快乐书吧”,为习惯养成提供条件。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持续时间短暂,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要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排除外界事物的滋扰。我们在班级创建了“快乐书吧”,给学生一个不受干扰的读书空间。丰富多样的图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了学生打闹的精力。在“快乐书吧”中,学生自己管理图书,有图书管理员、图书推荐员……他们自己搜集图书,推荐图书,整理图书。他们在教室里静下心阅读读本,翻看图画,享用着快乐的阅读时光。一张桌子,一本书,一支笔,就是学生阅读的乐园。他们每天沉浸在书海中,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学会了爱惜图书,学会了与人分享图书,分享读书心得。经过长期的坚持,他们在“快乐书吧”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2)给予方法指导,保障学习继续进行。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养成习惯。如何让学生由不会学习到会学习呢?这就离不开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例如,要使小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从低年级汉字的书写开始,先教给学生观察汉字的方法: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变化;然后教给学生认真书写、仔细对照范字修改的方法。学生掌握方法后,做到书写正确无误,工整美观,没有涂改,信心大增,养成认真书写汉字的习惯也就指日可待。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后,学生将所学的方法又迁移到学习中,推动学习方法的改进。
(3)构建宽松课堂,反复示范演练。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在高压下能短暂停留,但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要在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反复地示范和演练。再例如,低年级良好坐姿的养成,仅仅传授科学的方法,并不能代表孩子们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耐心地指导、及时地纠正,每一节课都要求学生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足安”,书写的过程中又再次提醒孩子要抓住“一寸一拳一尺”,调整坐姿。在反复实践过程中,学生学会依据“三个一”来调整坐姿,使其动作标准,达到熟练的程度,即便在通常情况下,也能够做到写字姿势正确,养成习惯。课堂上要倡导学生互相表扬,互相学习,鼓励大家把微笑和赞美带入课堂,为学生构建宽松愉悦的课堂。
(4)设立榜样,多种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榜样的引领和激励。对于班级中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及时表扬,让更多的学生效仿。孩子们听到表扬后,会不由自主地去模仿他人,从而调整状态,反复实践,最后达到养成习惯的目的。为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班级设立“红花栏”,给书写工整、标准、美观的学生奖励小红花,同时开展“大家来评评”活动,评出班级“小书法家”。教师的赞赏、同伴的鼓励,使学生迈开自我成长的脚步,感受成长的快乐,明白学习的重要,因而积极主动参加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水到渠成。
3.家校联手,组建教育同盟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常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小学生的耐力不够持久,做事的持续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与家长联手,组成教育合作同盟,为孩子的习惯养成打好坚实的基础。
(1)多样化。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让其深知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可以通过微信、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推荐读本以及成功案例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展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好处,引起家长的重视,并与家长联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达到促进学生养成习惯、健康发展的目的。
(2)生活化。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引导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作业。在家长了解养成习惯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学生和家长一起学习,共同协作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組织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展读书活动,把今天认识的字回家教会爷爷奶奶,给小弟弟小妹妹讲故事。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了语言积累,锻炼了表达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交谈、与人相处的方法。在参与过程中,家长与孩子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为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了铺垫。
(3)常态化。从孩子的发展需要出发,家校密切联系。与家长常联系,常沟通,做到不隐瞒,不欺骗,实事求是,真实客观地评价学生,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引导、纠正,并给予家长一些有益的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方式,确保了家庭、学校、学生之间的联系畅通无阻。学生通过家长的监督、自身的调节,从而更好进入学习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常说:“教是为了不教。”[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即使脱离了家长的监督、教师的严控,也能顺利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做一名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学生。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