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孙亚茹
【摘要】受到年龄与性格的影响,小学生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中难以集中精力。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也会导致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降低,进而出现沉默的现象。对此,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出发,通过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互动意识、开展情境教学以及引入流行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沉默现象;应对措施
小学是学生接受审美教育及养成学习生活习惯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音乐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年龄阶段特性的影响,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面对陌生事物时容易羞涩,从而难以融入音乐课堂中。久而久之,这种“羞涩”便导致了高年级音乐课堂沉默现象的形成。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考虑如何从学生自身出发,针对学生的兴趣及心理特征进行“因材施教”[1]。如何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改变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沉默现象,成为当前音乐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1.创新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面对沉默的音乐课堂,教师首先应该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思考,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与活动中。下面对课堂模式创新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进行除乐器展示之外的授课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利用其强烈的画面感向学生展示音乐作品,加深学生的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
(2)开展演唱的节奏练习课程。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将实践训练与知识讲解联系起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演唱,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學生很好地理解音乐,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节奏感与乐感[2]。与此同时,学生之间的展示与互动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从行为上对存在惧怕心理的学生进行鼓励,改变沉默课堂的现象。
2.结合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中的表现较为沉默,原因之一就是对音乐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进行《土拨鼠》教学时,可以从小学生热爱小动物的心理入手,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小动物的图片与视频,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将音乐情节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欢快的课堂氛围能够消除学生的防备心理,让学生彻底放下心理负担,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二、培养互动意识,拉近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处于学习阶段,其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多与学生互动,了解其心理发展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其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三观”教育。同时,应注重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性格比较腼腆,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多给予学生表扬,通过沟通、鼓励的形式拉近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改变课堂沉默现象。
比如,教师在进行《土拨鼠》曲目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跟唱,教师则仔细观察学生的状态,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应该多关注那些性格腼腆的学生,如果发现学生在演唱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应该及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展示。最后应该对学生的勇气与演唱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能够鼓励到其他类似情况的学生,形成良性发展。
三、开展情境教学,提升创新思维
1.使用情境再现的方式进行教学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由于受到多方面教学条件的限制,只能在教室中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音乐教学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多使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对画面、音乐以及文字的生活展示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创建教学情境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比如,教师在进行《春天在哪里》歌曲教学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动的故事,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展开曲目的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改变课堂沉默现象。
2.表演与情景相结合的方式教学
音乐与表演都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相较于音乐而言,小学生对于动态的表演形式更加喜爱。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表演与情景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音乐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践创作的过程加深学生对于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
比如,教师在进行《红蜻蜓》歌曲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音乐中的场景,在表演实践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在进行表演之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内容,同时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表演的氛围。学生通过表演能够快速地掌握歌曲作用的内涵,还能够激发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增强课堂生动性
演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很难对自己的演唱能力进行判定。在教学时,教师不能一味向学生介绍演唱的技巧,这样只会增加学生的疑惑,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3]。单纯技巧的教学还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其出现信心不足与排斥的心理。教师应该将演唱教学与生活元素联系起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进行歌唱姿势与呼吸方式教学时,可以将专业术语生活化,例如伸懒腰、晃动身体的感觉等,让学生加深对歌唱技巧的理解;在进行气息训练时,可以让学生体会搬重物时的呼吸状态,增强教学讲解的生动性。这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情境的模仿与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同时通过动态的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五、促进流行音乐与音乐课堂的整合
1.用流行音乐引入课程
音乐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流行音乐也是音乐的一种。与严肃古典的音乐作品相比,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接受度更高,也更加感兴趣。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多流行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都比较优美,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歌曲背后的故事,从故事引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进行“感恩父母”主题教学时,可以从周杰伦与其母亲的故事引入,为学生讲述周杰伦的成长史,一方面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偶像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可以在学生都沉浸在周杰伦的成长故事时,为学生播放周杰伦写给母亲的歌《听妈妈的话》,还可以播放一些有关周杰伦在采访中谈论母亲的视频。学生带着这样的心情对歌曲进行赏析,很容易产生心理共鸣,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能够加深对感恩父母概念的理解。流行音乐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深化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改变课堂沉默现象。
2.用流行音乐培养情操
通过对小学音乐课程目标的深入研究发现,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教师应该加强对流行音乐作品的了解和应用,正确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知,探究流行音乐的内涵与价值,同时利用流行音乐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沉默气氛,培养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教師在进行爱国精神与坚强气魄主题曲目教学时,可以选择《怒放的生命》《中国人》《隐形的翅膀》等经典流行歌曲进行教学。以上流行歌曲的内容符合教学的主题,能够给学生传达出积极的生活理念,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对流行音乐进行欣赏和介绍,带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与艺术审美,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上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流行音乐作品比较适合高年级的学生,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选取类似《老鼠爱大米》这样风格轻快的网络歌曲进行赏析,明快的节奏、简单的歌词都能够满足小学生音乐学习的需求。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小学生能够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流行歌曲选择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选择积极向上的歌曲进行教学,把握好教学的“度”,才能够发挥流行歌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价值。
六、结语
综上所述,受到年龄及性格的制约,小学音乐课堂中常常会出现沉默的现象。对此,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方面出发,通过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互动意识、开展情境教学以及引入流行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丹.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北方音乐,2018,38(02):66.
朱芳宇.如何让小学音乐教学更活跃[J].甘肃教育,2018(01):18.
应亦许.和谐气氛 欢乐课堂——探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施策略[J].北方音乐,2017,37(18):9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