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张敏
【摘要】随着大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和质量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加强对学生党员后期教育管理,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真正實现从思想上入党,成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文章分析了建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加强学生党员后期教育的创新性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期教育管理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在高校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是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环节。而在大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针对学生党员后期管理教育中出现的如入党后党性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突出等问题,使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和质量的矛盾日益凸显。由于生源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时间和方式等限制,这种矛盾目前在高职院校学生发展与教育培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加强高职学生党员的后期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刻地融入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之中,真正实现从思想上入党,我们探索了加强学生党员后期教育的新途径,即大力开展育才培优工程,力求在保证发展数量的同时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一、目前高职学生党员培养存在问题
目前,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流,也成为学生党员的主体。他们个性突出,特点鲜明,给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新鲜血液,也使其面临诸多挑战。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在高知群体和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的精神,各大高校都加大了党员发展力度。大学生党员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党员再教育工作不扎实
党员再教育工作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上入党,但思想上还没入党。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高校大学生可以接收到多样化的信息,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部分学生受到功利性思想影响,盲目追求效益,导致入党动机不纯。二是学生党支部重发展轻教育。当前高职大学生党建工作往往比较重视入党前相关的教育培养,但在学生入党后则没有健全后续的再教育机制,使得党建工作往往只注重党员的发展,而相关的理论教育、管理培养非常缺乏,造成党员素质参差不齐。
(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由于高职高专“2+1”培养模式的特点,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学生党员的培养时间有限。大多院校都会出现大一培养,大二发展预备,大三外出实习就业的情况,基层学生党支部中在校正式党员相对较少,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因此,“三不”现象较为明显,即不积极、不主动、不作为。
(三)学生支部影响力不够,战斗堡垒作用不突出
由于受到培养时间和方式、党员流动性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学生党支部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基层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方式也大多使用传统模式,多为传达或学习上级组织的文件精神或者用来解决新党员表决问题,形式和内容相对简单,对新时期的学生党员缺乏感染力和号召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学生党支部政治学习质量有待进一步深入提高。
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思路,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针对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现状,近年来,我院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强化思想教育,突出模范作用,搭建展示平台,培养优秀人才”为工作思路,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基本形成严格的党员培养和发展程序,重视后期管理教育,突出发挥模范作用和狠抓基层支部建设的完整体系。
三、开展育才培优工程的具体实践和成效
(一)以职业兴趣为导向,激发主动积极性,打造精品人才
我院心理健康中心在学生党员中采用专业的MBTI测试工具,全面测试学生的职业性格特征,并在测试之后及时进行结果反馈。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个人性格特点,再结合自身的专业和行业特点,进行更有导向性和目标性的锻炼和培养,成为精品人才。我们还借此对这些学生党员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即从在校学生到毕业后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长期调研,从而不断修订和完善学生党员的培养方案,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二)以导师为榜样,培养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念
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一地采用理论化的宣讲教育途径,也需要提供机会使他们接触各类先进的人物,并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使其受到感染和启发。
我院在学院党委支持下,由学工部统一组织推行学生党员导师制。各系学生支部按支部推荐部分学生党员,并按个人情况分组,由学工部联系学院部分党政领导、专业教师党员等担任学生党员导师。导师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努力目标,传授科学思维,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给予指导。实行党员导师制,既搭建了导师与学生思想交流的桥梁,也给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这样,既弥补了由于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主体和方式的单一带来的问题,又加强了对学生党员的经常性教育。
(三)以沙龙活动为桥梁,提供交流平台,丰富党员生活
针对高职党员活动开展难,相互交流无平台等问题,我院成立了第一个学生党建社团——学生党员先锋社。学生党员先锋社是由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自愿参加,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探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要任务的学生团体。依托学生党员先锋社,开展学习、宣传和多种形式的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在育才培优工程开展过程中,我院通过学生党员先锋社和各系学生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红色沙龙活动。学生可以在沙龙里围绕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又可以根据需要聘请相应专家和教师开展讲座学习。党员沙龙成为学生党员交流思想、联络感情的平台,丰富了党员组织生活形式。
(四)以党员论坛为载体,搭建展示舞台,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打破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内容单一、形式缺乏创新的陈旧模式,针对新时期高职学生党员热衷于展现自我才华的特点,我院以党员论坛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党员搭建展示舞台,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党员论坛可以以社会热点问题、学生中的焦点问题及最关注的问题为主题,以各学生党支部为单位,由3—5个学生党员自由组合,展开讨论和宣讲。这种形式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形成“人人是主讲,人人是听众”的局面。在十八召开期间,我院成功组织学生党员十八大宣讲团,通过深入各系巡回宣讲的方式,让学生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从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紧扣十八大主题展开宣讲。宣讲活动受到各系学生热烈欢迎,反响强烈。
(五)以拓展活动为手段,磨炼意志品质,加强团队沟通协作
我院在学生党员育才培优活动中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应用到党员后期培养教育管理中,用“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从而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我院在学生党员中成立拓展训练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各种拓展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各系学生党支部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寒暑期等时间组织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生产企业第一线进行社会实践,为学生党员搭建了锻炼能力、服务社会、提升自我的平台。
四、育才培优活动的实践成效
育才培优活动开展的效果是明显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其责任意识、学习工作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在校期间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效果更为明显。我院2010级学生中有49名获得了“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的称号,其中党员39人,占79.5%。参与活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其就业质量也比其他同学要好,成为各大中型骨干企业争抢的目标。很多学生党员到用人单位就业后迅速成长为单位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我院对土木工程系2005届到2008届22个班级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这22个班共有学生914人,其中成才学生(指在工作单位做过或者正在做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中层及以上干部以及成功创业等的学生)356人,学生总体成才率38.9%;学生党员138人,成才115人,学生党员成才率83.3%。可見学生党员成才率比一般学生成才率大约高出52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做好学生党员的后期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不仅关系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而且关系到高校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我院通过开展学生党员育才培优工程,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以兴趣为导向,以多种活动为平台,不断改进组织生活方式,创新高职学生党员后期管理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持高校党组织的生命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郭雪梅.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阴山学刊,2016,19(01):124-128.
[2]汪哲伟.关于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3):92-95.
[3]程巧玲,商冬玲,赵翁琴.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再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5(02):45-50.
[4]耿中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创新方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18):69-7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