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5-11

付雅

【摘 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工作适应方面、人际适应方面及生活适应方面,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即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校要优化课程结构,大学生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适应 心理问题 对策

每一个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到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期间,或多或少会表现出烦躁、易怒、压抑、失望、犹豫、冲动、沮丧等心理特点,存在一个心理上的不适应时期,医学上称为“亚健康状态”,心理学上称为“心理试用期”。该阶段的男性容易产生酗酒、嗜烟等不良的生活行为,而女性则会出现无故流泪、长吁短叹、情绪低落等现象。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对大学生的社会心理调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工作适应方面——自信心弱

笔者曾经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的调查,发现:忽略性别和学科上的差异,大学毕业生对自身在工作上表现感到得心应手和比较顺手的占52.8%,感到一般的占29.8%,感到力不從心和勉强应付的占16.4%。不难发现,大学生在工作适应上的自信心呈以下变化趋势:刚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满怀着对人生的理想和憧憬,对未来的工作和挑战充满了自信心,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大学生的工作自信心逐渐弱化,且存在毕业年限的差异,其中,毕业1~3年的大学生的工作自信心明显弱于毕业4年以上的大学生,剔除毕业4年以上的大学生调查数据,则毕业3年内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表现较为良好的人数还没有过半。由此可见,大学生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工作自信心弱的严重问题。

(二)人际适应方面——压抑感强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催化剂,也是提高大学生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在对社会的适应中,其对人际的适应与对工作、生活的适应表现相比最好,在与领导、同事的相处中,都能够形成较为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仍旧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示在人际适应上存在一定的压抑感,并且这种压抑感在正式上岗工作时就开始产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增强态势,在达到顶点后逐渐回落,而其主要原因是个性的失落感。大学虽然是一个小社会,但与现实社会相比,其对学生个性张扬的包含程度远远要大很多。而团队工作往往更注重员工的共性发展。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工作中,甚至在生活上压抑自身的个性或者伪装自己。另外,层级的挤压感,特别是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同龄人、同学、工作伙伴的攀比也容易引发大学生自身的压抑感。

(三)生活适应方面——矛盾感重

大学生对生活的适应主要内容包括对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等方面的适应。调查显示,对婚姻、家庭生活的适应感到满意、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不满意、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而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感到一般的占多数,很差、比较差的占15%左右。总体来说,部分大学生对生活适应存在矛盾感重的问题,存在“恋校心理”等现状。告别校园生活,随着职业生涯的全面展开,大学生对从业的好奇心逐渐弱化,对所接触社会的激动兴奋之感趋于平缓,进而引发职业社会与学校社会之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相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生在校园内所接触到的人和事较为简单,与职场环境的复杂、激烈相去甚远。不少大学生存在“恋校心理”,感叹职场生活的复杂及其工作的艰辛,存在苦恼、感伤等情绪。另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幅度落差,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彷徨、苦闷、迷茫等心理问题。

二、解决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个人能否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素质主要包括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外在素质主要指个人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通俗地说,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技能越娴熟,其外在素质就越突出。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两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内在素质的提高一定离不开外在素质的积累,而良好的内在素质则是提高外在素质的重要保障。因此,大学生要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即提高内在和外在素质。要提高外在素质可广泛学习人文、科学等知识,提高知识素养,开阔眼界,或者在工作中虚心向前辈学习、请教;将外在知识进行内化,就能提高内在素质,实现从外在到内在的飞跃。需要注意的是,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需要长期坚持,厚积薄发。

(二)高校要优化课程结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会工作中存在强烈的矛盾感,主要是因为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在情绪控制、人际关系处理上不够老练。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内化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保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就要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高校要优化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强化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应创造性地设置能够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课程,给大学生提供更多自学与研究问题的机会。另外,要想让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接受社会和职场的双向挑战,高校应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如将实践表现纳入到成绩考核中,对实践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等。

(三)大学生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其品德、能力和贡献。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每个人不可能不去评价他人,也不可能不被他人评价。如果一个人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经常在想别人是否喜欢我,别人是否认可我,我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久而久之,他就会丧失自我,对自我产生怀疑和迷茫。因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对于他人的评价,可以采取综合打分法,即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只需要注意中间层次的评价即可。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知道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只是认识自我的一个渠道,并不能代表全部。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长处,不断改进与提高自己,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生活。

三、结语

社会环境一直在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大学生适应社会一般要经过3~5年的时间。调查表明,工作环境优越、人事关系简单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更短一些。总之,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因素多种多样,除文中所提到的应对策略外,还应当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等。

【参考文献】

[1]乔喜春.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探索与应对[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43-4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