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4-05-11

徐青霞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这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影响。中职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差,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太抽象,枯燥难学。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而要采用相应的方法和策略来调整中职生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如何让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会学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设计一个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一个来自生活的话题,经过组织展开数学学习,课堂气氛就会十分热烈,学生的参与率就会大大提高。例如,讲解《排列组合》一节,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班一个小组10位同学去一家餐馆吃饭,10个座位有先后顺序,10位学生谦让很久没有入座,饭店老板说:“你们在本店每吃一顿饭,就换一种坐法,等到所有坐法都坐过一遍之后再来吃饭,到时本店将永远免费请你们”。请问,若一天平均吃一顿饭,这10位同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免费吃饭?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很快进入角色。这样就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紧扣数学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并形成数学思考的能力。因而,问题的设计必须有针对性。在讲授《函数的定义》这节课时,我就紧扣函数的定义,创设了这样一个与现实有关的教学情境:你到超市买练习本,若单价为1.5元,那么你在付款时所付的款额将与什么量对应呢?某城市出租车价格规定为起步价10元,可乘坐3千米;3千米以后每千米按2元计价,不到1千米按1千米计费,可再行7千米;以后每千米都按3元计应付的车费(不计等候费、过路费等)。现在若你乘坐了11千米的路程,你应付给驾驶员师傅多少元?你所付的车费又与什么量相对应呢?由此,就能很自然地引出函数的概念。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数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抓住其核心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知识的“原型”问题,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三、利用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的发展。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这节课时,可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古印度国王酷爱下棋,苦于棋无对手,向全国悬赏下棋高手。一个青年人赢了国王,国王许诺答应他一个要求。青年人说他的要求不高,他要国王给他麦粒,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以此类推,每格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格的2倍,一直放到第64格。国王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不久后,大臣气急败坏地跑过来对国王说,全国仓库的麦子都不够给这个人,而且这个数字大得超过了恒河沙滩上的沙粒。学生们马上饶有兴趣地展开了激烈讨论。他们对故事中麦粒的计算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必须求出1+2+4+8+16+…+263,才能知道棋盘上的麦粒。这样充分引起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期待与迫切学习之情。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设置“陷阱”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形:有一些学生好像很聪明,接受能力也很强,老师一讲就懂,一点就通,自己一看就会,但一做就错。这是因为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还未完全形成,凭“想当然”解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例题,找出似是而非的观点,在容易犯错误的地方设置“陷阱”,诱使学生上当、出错,再让他们通过反思获得正确的认识。这样既可加深记忆,又有助于对这一知识内容的理解。例如,讲函数y=sin(2x+)的图象时,用形式或过程表面上的想象来制造“陷阱”,诱发出错误的直觉。先让学生用五点作图法,画出y=sinx的图象,并研究其与函数y=sin(2x+)图象的关系,接着问:函数y=sin(2x+)图象可由函数y=sin2x的图象作何种变换得来?这种诱误就很容易使不少同学得到把图象向左移的错误结论。此时故意沉默不语,使学生产生疑惑,学生有了疑惑后自然就会重新检讨自己的思维过程,检验所得结论。

五、巧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运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色彩呈现生动逼真的影像来加强教学效果,其灵活、便捷、生动形象的表现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例如,在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flash动画“海上日出”:把太阳看作圆,把海平面看作直线,引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再做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把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线段移出来与圆的半径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并归纳出在每种位置关系下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这样,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的演示,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直线与圆的各种位置关系以及判断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