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工学结合培养理念下的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问题探讨

时间:2024-05-11

李力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中职教育正在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与此同时,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工学结合教育教学理念对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深刻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工学结合培养理念,对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做出初步探索,建议重整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共定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构建“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而促进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工学结合 中职院校 汽车检测与维修

一、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然成为当前我国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与此同时,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进步,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除了要熟悉现代汽车运动的各项原理、结构构造等,还需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成为综合型的技术性人才。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对其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价值的。

二、拓宽学习领域,重整教学课程体系

首先,基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及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就业方向,中职院校要立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以及职业拓展能力三个方面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将每个方面能力的形成进行细化,具体到详细的学习项目之中,通过项目知识、项目技能、相关课程的考评与资格证书的获取情况来对学生的能力做全面客观的分析。以汽车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例,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细化到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汽车专项系统故障与诊断以及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等项目学习中,然后针对每个项目下具体的子项目技能进行教学与考察。比如在汽车二级维护的教学与考察中,教师需要明确其教学目标和任务,确切地向学生表明在本课程中应具体掌握的内容,包括掌握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操作规范和作业流程;掌握汽车维护中常用工具的选用以及安全操作的方式;掌握基本的汽车总体结构与构造知识,对汽车内的电气设备的组成原理有基本的了解;掌握汽车各零部件的调整方法与汽车材料的选用原则等。另外,为加强学生对汽车构造、汽车电子与电气设备以及运行材料等方面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中职院校在制定汽车检测与维护教学课程体系时还需加入《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等相关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对汽车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知识和技能时能够更好地掌握。

其次,基于中职院校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及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发展的需要,校方在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课程体系时,应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课程教学的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建立双主体的教学模式,使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与激发,将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切实地贯彻到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比如校方可根据岗位能力,将课程教学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拓展课三个模块,逐渐促进学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知识和技能的增长,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职业奠定基础。

三、实施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定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的目的在于教人育人,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对于学校或专业而言,人才培养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与学校的长期发展有直接关联。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具备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所以中职院校在制订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清楚地了解到企业对学生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的要求,即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岗位能力要求、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等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将这些认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出来。而传统的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多是由校方制订的,学校虽然也在时刻关注企业对学生岗位能力要求的变化,但是校方所认识到的变化与企业实际所要求的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故而单是靠校方制订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足以完全满足市场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的要求,所以中职学校在制订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要有企业人员的参加,只有这样制订出的人才培养方案才是更加科学有效的。

中职学校可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成立相应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就该专业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而言,首先需要委员会成员对人才市场进行广泛调查,了解市场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员的需求以及毕业学生的岗位职业情况,进而确定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其次,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岗位必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然后再明确汽车检测维修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果委员会的调查是基于与校方有合作的企业开展的,那么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中还需加入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岗位群结构的分析。比如在汽车售后服务企业中有7成左右的工作岗位属于技术服务岗位,这些岗位对车辆的保养维护工作属于汽车一级维护;还有3成左右的工作岗位属于汽车二级维护,主要负责汽车零件的更换与修理;另外有小部分岗位工作主要针对汽车三、四级的维护。所以在针对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对学生一级和二级汽车维修能力的培养作为培养主线,确保学生在校时就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毕业就能上岗;然后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鉴于专业拓展和学生未来的岗位迁移,校方还需对学生进行三、四级基本能力的培养,适当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最终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

四、改革教学方法,基于实际工作建立行动导向型的教学模式

汽车维修与汽车服务是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今后主要的就业求职方向。因而在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重要能力的培养与加强,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

首先,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与高职或者本科的学生有一定差距,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该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但是其动手能力较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这一点,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室、黑板为主的教学形式,将课堂教学搬到具备典型工作特色的实训车间或一体化的教学场所,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汽车系统以及各个零部件,对汽车有具体的认识、理解和操作经验,避免纸上谈兵,从而使学生的拆装检修技能得到切实的锻炼与提高。

其次,虽然在传统的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中,也存在汽车结构认识、汽车运行原理理解以及故障排除等相关科目,但是科目之间相对比较独立,缺乏联系,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结构网络的形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基于系统化的工作工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中心,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能力得到切实地提高。

最后,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师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利用教学项目、教学任务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教会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现阶段的人才培养计划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对人才的实践能力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课程设置也越来越向科学化发展。不仅如此,新的人才培养技术要求能够加强课程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另外,强化教学管理力度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求能够注意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完善整个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使实践教学环节得到保障,促进教学计划的成功进行。

【参考文献】

[1]薛淼.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河南科技,2014(21).

[2]邢文静,张伯俊.浅谈中职汽修教育中汽车转向系统的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14(04).

[3]樊登柱.卓越计划背景下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改革与探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4]黄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电子制作,2014(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