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杨萍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以会计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创新。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矛盾,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培养出具有熟练会计核算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
【关键词】高职 会计人才 探讨
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在高职教育新兴模式下,无论是教育理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都凸显滞后。要办好高职会计专业,其关键是要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是以实现掌握熟练技能和形成较强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技能的学习、训练和运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只有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强化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成为新的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点探讨,以期同行指正。
一、高职会计专业社会需求现状
目前社会招聘的专业数量中会计专业人才供需双方出现某种不平衡状况,因为各大企业招聘会计人才都注明要有两年以上会计岗位经验或有会计师资格证的高级财务人员,而且要求应聘的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具备各项综合素质能力,如思维敏捷、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对一个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来说,当然很难达到这个要求,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科毕业的实际就业率不容乐观,这使会计教学界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也引起了我深深地反思。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及普通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在于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很多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么是照抄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基础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知识通才”;要么认为高职生综合素质较差,只要学会基本的会计核算就行了,没有创新性地研究针对高职会计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谈不上有明确的有特色的培养目标了。因此,树立明确、切实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教学目标是当务之急。否则,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学方法运用不合理,势必导致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很难达到。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在课程设置上以理论课程为主,把实践课程放在次要位置,体现不出高职特色。“填鸭式”的教育,把记忆当作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学习被动,教师虽教会了学生理论知识,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去应用这些知识转换为能力。实施的课程不是中职课程模式的照搬,就是大学本科课程的翻版,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会计人才的“一专多能”“一专多用”的多样化需求,仅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会计实训操作的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差,很难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实训实习环节力度不够
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开设了实训课程,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如开展会计模拟岗位实训课程时,学生对于怎样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很难形成直观的认识。一些手工模拟的实训资料,缺乏现代化的实训设备,会计分岗的仿真模拟环境较差,不能使学生得到应有的技能训练,也模糊了学生对会计职业岗位的认识;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较少,已有的实习基地也无法让学生做到真正的顶岗实习,导致会计专业实习流于形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校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四) “双师型”师资严重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的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 大部分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有的甚至是走出大学课堂就走上讲台的,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可谈,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新技术、新知识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据统计,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平均比例仅35%左右,而部分“双师型”教师也只是高校毕业后通过了相关的专业理论考试而获得的专业资格,并没有真正的企业一线会计岗位的工作经历,理论型的教师占大多数。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强的学科,理论型的教师难以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更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按照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必需的基础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实干和创新精神,能适应会计一线岗位需要的身心健康的技能型应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从根本上定位了高职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其综合应用能力。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注重应用性,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标,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重新规划设计课程,创新课程体系。学校可以通过广泛调研、与企业充分合作、聘请企业专家等途径,与会计行业紧密合作开发课程,根据会计、财经法规的变化要求及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参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二) 参加各种会计知识、技能大赛
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或各类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竞赛:如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竞赛、珠算比赛、点钞大赛、会计百题知识竞赛、会计操作实务大赛、数字书写大赛、分录大赛等,提升学生的技能,创造训练氛围,达到技能强化目的,各种奖励措施的落实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
(三)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培养人才关键是师资队伍, 要保证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主体是教师。高职院校应根据教学需要, 重点组建和培养“双师型”会计教师团队。
1. 建立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具有实践经验和高级职称的兼职教师, 到学校指导教学工作, 弥补在校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endprint
2. 下派教师到对口企业的财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挂职锻炼, 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个阶段的实务操作。
(四)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会计教学通常采用的“文字表达经济业务,T 字账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方式,所以很多会计老师上课依然习惯使用板书,大量的板书时间使学生难以接触到完整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且教学效率低下,有限的黑板篇幅使得案例教学无法进行,从而使学生脱离经济背景来学习会计知识,显然是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初衷相悖。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使枯燥的会计知识运用动画、音效等多媒体功能,而不是单纯的板书的电子化,同时对于初次涉及的会计课程也要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凭证、账簿等的演示,加深学生对内容的印象。如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性“案例教学”,增加师生互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从多方位思考,启发学生自主完善各种解题方式,提倡求异思想的发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由于校内模拟实习的局限, 所以一般的学校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企业实习。但是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导致了会计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一般单位都不愿意有外人涉及企业的会计工作, 同时初涉会计工作的实习生由于其受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企业会计人员不能也不敢把会计业务直接交给实习生处理。因此,校内应通过构建会计电算化实训室, 设置会计手工实训室, 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借助全套会计工作场景, 配备多套会计印章与会计单证,给学生一个全真模拟实训场景。注重校企联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交流与合作,并根据实训计划安排, 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中小企业组织的会计理论与会计业务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类似实际工作单位的工作环境, 实现“以校内实习为主, 校外实习为辅”的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它的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突出办学特色,让学生在接受较完整的高等教育的同时,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个复杂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作为目标,密切关注会计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学生与国际接轨,熟悉国际会计规则,不断改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红,吴平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教新观察,2008(11).
[2]翟敬华,李宝茹,刘根生.关于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7).
[3]周强,张小红.略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4]韩霜.浅谈中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J].职业教育,2011(9).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