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陕西榆林发展羊产业的思考

时间:2024-04-24

◎ 文/姜世忠 张熠

陕西榆林发展羊产业的思考

◎ 文/姜世忠 张熠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羊产业,取得显著效果。

发展现状

榆林市自从2002年全面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羊政策以来,羊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榆林羊饲养规模占全省的51.68%,羊产业产值占全市畜牧业产值的50.17%,重点乡村养羊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羊产业已经成为榆林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1.饲养数量快速增长,饲养方式根本转变

2002年以来,榆林推行“人工种草、舍饲养羊”,羊饲养量总体呈现较快增长势头。2012年榆林羊饲养量为944.95万只,是2002年的2.16倍。羊肉产量55973吨,是2002年的2.37倍;羊毛产量8460吨,是2002年的2.89倍;羊绒产量1738吨,是2002年的4.28倍。

饲养方式实现了由放牧向舍饲、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的转变,形成了“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小区”、“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养殖模式。2012年全市羊饲养规模30只以上的农户近10万户,百只规模养羊户近万户。建成万只养羊行政村100余个,10万只养羊大乡镇40个,百万只养羊大县区5个。

2.区域布局初步形成,农民增收成效明显

榆林羊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长城沿线的北部风沙草滩区域和向南部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地带,已形成“百万养羊示范县区”、“十万养羊示范乡镇”、“万只养羊示范村”三位一体的区域布局。

近年来,榆林鼓励和扶持羊产业发展壮大,养羊场和养羊户迅速发展,羊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据调查,养羊重点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来源于养羊收入,养羊致富已成为榆林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3.产品加工初具规模,产业地位显著提升

近年来,榆林羊肉和毛绒加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涌现出羊老大、七只羊等一批骨干企业,并已启动建设“榆林羊毛、羊绒产业集群基地”。2012年全市共有150多家羊毛防寒服企业,年产羊毛防寒服系列产品1300多万件,市场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区,销售额占全国的75%,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毛防寒服生产基地,荣获“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称号。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榆林羊产业的地位明显提升。2002年,榆林羊产值为2.71亿元,占畜牧业的比重为23.21%,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45%。到2012年,榆林羊产值达42.94亿元,是2002年的15.85倍;羊产值占畜牧业的比重为50.17%,比2002年提高了26.96个百分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0.48%,比2002年提高了12.03个百分点。

存在问题

1.养羊业科技含量较低

目前,榆林养羊业处于传统养羊向现代养羊转变的过渡阶段,养殖企业(场)和农户经营方式相对粗放,品种选育、饲养管理、繁殖技术、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科技含量较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提质增效、集约经营的转变进程相对滞后,影响羊产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2.产业发展仍存在不稳定因素

近年来,羊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其潜在市场风险应引起必要的重视。同时,由于经济形势趋紧,榆林兴起了养羊热潮,但是相当一部分新涉足羊产业发展的业外人士,对产业发展缺乏深入全面地了解,增加了羊产业的投机风险。此外,随着羊及其产品的流通日益频繁,动物疫情日趋复杂,新发疫病发生风险增加,疫病防治难度不断加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减少,也成为羊产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3.羊产品加工比较滞后

虽然近几年榆林羊肉加工企业有所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羊肉加工企业,但是,目前基本处于初级加工和卖原料型产品的层次上,缺乏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严重制约着全市羊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4.缺乏产业主导品牌

目前,榆林羊肉市场品牌众多,但是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羊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1.各级政府对羊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继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后,陕西省都把大力发展肉牛肉羊产业放在重要位置,2013年省政府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扶持肉羊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榆林市委、市政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把养羊业确定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今年以来,榆林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榆林建设成为全国绒山羊优势生产基地、全国非牧区第一养羊大市、陕西养羊强市。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羊产业发展。这些做法为羊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撑。

2.陕北白绒山羊绒肉兼用的品种优势

陕北白绒山羊是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经过30年的培育而形成的以产绒为主、绒肉兼用型山羊品种。2003年农业部批准为新品种,并收录全国新编羊品种志。在一般舍饲条件下,陕北白绒山羊表现出较高的产绒、产肉和生产性能。成年公羊平均产绒723.81克,成年母羊平均产绒430.37克。自然长度5厘米以上且细度15微米以内的个体占81.2%,净绒率61.87%。1.5岁羯羊宰前重达33千克。母羊有效利用达到1年2胎或2年3胎。陕北白绒山羊的品种优势,有效提高了养羊的经济效益,广大农户和大量社会资本积极投资羊产业,形成了新一轮羊产业发展的热潮。

3.羊肉消费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

羊肉肉质细嫩,具有绿色、安全、营养保健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榆林“横山羊肉”以陕北白绒山羊为羊源,在羊肉中独具特色,被誉为“肉中之人参”,于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远销东北、京、津、沪和东南沿海地区,而且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从榆林本地城乡居民羊肉消费状况来看,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羊肉需求也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

萋萋草原

陈宝林/摄

4.“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的产业集聚效应

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是西北地区具有很强产品特色的纺织集群,为了鼓励纺织产业发展壮大,2013年出台了《榆林市轻纺行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以及县区纺织园区建设扶持、征地优惠、技改补助、贷款贴息、品牌建设奖励、高端人才引进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成功申报“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强有力地推动了羊毛防寒服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最大的羊毛防寒服生产基地,榆林市羊毛防寒服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5.“农牧交错”的独特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榆林处在内蒙古牧业区向渭河流域纯农业区的过渡地带,为毛乌素沙漠南缘,属我国北部独具特色的农牧交错地区,黄土文化与草原文化交汇,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形成了独有的农耕文化和美食文化,造就出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历史人文烙印和自然地理景观。今年,随着榆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积极探索旅游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历史风情名镇、自然观光小镇、休闲度假小镇、美食文化小镇等的开发与建设,成为羊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发展契机。

思路与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榆林应跳出畜牧看畜牧,从三次产业的角度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羊,发展壮大羊肉、羊副产品和毛绒、羊皮加工产业,积极开发具有“农牧交错”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强“羊”品牌,实现“羊产业”的全面升级,形成以“羊产业”增加收入、带动经济、扩大就业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1.“大产业”战略促进“羊产业”升级

立足榆林羊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转变传统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整合养殖、加工、销售、畜牧旅游等各个环节的资源,实施“大产业”战略,强化“羊产业”在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羊产业”的传统地位提升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旅游的新兴产业,作为一项大产业来抓,明晰发展定位,落实政策措施,集聚发展合力,统筹产、加、销协调发展,促进羊产业全面升级。认真研究养殖、加工、销售、畜牧旅游等行业的发展重点,制定“羊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细化扶持政策,从土地使用、科技推广、企业融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产品研发等多方面解决“羊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大宣传”格局提升“榆林羊”知名度

整合宣传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企业联动的“大宣传”格局,加大“榆林羊”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榆林羊”的影响力。强化“大宣传”的工作思维,通过政企合作,精心策划,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榆林羊”,不断提高宣传覆盖面。增加资金投入,借助农博会、洽谈会、展销会等平台,展示榆林特色羊产品,提升宣传效果。

3.“大企业”建设发挥“领头羊”作用

根据现代养羊业的发展要求,结合榆林养羊业实际,今后的发展应以大型养殖企业(场)为龙头,以家庭适度规模养殖为基础,以农户分散饲养为补充,形成“龙头企业+中小养殖场+散养户”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领头羊”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羊产业”向纵深发展。

4.“大品牌”培育增强“榆林羊”核心竞争力

实现养羊大市向养羊强市跨越,关键在于加强品牌培育。以羊肉和毛绒加工为重点,依托“横山羊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轻纺工业资源优势,整合现有品牌资源,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驰名品牌。

5.“大旅游”东风助推“羊产业”繁荣发展

借助榆林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和成立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东风,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日趋迫切的转型升级需求,通过对“羊产业”观光休闲、感知体验、健身养生、传承文化等功能的拓展,将“羊产业”和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发展畜牧旅游业,培育“羊产业”和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带动“羊产业”的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

编辑:云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