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陈建霞
《石壕吏》是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0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全诗虽只有120字,但是叙事完整、情节曲折,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清代诗人袁枚有诗评价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实乃一语中的。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通过写“暮投石壕村”,亲见“有吏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安史之乱带给广大人民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石壕吏》的重难点是理解诗中反映的社会现实,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诗作的艺术手法和精美语言。教学设计如下:
一、导入
让我们沿着时光的河流逆流而上,回到一千两百多年前的那个黄昏,大家看,一道残阳如血,中原大地哀鸿遍野,诗人杜甫急匆匆地投宿到石壕村的一户农家,就像是在汪洋大海里找到一条可以暂时落脚的小船,获得了片刻的安宁。夜里,忽然一阵阵叫嚣,一声声哭泣惊醒了他,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
二、好诗不厌百回读
“好诗不厌百回读”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声传情,把这首诗朗诵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老妇人哭诉时是什么心情?作者对这一家人的遭遇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读诗歌,读出老妇人的悲痛,读出作者的同情。
三、理清情节
同学们读出了诗的情感,还要读懂诗的内容,请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一个的夜晚
一群的差役
一家的百姓
一位的老妇
四、听老妇之苦
这一家人的悲苦、艰难的生活是由老妇人哭诉出来的,具体来看,从哪一句话中读出了老妇人的什么苦,并就关键字词进行赏析。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想象那个场景,老人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位老人日日牵挂忧心,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却也无处打听消息。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见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互通消息有多么艰难。忽然有一天,小儿子捎信回来,老人想要看这封信,却又不敢看,一番犹豫之后,老人颤颤巍巍地打开了信,之后,两行浑浊的泪水从脸颊上流了下来。一句平实的诗,却饱含着这么深重的辛酸、悲痛、愤恨、无奈。这一句写出了老人的丧子之痛。“新”字写出了血痕未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看似无情,实则无奈。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活着已经是一种奢望。写出了妇人一家生存之艰。“且、长、更、惟、无、虽、请、急、犹得”每一个字都有着深刻的内涵,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这一节诗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苦的生活,这些苦包括:丧子之痛、生存之艰、生活贫困、服役之苦。和老妇人的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差役的怒,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多么强烈的反差。
五、感国家之殇
悲苦可怜的老妇人就这样被粗暴蛮横的差役带走了,在这样的一个夜晚,诗人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静。齐读第四段,表明诗人心情的语句是哪一句?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如闻泣幽咽意思是“好像听到有人低微断续的哭泣声”,那么你觉得可能是谁在哭呢?又是因为什么而哭?可能是老翁在哭,恨战乱带来的灾难,疼死去的儿子,忧被捉去的老妇,怜未成年的孙子;诗人在哭,为这个悲惨的家庭而哭,为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而哭,为国家的风雨飘摇,动荡不安而哭……
“如”可以换成“但”吗?“如”是“好像”的意思,表不确定,“但”是“只”的意思,一个不确定的“如”字却真真切切地写出了“千人同哭,万家齐悲”的悲惨、凄凉的场景。
六、察诗人之忧
诗人处于两难的境地。反对征兵吗?国家岌岌可危,他希望快点平定安史之乱,还百姓以安宁和平的生活。支持差役这样残暴的行为吗?这一家人已经付出这么惨痛的代价。国家和人民,诗人都要考虑到,当二者不能兼顾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这也正是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
当百姓处于苦难之中,国家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时候,有人站得远了一些,比如陶渊明,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站得高了一些,比如李白,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有杜甫站在人民中间,跟他们一起颠沛流离,为他们奔走呼号,即使是自己一生穷困潦倒,贫病交加,他放眼看到的仍是天下苍生的苦难,心中装着的是国家社稷的安危。从暮投石壕村,到半夜观吏举,听妇词,再到天明登前途,他的前途又在哪里呢?唐王朝的没落折断了他飞翔的翅膀,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杜甫用高超的写作技巧来表现百姓的苦难和国家的伤痛,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尊称为“诗圣”。
七、结语
杜甫以穷困之身怀济世之志,处漂泊之境而无出世之心。他是安史之乱中最憔悴的难民,却成就了历史上最辉煌的诗史,诗圣。让我们带着对诗圣杜甫的崇敬之情和对他作品的更深刻的领悟来结束今天的这次时空之旅。推荐大家课下阅读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55100)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