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天涯共此时 温馨满人间

时间:2024-05-11

邱 云

除夕守岁。是我国传统习俗。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给我们留下了一串串脍炙人口的守岁诗篇。如今品赏起来,仍然十分真切感人。

守岁乃“月穷岁尽之日”,据考证,魏晋南北朝时就有守岁之俗。晋代周处《风土记》中即有“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的记载。南北朝时期诗人徐君倩。除夕与妻子一起守岁,写下了《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诗句从多个侧面反映了1400年前人们在除夕之夜欢乐待晓的情景。至唐宋时代,除夕守岁更加盛行。诗人守岁之情更浓。发于笔端存于诗中者甚多。如唐朝诗人李德裕对人们除夕守岁彻夜不眠作了具体描述:“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摧。”大诗人杜甫对除夕守岁的情景有着更加生动的描绘:“守岁阿戎家,椒盐已颂花。盍簪喧枥马,烈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唐太宗李世民的《守岁》诗则描写了皇宫之内除夕守岁的豪华和欢乐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岁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除夕良宵不能与家人团聚,“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如唐朝边塞诗人高适所写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烛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夕之夜,作者寄宿旅馆。唯有寒灯相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想到千里之外故乡的亲友。或许他们也正思念自己,而自己一生蹉跎。无所作为。只是带着如霜的两鬓进入新的一年。想到这些。不禁悲伤万分。而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一诗,则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因公务在身或其它原因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远方游子,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的思乡之情:“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白居易也作有《客中守岁》诗:“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佳节动情怀。民族英雄文天祥在他于人世间的最后一个除夕,面对死亡,大义凛然,写下了另一番情调的《除夜》诗:“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途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除夕之夜。该是家家团聚喝“屠苏酒”的时候了。可自己却被囚于黑暗的牢狱里,孤灯为伴。凄凉满怀。透过悲怆低沉的诗句,我们可以感觉出一种因复国杀敌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强烈遗憾之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除夕守岁之时,人们借年头岁尾相交的机会互相祝福,或回首旧岁或展望新年。重新构思新生活。如唐元稹在《岁日赠拒非》诗中写道:“君思曲水嗟身老。我望通州感道穷。同入新年两行泪,白头翁坐说城中。”岁月不待人,逝者如斯夫!“相见无多语,年新德又新。”这是宋朝诗人戴,爵的诗句,不仅祝愿身体健康。而且祝愿德操进步,实在难难可贵。苏东坡《守岁》诗云:“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生动描述了人们欢聚守岁的场面,又表现了诗人只争朝夕的精神,因而广为传诵。明代才子文征明的《除夕》诗则日:“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足见其惜时奋进之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