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俞文晖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由文字、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醒目,直观。随着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它不仅是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强化学生多元阅读能力的必然过程。
一、挖掘教材资源,改变阅读方式
教师可以在课文教学中,通过对连续性阅读材料的非连续性转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为例,这篇文章脉络十分清晰,教师不做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能明白其中的内容,于是笔者在课前制作了一个表格,让学生边阅读边填表,表格如下:
这种阅读方式,使得学生在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能够通过表格等来建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过程中更容易把握要点,从而提高了阅读效率。
综合性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方向,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根据文本的特点,编制相应的思考题,引发学生阅读思考。比如在教学《爱莲说》后,笔者就以“莲”为意象,设计了一个综合性教学活动,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查找资料,将莲花的别称、种类、作用等整理成科普性的小百科;第二,收集莲花图片,尝试着手工绘制莲花,并在下面附上简要的介绍,重点突出莲花的外形美与内在美;第三,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外阅读来查找与莲花相关的古诗词名句,并收集整理好,作为莲文化的组成部分;第四,以莲为主题,创作一篇作文。这种综合性的语文教学,融各种阅读材料于一体,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
二、整合课程资源,实施跨科教学
如前所述,非连续性文本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如图表、广告、漫画等,这就使得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超越了普通的文字阅读,它包含了图片欣赏、表格分析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实际上属于数学、美术以及其他课程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意识与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还要做好跨学科教学的工作。比如,图表是数学学习中的常见工具,如何从图表中去分析、处理数据,也是最为常见的数学题型。教师可以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综合图表在归纳总结上所具备的优势,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知识点进行筛选与概括,培养其阅读环节中的理性思维。
笔者在执教《河中石兽》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石兽出现在上游的原因,我借助学生在科学中学到的相关知识,在上课时请两位学生画出图片,并配以讲解。具体如下:
学生采用科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终于体会到河中石兽为何会不合常规地在上游找到。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活用生活资源,提升“应世”能力
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不多,但在日常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则广泛存在,并获得了充分利用。例如,说明书、安装图、路线图、广告牌、讲解词等都是非连续性文本的典型代表,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教师还要从日常生活着手,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学生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比如,学生都有过感冒发烧的经历,期间必然要服退烧药,退烧药的说明书就是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笔者就以此为依据,设计了如下的问题:药品的正式名称是什么?主要治疗哪些疾病?偶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服药期间有什么禁忌?这些具有导向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去主动挑选信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当然,路上随处可见的宣传广告、画册等也是常见的非连续文本阅读材料,它们在课堂中的运用不仅有强化阅读能力培养的作用,也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试想,在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今天的课拿着一瓶药和一张说明书跟学生一起讨论这样的药适合什么样的病人吃,什么年龄、什么体重、什么症状的病人该服用多少;明天的课针对教室里的盆载出现枯萎现象,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再一起解读探讨保护措施;后天针对社会实践活动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讨论、解释……每一天的语文课堂都是那么的让人紧张、期待。也许到那时,我们曾一度羡慕的外国中小学生会写论文、做课题、搞研究的理想教学将离我们不远,我们的学生也真正实现了从“应试”到“应世”,从“读语文” 到“读生活”的跨越!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台州初级中学(317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