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加强思品教育 凸显民族文化

时间:2024-05-11

王刚

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在民族文化遭受西方文化和快餐文化不断冲击的今天,充分发挥古诗文那种凝练人心、陶冶情操和熔铸精神的作用,对于培养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志有气的现代公民来说,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和非常重大的深远影响。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就如何利用文言文教学开展学生思品教育,试作出一些简要性阐述。

一、感悟诵读,激发审美意识

与现代文一样,文言文中蕴藏着丰富多元的“美”的元素。凡是入选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美文,极具很高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比如《关雎》《蒹葭》《陌上桑》等言情类古诗文,不仅言辞凝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而且诵读轻盈、婉转流畅,内中描绘的人物形象令人心驰神往,更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妙言佳句“历经千古而不衰”。对于诸如此类的作品,在掌握要义的基础上,教师应当而且必须引导学生多读多悟,一方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另一方面从中收获各类美的享受。以《关雎》教学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绘了绿草茵茵的春河边,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快乐嬉戏;更有一位美丽少女动作优雅地在采摘着荇菜(“左右流之”)。面对如此的景美情美人更美,怎不会撩拨起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呢?又怎能不让阅读者心旌神荡呢?正如孔子所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它不愧为后世的爱情审美观奠定了完美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趣意识

文言文不仅普遍具有“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创作特点,而且所表述的

情节内容和思想内容距今甚远,这对于缺乏文学基础的初中生来说,客观上存在相当的学习困惑。有鉴于此,教师若是本着“应试教学”的指导思想而沿袭“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活动模式,势必难以收获相应的教育教学效果。与此相应的是,我们应充分结合固有的时代背景、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努力创设寓教于乐的良好情境,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趣学习意识,从中赢得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综合效果。以《木兰辞》教学为例,教师可事先讲述“历史第一位巾帼英雄‘花木兰扮男装、代父出征——英勇杀敌、晋爵受赏——巾帼英雄、辞官归乡——当窗理红、还我女装”的完整故事情节,并借助多媒体适时播放《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豫剧戏曲。如此而为,不仅可以有效激发课程学习情趣,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内容的学习、理解、巩固与记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英雄主义情怀,对他们进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前后比较,孰优孰劣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三、开展意象教学,培养情志意识

古语云:“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古典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在文言文范畴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显现出“言尽而意无穷”的无限魅力,而且具有修身养性的超高德行(如“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有触类旁通的借鉴功能。更为可贵的是,诗词教学能够通过可观可感、可触可叹的意象解析来培养学生的“情”和“志”,这也正是诗词文学的核心灵魂和精神力量之所在。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中“枯藤”“老树”“昏鸦”等艺术形象都是构成意境的意象,同时带有一种破败、萎缩的情感状态,共同营造出一种羁旅漂泊、凄清伤感的人生意境。而流芳百世的《龟虽寿》,是曹操53岁那年在击败袁绍父子和平定北方乌桓后而写的,所以他极度鄙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而高度赞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者以千里马自喻,表达了自己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并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它给予读者“不羡龟龙只羡马” 的意象描写,显现出那种“不负此生、志在一统”的抱负情怀。

四、开展古今联系教学,培养学用意识

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在于“学以致用”四个字。积极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活动,一方面通过“古人”“古学”“古事”来不断丰富现代人的学识,另一方面则借助“古情”“古志”“古力”来逐步熏陶现代学生的思想情操,增进他们的人格修养。虽然背景不同、时代久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古为今用的方式,把其转换为与时俱进式的现代精神元素来滋补并潜移默化给学生,促使他们的大脑和心灵逐步地充实起来、丰满起来和先进起来,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好基础、铺实路。如教学李白的《行路难》时,可引导学生重点抓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充满人生哲理的诗句,并联系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进行讨论交流,教育他们只要富于理想、认真学习,并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和毅力,就一定会有“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时候,要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再如教学杜甫的《望岳》时,教育学生要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教育他们为人要有登高望远的雄心、信心以及自强不息、敢于超越的气概。

总之,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及其广大教师的工作职责。语文教师应始终本着“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施教原则,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努力把文言文教学打造成为思品教育的又一有效载体。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2523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