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标下对语文学法.指导的探索与反思

时间:2024-05-11

马进步

初中语文教学要走上创新之路,改革教学方法是关键,其中,学法指导应作为教法改革的重点。学法指导主要表现在“复述巩固、设问导读、合作探究、拓展提升、当堂检测”五个方面,现将自己在学法指导方面所进行的一些探索与反思略述如下。

一、复述巩固

复述巩固主要是指在新课时复述上节重点内容及与本节课衔接紧密的知识点,找出知识的生成点。复述巩固可采取2人小组互相口述,也可用“课前3分钟演讲”的形式进行,这两种方法既可以巩固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在中学语文基本教学中口头语言表达是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词语以及字词的正确读法;要求做到说话语句完整流畅、语气连贯自如,谴词造句准确恰当,普通话语音标准清晰。这种复述可以克服语言重复琐碎、语无伦次、杂乱无章等毛病。通过复述巩固,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快乐感,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顺利地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复述巩固的效果如何,主要在于课前预习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提纲或预习题。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预习。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习题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他们经过努力后能独立完成,真正达到为学生预习搭桥铺路、导向启示的作用,否则便达不到应有的预习效果,有时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二、设问导读

设问导读这一环节主要是利用大小组这个平台,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帮助,达到共同提高。

首先教师要指导好“设问”这个环节。要求:争取流利的读通课文,遇到疑难要看注释或查资料;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勾画圈点批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其次教师要指导好“讨论交流”这个环节。讨论交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小组讨论交流。首先组合好学习小组,应尊重学生的意愿,由学生自己组合,教师给予适当调整,原则上小组成员按照学习程度组合,以保证讨论交流的质量。在小组交流中,围绕“设问”中弄懂的、不知道的、还想知道的展开交流。二是大组讨论交流。各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交大组交流。教师要巡视各组,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适时点拨,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使讨论有实效不走过场。

三、合作探究

教师要目标明确,紧扣重点知识,挖掘设计意图,从不同角度重点讲解一两个题,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所选的题要在“点子”上,选在“关键处”。什么样的地方是关键处呢?张志公先生的解释是:“就是确实比较难懂的地方,或是全文中特别重要的地方,或者写得特别精妙的地方。”这些地方不讲,学生的思想就会受阻,出现“卡壳”现象,或者是忽略过去,没有任何印象。这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或用几句精炼的话提醒一下,学生就会顿悟,就会激发起兴趣和想象,打开思维的闸门。通过合作探究,能使学生很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包括知识拓展、方法拓展和题型拓展。实施办法是课上解决与课下解决,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这要根据学情具体安排。例如静宁县盛产全国有名的红富士苹果,教师设计拓展:写苹果,组织学生到果园观察,描述家乡的苹果(写短文)。画苹果,为富士苹果写广告词,作广告画(广告策划,校园展示)。访苹果,采访果园种植户,了解富士苹果的生长周期及经济效益(口语交际,写采访稿)。看苹果,实地观察种植苹果的环境及土壤,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提出改良苹果品种的建议(调查访问,小组汇报)。设计这样的拓展,能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即基础知识过关训练,与设问导读一样,都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用基础知识点组题,检测了解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心中要有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动脑、动口、动手,使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新的知识。对检测题的正误,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可以延缓集中,让大小组展开辩论。这时的信息源不再是教师一个,而是多个,信息渠道也由单一变为多条。这样的课堂结构,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学到活的知识。还可以避免教师给学生留家庭作业的盲目性,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乐学、好学。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通过长期训练,让学生养成善思、善问、善辨、善学的好习惯。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感到学习是轻松的、愉快的,才会乐于实践,不断创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