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加减乘除”

时间:2024-05-11

肖显涛

在语文教学中,为让学生变得鲜活,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然要采用一些教学技巧。其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加减乘除”法,会让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激发。所谓语文教学中的“加减乘除”,分别指在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使用的四种教学方法,具体阐述如下。

语文教学的“加”,是补充,是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针对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或知识准备不足,给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作为理解本课内容的背景,也可以是拓展延伸,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课堂上,适当给学生补充相关内容,无疑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比如讲课文《散步》,当讲授到“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时,我们一般会让学生去理解品味这个句子。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小路”的情况。“小路有意思,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作者没有讲小路的具体路况,但学生可以根据“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来反向猜测小路是怎样的。学生联系春天多雨,猜测出小路可能狭窄、不平、路滑等,走起来要注意,不然就会滑跤。于是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到,“我和妻子”走得慢、稳、仔细,是怕走路摔倒,跌坏了母亲或儿子,表现了对家人的爱。

“背着母亲不摔跤,只是快走,会不会对老人造成伤害呢?”对这个问题学生可能还理解不到——即使不摔跤也可能对人造成伤害。笔者就给学生补充一个暑假里发生在我和母亲身上事。母亲八十多岁,身体很弱,走路靠拄拐杖,上下楼就要人背。每次笔者背母亲下楼,母亲都会说:“慢点。”有一次,笔者推开单元门,想趁门合上之前出门,就快了一点,三两步一蹿,结果听到母亲胸前骨头“啪”的一声,母亲痛得受不了,以致大口喘气都心口疼。后来吃了一周的药才好转。补充了这个材料后,学生理解了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的主张了,对“我”和妻子走得慢、稳、仔细,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语文教学中的“减”,是指在课堂教学时故意给学生“留白”。所谓“留白”,本是中国山水画中通过部分画面不着一丁点墨,使画面虚实结合产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这种技巧的使用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包办太多,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过于狭窄,反而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教学亦可在细针密线、鞭辟人理的同时,给学生留点回味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留白”。比如在课堂上,教师把某些知识有意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这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所以这种“留白”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留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通过独立探索、研究,不断去填补空白,从而达到对这部分知识的更好掌握。

语文教学中的“乘”,是指课堂气氛渲染,比如老师用夸张的神情、特殊的语气、适当而不低俗的调侃等手段渲染课堂气氛。当课堂教学到难点时,学生总是领会不到或理解不深,课堂一度沉闷。这时我们就要进行课堂气氛渲染了。比如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故事,或进行适当而不低俗的调侃,这样可以影响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秋天的怀念》这课时,总不能深刻地理解母亲对儿女的挂念。笔者给学生分析史铁生与妹妹在北海公园看菊花的情景。先引导学生欣赏各色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笔者在学生分析菊花的特征、气质含义后,再问学生:“母亲不断地央求‘我去看菊花,有何含义呢?”学生分析了菊花的淡雅、高洁、热烈,傲霜,对生活充满热爱,理解到母亲就是希望“我”能够像菊花一样,富有生命力地活着——好好儿活着。这时,笔者对“好好儿活着”进行了反复渲染。笔者深情地带点颤抖的语调,反复地说着“要好好儿活着”;“史铁生拉着妹妹的手,深情地说——我们要好好儿活着!”母亲没说完的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要好好儿活着”。学生受到震撼,深刻地理解了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也理解了史铁生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教学中的“除”是指删除,就是将一些内容或知识点果断地删除,课堂上不讲。我们是用教材教,教材是我们使用的工具。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和准备情况,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重新组合。一些过难的知识点,可以大胆删除,因为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可以学。有人说语文讲授无深浅,但一定要有度。我们的目标是让教学获得最佳效果。有人认为一堂课讲得不多似乎不好。这只是说这一课似乎还有知识点没有讲到,但“过犹不及”,讲得太多了,也不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做盛装知识的器皿,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再说有些知识现在讲了没有用或者讲了学生也不懂的,真的不用讲。

总之,语文教学是门艺术,不当拘泥于教材、教法。一切从学生出发,为了一切学生。我们应当巧妙地在课堂教学中适当采用“加减乘除”,让语文课堂教学有趣而高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