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黄其问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意味着我国的基础教育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却很少考虑每个学生的独立性、特殊性、具体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要求统一,遍地撒网,到处播种,却网不到鱼,开不了花,课堂效率迟迟得不到提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面向全体分组分级评价的模式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和“大一统”的缺陷。单就语文教学而言,它不仅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区分性,针对性,还能与平时的语文教学结合,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四个方面。如果说,语文是一个人的手掌,那么,听说读写就是人的手指。人的五个手指伸出来是长短不一的,但是缺一不可。我们不能以最长的中指否定最短的无名指,也不能以无名指否定中指,同样道理,一个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在某方面的薄弱,进而彻底否定他的其他方面。作为语文老师,就是要使学生在强的方面更强,在弱的方面加强,从而全面提高语文各方面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面向全体、分组分级评价的模式非常重要。语文老师所关注及要评价的,绝不是语文素养出类拔萃的某个或某几个个体,他要放眼全班,不管是语文素养高的,还是语文素养低的,都是他关注的对象,培养的对象,评价的对象。分组分级是指对学生在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能力高低的甄别。有的学生听、说、读、写几个方面都不错,有的学生在说、读方面能力强些,在听、写方面能力差些,而对这些能力高低的判别,需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长期考查,并对每次活动及参与活动的学生的表现有及时的评价记录。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给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分级,在分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在训练的过程中,设定追求的目标。
以写作为例,经过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的练笔写作,一个语文老师应该知道班里哪些学生的文笔好些,哪些学生的文笔差点,哪些甚至不知如何写作;更细致点,知道哪些学生擅长叙事,哪些擅长抒情,哪些擅长议论。这个时候,就要进行分组:擅长叙事的分在甲组,擅长抒情的分在乙组,擅长议论的分在丙组。分完组后,还要在组里分级:最擅长叙事的,判为一级,其次是二级、三级……其他组以此类推。分组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尽所能,进而做到扬长避短,以优势弥补不足。同时,分组也使老师在作文训练中更有针对性、目的性。教师可以布置一次作文练习,让善写记叙文的,写记叙文,善写议论文的写议论文。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分级的目的还在于让学生看到差距,从而积极进取,迎头赶上。有的同学虽擅长叙事,但分级会使他认识到,在他的前面,还有高手。这会给他造成一种紧迫感,不服输的念头会驱使他紧追前面的同学,以孜孜不倦的态度,呕心沥血的精神打造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这样触一发而动全身,会有效促进全班学生你追我赶,焕发写作热情。写作可如此进行,但是单纯而集中的能力训练,并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这就需要把这些包括写作在内的其他能力的训练糅合到平时教学环节中,分组分级的评价模式仍旧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朗读,教师要求学生诵读全文,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强弱进行恰当安排。可先叫朗读能力很强的学生读,再依次按强、较强、一般、差这样的顺序进行。一轮读完,教师或学生要对朗读者的表现进行评价,对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要求也要高,水平一般的,只要能读得顺畅,就可以了;然后再先弱后强来一轮。在这样的分组分级循环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较清晰感受朗读水平高低的变化,用心揣摩这种变化的原因,加强练习,取长补短,朗读能力就会越来越高。
又例如表达(说),教师在设计话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度,以顾及学生表达能力的高低强弱。可以设计这样有难易度区分的问题:(1)概述祥林嫂的故事(易),(2)祥嫂是个什么样的人?(较难)(3)是谁害死了祥林嫂?(难)然后分组分级,把学生分为表达能力强、表达能力一般、表达能力弱者三个组,在此基础上,既可以要求级别不同的学生回答同一问题(好处是表达的优劣明显),又可以要求对应级别的学生回答对应难度的问题(好处是能够鼓励学生)。教师要对每一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体点评,对每一个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并记录下来,以供以后参考对照。
面向全体分组分级评价的教学模式,既重视学生的整体,更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区分度好,针对性强,而及时的评价,又能让学生定位准确,从而取长补短,形成竞争氛围,这些对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将起到积极作用,应是课改新的方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