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优化情境创设 激活学生体验 落实评价导向

时间:2024-05-11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龙浔中心小学 赖新东

为加强孩子们的语言学习能力,教材将口语交际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进行情境创设是难点和重点,本文将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图书馆借阅公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情境创设。

一、情境创设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

1.适当引导的原则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通过让学生听他人的说话来揣摩句子中所隐含的任务、心情或者是语气,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果。

2.实际性原则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并邀请同学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朗诵,但一定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更加突出体验效果。

3.平易化原则

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一定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情境创设在贴近生活的同时也要贴近学生的认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材料应该取自于贴近学生平时生活的内容,但是又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样学生不会感觉陌生,又可以在思考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收获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师生之间也应该有思想的交流,通过相互启发,促进彼此进步。

4.互相合作原则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不仅要学会相互交流,更要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创意成果,在欣赏自己的同时,更要学会欣赏他人。

下面就这四种原则举例。在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图书馆借阅公约》中提示语揭示了本课的主题和内容——跟同学商量如何借书和管理书籍,形成班级的“图书借阅公约”。该口语交际的重点就是在跟同学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班级的“图书借阅公约”。教师设计的重点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让学生通过借阅书籍,发现在借阅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并讨论解决办法,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习要靠积累才能从量变达到质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根据学生当前的水平进行情境创设,建立学习的大框架,使教学有层次、有深度。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是大步向前。

二、对评价导向的落实

在进行情景模拟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善于思考是一个大难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的习惯。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商量》这节口语交际课中,学生学会了用商量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蛮横的语气。在下一个单元口语交际又提出了《图书馆借阅公约》这个交际内容。这里的语气,相比于商量应该更加严肃和丰富。不应该仅仅是“可以”等回答语气,更应该尊重别人的态度。但是法不容情,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应该严肃地处理借阅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在情境模拟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评价的作用,及时对学生的语气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语气。因此,在教学《图书馆借阅公约》时,每个情境评价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

1.体会句子,提供解决方案

我根据《图书馆借阅公约》为学生提供了两组句子,分别是:

(1)小明同学借的书马上就要到期了,但是她还没有看完,怎么办?

(2)小红同学不小心把书籍弄丢了,她该怎么办?

2.师生示范

教师创设情境:小红借的书到期了,班级图书管理员小兰要求小红还书,小红一直拖延,最后追问下才知道小红将书弄丢了。

这应该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碰到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很熟悉,他们说起来也并不困难,只是无法组织语言。在这里目的性更强,小红在弄丢书之后,作为图书管理员的小兰应该怎样跟小红说。教师可以先扮演小兰,学生扮演小红,让学生有意识地模仿教师是怎样说的。

3.角色扮演,体会情感

设置情境(1)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可以向班级的图书借阅公约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可以连续借阅两次或者是延长借阅的时间。这个情景就是让学生“更上一层楼”,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学会换位思考。

一般的同学看到情境(2)会大声斥责小红:“你怎么这样?为什么会把书弄丢了?你要赔!”这种责备式的语气极可能会引起学生反感,比如会把小红说哭等。但是学生在课堂上体会不到这种感情,一般情况下扮演小红的同学通常会说“可以”,于是交际也就戛然而止。这也是学生进行模拟的时候遇到困难的地方,所以这时候,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与学生共同完成情景模拟,例如教师可以扮演图书管理员,问小红丢书的原因,向她讲清楚书籍赔偿条约等等。

如果一味地使用责备口气,很可能会让小红同学以后不敢再借阅图书了。教师应该通过这个情景创设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口气带来的不同效果,真正认识到说话语气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并且学会调整情绪,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做到说话有章有据,不卑不亢,以理服人。

教师在进行情景模拟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调整语气,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在交际中学会平等对待。

三、评价导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目的性原则

在小红将书弄丢的情境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与小红交流的目的是在不伤害小红自尊的基础上让小红把书赔了。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沟通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沟通的内容,还取决于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评价方向可以是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什么是“语气”,包括声音的大小、微笑和讲话时的态度。正确和适当的语气可以使对方感到舒适和快乐。

2.对学生进行激励

在“小明没看完书的”情境中,教师可以对小明进行鼓励,鼓励他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小明诉说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评价指向:①学生的口气如何?②学生在讲述过程中语言是否合乎逻辑,条理是否清晰?③ 听学生是否能够清楚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当学生不能流利地表达时,老师可以说:“我想听你的想法。”这不仅是一种评价,更是对学生的鼓励。当学生感到害羞或不知道如何解释他们为什么不想还书时,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引导:“既然书还没看完,你是想接着看还是把书还了?”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想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使学生明白沟通比哭泣和抗拒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3.评价要具有针对性

在“小明没有读完这本书”的情境下,教师的评价可以是:学生可以大胆地解释自己对借书的建议。

在这个阶段,老师应该关注学生不清楚的地方。作为口语交际的话题制造者,同时教师也是参与者,要注意学生的说话语调,认真听学生说什么,当学生突破难点时应及时表扬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将有目的地模仿,有利于训练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在情景中总结口语交际技巧,以便自然衔接。

4.趣味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同时也应该多增添一些趣味性元素,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扎实的口语交流的前提是教师的精心准备。首先,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明确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创造真实的生活场景。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示范、指导和及时评价,使学生在具体、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完成交际任务,不断提高交际质量。只有多维度、立体化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拥有“规范和得体的言语”。最后,教师应该继续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学会交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