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江苏省启东市慕卿幼儿园 陆红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明确指出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杜威则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要求学校与社会生活结合,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结合。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大班社会活动《我是新园小主人》来源于幼儿生活,紧扣幼儿的兴趣点,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社会性发展。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一颗与幼儿相通的童心,为孩子营造温暖、关爱、平等的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教育来源于生活,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搬入新园后,新园的一切让幼儿从新奇到渐渐熟悉,看到时不时有客人来园参观,于是萌发了想当小导游的愿望。教师及时关注到孩子的兴趣发展,并顺应孩子的成长需求,主题活动“我的新家”便应运而生。如此,这个主题的生成就是有意义的,该主题下开展的活动,对促进幼儿发展的也是有效的。
本次活动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紧扣幼儿的兴趣,是在幼儿对新园比较熟悉且有了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注重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并且对其语言表达能力、创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本次活动中,教师给了孩子们足够的“自由”。为孩子们营造的氛围是自由的,不再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是以“幼儿为本”,给他们想这么说、想这样做的机会。活动中孩子们采用个别交流、两两交流、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畅想小组名字,绘制各具特色的导游旗。教师的放手让孩子们有了更大的自由表达的空间。
幼儿在第一环节中,自由表述——我喜欢的新园;第二环节中,自由选择同伴——组成小组;最后环节中,自由选择客人老师——参观新园。幼儿在“自由”氛围中享受交往的快乐和成功感。
如今课程游戏化精神已深植于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心中,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宽松有趣的活动氛围,才能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
在本次活动中,因为氛围自由,孩子们的表现就显得更加自主,他们自主选举导游组长,自主确定导游小组名字,自主商量参观地点,自主交流任务分工,自主完成所领任务。这也正与《指南》在社会领域中提到的“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认真努力地完成任务”不谋而合。
整个活动中,这些大班幼儿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点,他们愿意与人交往,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指南》明确指出,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人际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结合大班下学期幼儿具有初步的商量、分工、合作能力,以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本次活动以小组完成任务为主要组织方式,幼儿自主形成小组,合作商量、分工完成小组任务。幼儿与同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不断发展和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指南》在社会领域提出教育建议: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本次活动中,幼儿合作商量为小组取名、推选组长(活动中幼儿自己想出解决办法:猜拳)、小组共商参观地点,接着商量分工,领取任务,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
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发现同伴有困难,就伸出援手或主动和同伴一起完成某项任务(一组四人完成三项任务,暗示幼儿可能需要合作)。幼儿在任务的不断推进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当小组介绍任务完成情况、邀请客人老师时,那份集体荣誉感得到最大的体现,他们深深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次活动孩子们以当“小导游”为角色扮演,这种既是生活中实在的职业,又类似于游戏的存在,极大地吸引了所有的孩子,他们快乐地畅想、大胆地创造、愉悦地操作、积极地互动,充分体验合作之乐,和谐之美。
在推选导游组长和确定参观地点环节时,幼儿出现了分歧,但教师只是在一旁观察幼儿提出的解决方法,以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幼儿发现合作的快乐。幼儿在描绘参观路线、绘制导游旗、设计宣传图时,教师提问:“这三样任务,你觉得哪一件比较难,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幼儿提出问题,同伴帮助解答,这样的互助合作方式能更为幼儿接受,也更好地促进幼儿自我成长。当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又需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时,孩子们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性地制作各具特色的路线图、导游旗、宣传图,这个环节更是让孩子们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分享彼此经验和创意的快乐。
正是在“自由自主”的氛围中,幼儿积极愉快地合作、协商、分工,以新园小主人的姿态,小组带领客人老师参观,体验小当家人的骄傲与自豪。“人多智慧多”“团结就是力量”等道理再不需生硬的说教,真实体验、深切感受对幼儿来说才是最有效和最重要的。
纵观整个活动,达到了如下两点目标:
实践证明,每一次活动的生成只要是由幼儿发起的,那多半会让幼儿兴致盎然,因为,幼儿发起的活动是来源于他们的兴趣,或是出自于他们的游戏或生活。都说“一个爱生活的人都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事物充满兴趣”。从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我们首先要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挖掘生活中蕴含的教育价值,让生活不再只是生活,而是成为孩子学习的课堂。
大班社会活动“我是新园小主人”因为来自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新园、新家、小主人”给了幼儿很多的话题和充分的操作、体验的平台和机会,所以幼儿在接地气的主题和多样化的活动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
说到社会交往,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可能有“合作、协商、分工、分享、互助”等一系列词语。对大班幼儿来说,合作分工是社会性发展可以达到也必须达到的程度。以往,合作的形式或内容是老师提出的居多,幼儿少了自主的机会。于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有消极的情况出现。但老师只要给了幼儿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分组,并且在组内和同伴合作,整个过程中,幼儿的表现是积极愉悦的。他们的合作不只是形式上的“在一起做”,而是以交流、互助、分享、协商等显性行为来呈现;同时,幼儿在这样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和展现。
对于来源于幼儿生活的多样活动,教师所要做的是顺势而为,为幼儿搭建一个能助力于他们发展和成长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观察幼儿、读懂幼儿、支持幼儿,追随幼儿的脚步,平视他们的世界,感受他们的快乐,是幼儿教师现在和将来都必须要做到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