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题九

时间:2024-05-11

程创

说明: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骨朵/骨肉 抢劫/呼天抢地 沐猴而冠/勇冠三军

B.田埂/梗概 希冀/羽翼未丰 一丘之貉/络绎不绝

C.糊口/糊弄 咀嚼/咬文嚼字 乐以忘忧/乐以教和

D.啄食/雕琢 弘毅/股肱之臣 如椽大笔/缘木求鱼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通牒 青酶素 德高望重 匪夷所思

B.晦暗 势利眼 处心积虑 度过难关

C.休憩 练习簿 断壁残垣 蔽帚自珍

D.馈赠 出岔子 呱呱坠地 未雨绸缪

3.古诗文默写。(8分)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__________,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

(3)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蕴含哲理并描绘了农村变化万千、明媚绚丽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典诗歌一如陈年佳酿,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小草初萌芽,我们同韩愈感知“__________,__________”(《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清新美景;秋日胜春朝,我们和刘禹锡共赏“__________,__________”(《秋词》)的怡人景象。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组,分析人物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①鲁智深与李逵 ②鲁滨逊与格列佛

(2)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述故事情节,并说说你对这一情节的体会和感悟。

①灰姑娘(《格林童话》) ②大战红孩儿(《西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读书最大的益处是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灵感,而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书中的内容。(1)___________。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我们对书本知识的盲从,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让我们变得更有思想。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2)____________,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2010年1月,有关学者在“低碳中国论坛”年会上首次提出了设立“全国低碳日”的倡议。

2011年,国家信访局接到有关学者关于设立“全国低碳日”或“全国低碳周”的建议函。

有学者表示,设立“全国低碳日”的目的是普及气候变化知识,树立低碳发展理念,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各项任务。

【材料二】2017年6月13日是全国低碳日。当天,河南南阳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月暨全国低碳日活动启动仪式在市民服务中心广场举行。

此次活动以“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为主题。南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会同其他市直单位,通过设置节能降耗知识展板、百人签名倡环保、发放节能倡议书、讲解节能小技巧等形式,吸引众多市民观看并参与其中,市民们承诺将积极响应号召,把节能减排进行到底。此次活动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大美南阳营造了良好社会。

【材料三】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2)【材料二】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两则文字材料的内容,简要说说【材料三】中图标的寓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16分)

那些在冬天里发光的事物

①冬天的一个早晨,天空飘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一个父亲的菜摊车上坐着一个小男孩,男孩用给菜保温的被子围着,父亲用手给男孩掖被子。男孩和那些蔬菜在一个被子里,他在悄悄地成长,他听着父亲在寒风中颤抖的吆喝声。那一声紧似一声的吆喝。在这个冬天凝固。

②雪压着父亲,令他双肩疼痛,但他依然没有停止吆喝。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他对男孩说:孩子,你要记住,生活,不会总是冬天。

③这是我看到的一幅活生生的摄影作品,在阴暗的背景和漫天飞舞的雪花的衬托下。男孩稚嫩、红润的小脸与父亲饱经沧桑的脸形成对比,父子俩在艰辛的生活中相依为命,特别是父亲使劲发出叫卖声时,脸上的表情使人看后心灵为之震颤。

④一对生活在贫困山区的父子,他们也许一辈子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没乘过电梯,没打过的士,没进过电影院,甚至一间温暖的屋子、一顿饱饭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奢侈品,但即便这样,他们一样顽强地活着。因为他们坚信:雪终究会融化。花朵终究会醒来。不管今天下了多少雪,刮了多少风,明天都会是阳光普照、鸟语花香的崭新的一天。

⑤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苦,但他们心中有光。

⑥三九天是最适合吃火锅的日子。周末邀上一两个知己,去了一家很小的火锅店。这家火锅店饭菜味道好,环境也不太嘈杂,所以我常常去。店主是个姑娘,一副有担当的样子。她昂首挺胸的,给人一种照耀四方、母仪天下的感觉。她不会接“绣球”,别人眼睛瞟她再久,她也不懂别人啥意思,单纯得连性别都模糊。我和朋友开玩笑说:“可以观察她的眨眼,略长地眨一次代表思考,快速眨动两三下代表同意,长时间不眨代表她心里有不同的想法。”

⑦算账的时候,我给朋友们做了示范。我说:“我今天忘记带钱了,下次一起结,行不?”她快速眨动三下眼睛,点点头。朋友们乐不可支,我忙说:“逗你玩儿呢!”她却一点都不恼,说道:“谁还没个不方便的时候呢。”接着继续嘻嘻哈哈地和顾客们逗趣。

⑧她身上有光,她的火锅店很明亮。

⑨为了让环卫工人临时休息和取暖,一家超市在门口挂了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用很大的字写着:“我知道你冷,进来暖暖吧;我知道你累,进来歇歇吧。不用担心,没有人会嫌弃一个父亲身上的灰尘,也没有人会嫌弃一个母亲脚上的脏雪。”

⑩我在这块写字的牌子上,看到了光。

⑾多年前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应一个义工朋友的邀请,前去参加他们为白血病儿童募捐而搞的一场晚会,会场设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办公楼里,楼下是一家夜总会。晚会现场就像大教室一样摆满了旧的棕色软皮折叠椅,人很多,在几个义工的引导下,倒也井然有序。晚会上演了一个关于白血病儿童故事的小品,业余演员们演得很粗糙,可是当表演结束时,众人起立鼓掌欢呼的一刹那,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⑿那原本是我一生最为糟糕的日子,站在那样一群大多数并不认识的人中,我却有了一种被接纳、被包容的感觉。会场上,几乎所有人都与身边的人互相问好、握手,甚至拥抱,身处会场中,我泪眼婆娑。

⒀那一刻,我看到,那掌声里有光,那眼泪里有光,那里的椅子也有光,那里的一切。都在发光!

⒁如何让一件事物充满光亮?

⒂为它注入爱!就这么简单。而希望、信任、悲悯……都是爱的组成部分。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有义务去做一个耀眼的发光体。

(朱成玉/文,选自《辽宁青年》2017年第4期,有校改)

7.本文写了哪几件让冬天充满光亮的事情?请分别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⒁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提到“冬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口言之。身必行之

①“口言之,身必行之”出自《墨子》,原文为:“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告子认为自己有能力治理国家,墨子告诉他:“从政之人,嘴巴上说的,行动一定要做到。现在你口能称道,自身却不能实行,这是你自身的矛盾。你连自己都管不好,哪里能治理国家呢?”

②把言和行联系起来,考查一个人的修养品德乃至为政标准,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哲学家张岱年说:“中国哲学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学说与生活实践融成一片。中国哲人研究宇宙人生的大问题,常从生活实践出发。以自己的身心实践为入手处,最后又归于实践,把理论在实践上加以验证。”关于知和行的关系,除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哪个容易哪个困难等讨论内容之外,二者能否合一,即理论和实践是否能够统一,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贯彻始终的大问题。

③中国古代思想家大都直接投身于实践活动之中。他们普遍认为,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将所学的理论付诸实践,用于现实生活中。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就将实践与言论的统一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因此,孔子一再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表示欣赏,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他主张“其身正,不令而行”,本质上即强调,政治思想首要的是统治者自身先去实践,百姓才能自觉跟从。

④根据知和行统一的程度,荀子甚至从国家需要上区分了几个层次:“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所谓“国宝”“国器”“国用”“国妖”,就是按言与行是否一致分出的等级。最好的“国宝”是说到做到,“国妖”则言行相悖,说一套,做一套。荀子的思想和孔子一脉相承,都把能否处理好言行关系看作国家政治生活极为重要的方面,并提到“治国理政”的高度去认识。

⑤墨子的“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和孔子的“为政以德”、老子的“以正治国”,都是一个道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领导、管理、治理,从来都是自正正人,身教为先,言教次之。现实中,部分官员言行不一,台上台下、人前人后,存在“两面人”的现象,只能被理解是“为什么人”的宗旨和目标发生了偏转,“利益”之天平倒向了自身,动机之“矢”迷失了方向。重新矫正,就要找回“初心”。近几届党的领导人上任之初,带领主要班子成员到西柏坡,去“一大”会址,到南湖看“红船”,其用意不言而喻。***总书记反复强调“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值得深思。如果“言义而弗行”,当下失去的是民信,最终失去的是民心。

⑥“口言之,身必行之”不只适用于内政,也适用于外交。***总书记在国际场合的演讲中提到这一古训,另有深意。我们注意到,世界各国间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制约,一些表态往往流于言辞,落实很困难。特别是有些国家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管它什么国际原则和国际正义,自我言行相悖,一切唯利益马首是瞻,搞双重甚至多重标准。这种“短视”的做法损害了互信,造成国际大家庭的不团结。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拿出切实的行动。

(朱康有/文,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12月14日,有删改)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⑤段除运用道理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开头引用《墨子》中的话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的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到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2分)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指出:“只要各方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起来规划,一起来实践,一点一滴坚持努力,日积月累不懈奋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第15~18题。(10分)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二)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则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①不回之本性,人主②不能屈③之,谁能屈之?予尝执此语④同人,有迂⑤其说者。予曰:“匪特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同人诘予曰:“有所本乎?”予曰:“有本。吾家太白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者向北,则花非南面而何?”同人笑而是之。斯言得无定论?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①骯脏:高亢刚直的样子。 ②人主:君主。 ③屈:使……屈服。 ④语:告诉。⑤迂:认为……迂腐。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蔓不枝 青树翠蔓

B.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C.香远益清 益慕圣贤之道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语段(一)中最后用了三种语气议论,请分析是哪三种语气,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语段(一)和语段(二)中所写牡丹的形象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9、20题。(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9.请用自己的话描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现的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最后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1.作文。(50分)

题目:我也想成为一束阳光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插图/望穿秋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