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说明类文章阅读

时间:2024-05-11

张占营

笺 张震

①笺,对习惯坐在电脑前的人而言,这个字有点陌生了。现代人有了QQ,有了微信,还要笺干吗?笺,说白了就是信纸。只不过这种信纸用宣纸制成。按种类分,笺可分为素笺和花笺。素笺即单色箋,如白色、黄色、粉红的笺,以及八行格、十行格的笺。花笺,又叫彩笺、精笺,是用淡墨或淡彩在笺上画上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等干透后再用重墨书写。花笺从古到今都十分受欢迎,捧在手里,就像捧着一块秀丽的绢一样,既是很好的文玩,又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②笺,最早始于唐代女校书薛涛,她侨寓成都百花潭,亲手制作深红小彩笺,用以录写诗篇,当时世人称之为薛涛笺,非常出名,求者甚众。薛涛之前,肯定也有花笺,只是失了记载,没有入史。所以,这项发明就被后人“注册”在薛涛的头上。

③宋、元、明、清,笺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书牍载体,是文人书信往来、诗词唱和的重要载体。据邓之诚《骨董琐记》记载:宋代大画家刘松年就喜欢自制雪松笺,经常用这种笺给朋友写信。元代的曹知白、王冕,清代的金农、汪士慎,以及清末民初的吴南愚,皆是制笺一行的圣手,尤其是吴南愚绘制的艳景笺,更是让人争相睹阅。他将秦淮河畔的几位名艳——董小宛、马湘兰、李香君、顾横波、柳如是、陈圆圆、卞玉京绘成仕女笺,或执拂,或展卷,或拈花,或凭几,并给每人题诗一首,这种艳景笺关得让人不忍心往上面写字。这种笺收集起来,雅致至极。

④民国以后,制笺从翻译《茶花女》的林琴南始,他手绘山水笺谱,通过水印技术由十竹斋、荣宝斋批量发行。稍后,鲁迅与西谛(郑振铎)联手,收罗各地有名笺谱藏本进行翻印,一时间他俩的合作占据了笺的消费市场,这也使他俩在这个领域成了那一代的带头人。整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制笺业最辉煌的时期,在那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绘制笺谱的大家,他们的笺谱被刻制成木版,沿用至今。像齐白石的花鸟人物、陈师曾的花卉蔬菜、张大千的灵芝兰草,都是上乘之作,至今无人可以同他们比肩。

⑤笺是最小的文学形式,不到百字便可以将人情冷暖、陈情抒怀隐含其中。据史料记载,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最早就是以笺的形式到达阅读者手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笺上作书,与作家著书全然不同。作家著书吸引的眼球是越多越好,而笺上作书是给特定对象阅读的,是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的文字,很少有“饰”的成分。笺上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相对而言,它比公开的著作更真实,也更具个性。渔樵闲话是史诗,凡人亦有非常言,这里面有天下计。

⑥现在,很少有人能收到别人寄赠的花笺了。时代变了,大量的新思想、新内容进入了我们的头脑,现在的人太忙了,还有几人贪恋松下悟道、雨中吟诗?笺不知不觉地也成了传统的东西。

(张震/文,选自《书摘》2017年第9期,有校改)

阅读笔记

1.阅读全文,概括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④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分别说明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分析每一段说明的内容,再思考说明顺序。)

3.第⑤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要结合具体内容。紧扣“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点”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对“笺”渐行渐远的惋惜之情。为弘扬传统文化,让“笺”再次走进我们的生活,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整体把握全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条提出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照时,小心你的生物信息被盗用 托马斯·凯奥锋

①如今,技术已经成熟,支付、识别身份、保护个人数据、银行账户管理,甚至出入管制区域等,都能够通过指纹、声音、虹膜或大脑指纹来辨识身份,而且迅速、简单、安全、无差错、费用低,这一前景听上去是不是无比诱人?

②2017年4月,法国里尔的一家商业中心与银行合作,首次测试指纹支付。此外,包括法国汇丰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允许用户通过最新款苹果手机上的指纹传感器来进入个人账户。可以说,2017年是生物密钥的应用元年。

③而且,大众对这一时尚技术的认可度很高:一项针对超过14000名欧洲人进行的调查显示,有2/3的人希望使用生物密钥来完成支付,81%的人认为指纹认证是最安全的手段。

④大错特错!科学家和黑客如今都十分肯定:盗用指纹根本不是难事。原因简单至极——相机像素日新月异的进步。

⑤“拍照时别再摆出表示胜利的V字手势了。”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教授越前功的警告可能会令你发笑。然而他专门就此课题所做的研究表明,指纹被盗的危险真实存在。“在距离对象5.4米处用一台2000万像素的相机拍摄能显示指纹的手势,我们就能从照片上复制出指纹来。用苹果5手机的话,只要距离在30厘米内,都是小菜一碟。”而且,相机像素还在不断提高。越前功表示:“只需制作一根硅胶或其他材料的假手指,贴上偷来的指纹,就可以轻松骗过市场上所有的传感器。”指纹认证,这看似万无一失的技术方案竟如此脆弱。

⑥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社交网络上,人人都自觉自愿地展示自己宝贵的生物特征信息。

⑦“网络盗用的危险真实存在。”法国南巴黎电信学院教授伯纳黛特,多利齐评价道,“用一张脸书照片骗过脸部识别软件已经不是天方夜谭。”那么指纹呢?“目前社交网络上显示的照片都压缩得很小,但相机像素的进步日新月异,照片的分辨率呈指数级提升,想必很快就能在网络上找到任何人的指纹。”越前功解释道。

⑧漏洞不止这一个。“手机本身就很容易被黑客入侵。”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阿尼尔·贾恩介绍道,“在手指放上传感器,而指纹尚未加密存入手机这一瞬间,一个简单的恶意软件就能够捕获指纹。”另外,生物信息数据库也不够可靠。谁负责信息存储及安全?2015年6月,超过500万美国人的指纹信息,在美国一家就业指导中心遭遇黑客袭击时被盗。密码口令被盗还能更改。可指纹只有一个……

⑨虹膜识别技术据说将会整合到下一代三星手机上,它会更可靠吗?“目前而言的确如此。”越前功回答,“必须依靠红外光才能获取虹膜信息,所有网上找到的照片都无济于事。但是使用专门的仪器,或者入侵数据库和手机,依然可以达到目的。”法国泰雷兹公司研发的相机仅需数秒,便能在10米处捕获对象的虹膜信息。

⑩这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无疑使生物密钥所谓的安全性打了折扣。研究者提出数套方案来改善现状,但这些方案会非常烦琐,违背了生物特征识别旨在方便迅捷的初衷。

⑩既然生物密钥既不安全也不方便。那不就走进死胡同了吗?身份与安全公司工程师樊尚为此辩护道:“从人类工程学、成本和安全角度来看,它的好处毋庸置疑。只要能将某个物件或密码记忆和生物密钥结合起来,对于优化某些行政操作,如识别、定位逃犯,核查避难申请者,其优势极为显著。”

⑩所以,我们在删除可恶的密码前,最好再等一等。密码作为纯想象的产物,只存在于思维中,还不会那么快退出历史舞台。

(托马斯·凯奥锋/文,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第22期,有校改)

阅读笔记

1.文章前三段是怎样说明生物密钥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指纹被盗的危险真实存在”?请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⑨段引用日本教授越前功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要分析引用这些话是为了说明什么,又要分析“引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4.应该怎样保护你的生物信息不被盗用?请联系全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日葵真的向阳吗? 祁云枝

①在西安植物园的百卉苑,有一大片向日葵。和煦的阳光下,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肆无忌惮地绽放,在碧蓝天空的映衬下,如同凡·高画笔下惊世骇俗的油画,艳丽多姿,又和谐优雅。

②早上或是傍晚,徜徉在向日葵的花海中,会不时听到年轻的爸爸妈妈给孩子讲向日葵名字的由来:因为向日葵的花盘始终追随太阳,所以这样取名。然而,这个人云亦云的说法是错误的!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③关于“向日葵向阳”是科学真理还是弥天大谎,网上曾出现过一场大辩论。到最后,比较统一的结论是:向日葵只是阶段性向阳。

④向日葵在开花初期,即它的花蕾刚刚绽开、花粉尚未成熟时,花盘的确是每日追随太阳,自东向西;一旦花粉成熟,向日葵就不再追随太阳了,花盘始终面向东偏南方向。

⑤难以置信吗?过一个月后再来看看吧。

⑥西安植物园里这片金色的海洋,验证了这种说法:向日葵花蕾越小,向日性越明显;一旦长大了,成熟了,便执着地凝望东南方。

⑦向日葵既是高深的化学家,又是优秀的物理学家。它能够迅速调遣体内的生长素和叶黄氧化素,轻而易举地完成“大头”旋转这个物理运动——生长素和叶黄氧化素惧怕阳光,遇到光线照射,就会慢慢转移到背光的一侧。同时刺激背光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得快——向日葵利用复杂的化学“信差①”的差异化生长。带动了向日葵花盘的转动。

⑧向日葵似乎明白,一直面向太阳,花朵就会像孵卵器那样,聚集阳光的热量。促进葵花子更好、更快地孕育。向日葵也很聪明,知道追逐阳光这种事情,只能是自己青春期的行为,追日的狂热,必须在自己进入中年后停止。

⑨向日葵的花粉畏惧高温,气温超过30℃,就超出了花粉的承受力,很容易被灼伤。再加上这个时候,生长素分泌量减少,且木栓层形成,因此,到这个时期,向日葵方阵会收起自己对太阳的狂热,齐刷刷地面朝东南方向,变得老成持重,不再是狂热的追日一族。

⑩因为进入中年后,花盘太重了。随着向日葵花盘的增大,向日葵早晨向东弯曲一中午直立一下午向西弯曲一夜间直立这种有规律的转向会逐渐停止。花盘除表现为越来越明显的垂头外,朝向几乎不再改变。在转向受抑制之初,当夜间茎顶直立后,最先接受的是早晨来自东方的阳光的照射,所以,绝大部分花盘面朝东方。但受抑制也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缓慢递进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花盘还能够稍稍向南偏转大约30度。久而久之,花盘便朝东南方向固定下来。

⑾花盘颔首东南,可以避开正午阳光的直射;而花盘一大早亲吻阳光,有助于烘干夜晚聚集的露水,减少霉菌的侵袭;在相对凉爽的早晨,东升的旭日,让向日葵的花盘变成了温暖的花床,昆虫们更愿意停下来,帮助其传粉。

⑿与人类的粗心观察不同,向日葵不会和自己讨论“向阳还是不向阳”的问题,更不会去理会人类对自己的误解,它们很清楚自己什么时候该怎么做。

⒀能够在狂热和冷静间理智抉择的向日葵,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注释]①信差(xìn chāi):指被派递送公文、信件的人。

阅读笔记

云枝/文 选自《科学画报》2017年第8期,有校改)

1.本文是怎样引出说明对象的?这样引出的好处是什么?

(首先,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其次,把握开头的内容;再次,分析开头部分与说明对象的联系;最后,分析这样“引出”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請分析其作用。

(先理解段落内容,再辨识说明方法,最后结合内容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语言既科学、准确,又生动、形象。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但受抑制也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缓慢递进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花盘还能够稍稍向南偏转大约30度。

4.结合本文内容,简述第⑨~⑨段的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第42页)

(本栏插图/稻荷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