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鲍安琪
原定于6月在深圳南山博物馆开幕的叙利亚文物展,由于疫情期间除防疫物资外的其他货物无法运输,展期只能一变再变。如今文物终于运到中国,在通过海关和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广东管理处审核后,即将与中国观众见面。
早在1971年7月,故宫慈宁宫举行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的部分出土文物展览”,展览在基辛格秘密访华前夕开幕,这是周恩来打出的一张文物牌。当时,尚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开始筹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在此过程中成立了“出国文物展览工作室”,即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前身。
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大潮涌来,“举国体制”的文物外交模式难以为继。1979年,国家文物局向国务院打了一个请示报告。报告说,出国文物展观众不完全统计达八百万人次以上,在对外宣传和发展友好关系上起了积极作用,但花费也很大,筹备一次展览一般需要人民币四五万元,如要承担国际运费,则要三四十万元。报告建议,今后应以组织收费的出国文物展为主,以適应国家现代化的需要,为国家赚取外汇。
交流中心曾经是唯一对外办展的机构,但逐渐的,各大型博物馆、地方博物馆也可以独自办展,其中的代表有故宫,以及陕西、上海等地,三星堆博物馆在创始之初更是抓住了办展的机遇得以发展。
不同于生硬刻板的宣传,文物穿越时空而来,春风化雨,向大众展示着一个文明的画面与气象。不同于舞台表演等活动,展览这样的文化交流形式受众更多。
办文物展览就好像在导演一场戏,首先要明确主题,再确定用哪些“文物演员”来说明主题。展览要像一首交响乐,有序曲,有高潮,更要有让人回味无穷的结尾。“文物外交”仍在路上。如今,在全球疫情和国际政局变幻莫测的形势下,如何继续用好文物这张温柔“牌”做好外宣、如何满足国内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都是文化传播工作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6/2021 总第1004期
@秦蒙:文明文化,交流互鉴。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必须严查。(@~落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